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伴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及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LSG手术的108例重度肥胖伴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6例,男性42例,平均年龄(32.5±10.5)岁,术前体质量指数(BMI)39.2±5.2。观察术前和术后1、3、6及12个月的人体各项基础指标、糖代谢指标及胰岛素分泌水平、脂代谢指标、肝脏酶谱及脂肪肝变化。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增加,而空腹血糖(FPG)水平显著下降。术后12个月.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术前下降明显(均P〈0.05)。术前肥胖并肝功能异常者63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吖一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中20例NAFLD患者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LSG在有效减重的同时,能显著改善NAFLD、肝功能异常及糖、脂代谢紊乱。

  • 标签: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79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等。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7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74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全胃切除术2例:腹腔镜下D1+α式淋巴结清扫34例,D1+β式淋巴结清扫15例,D2式淋巴结清扫29例。手术时间为(202.9±45.6)min,术中失血(144.5±146.5)mL,术后排气时间(2.8±1.0)d,术后住院天数为(11.3±5.6)d,8例(10.1%)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小肠梗阻等,经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手术上、下切缘距离肿瘤为(4.0±1.9)cm和(3.6±1.7)cm,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13.1±6.5)枚,其中有3例(3.8%)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2~6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早期胃癌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Ⅲ、Ⅳa期侵袭胸腺瘤的诊断及术前诱导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3例Ⅲ、Ⅳa期侵袭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期8例,Ⅳa期5例。肿瘤均侵犯大血管、心包或肺组织,或胸膜、心包转移。所有患者均经带芯穿刺、胸腔镜或前纵膈切开活检确诊,经长春瑞滨+顺铂(NP)或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3周期或同步放疗30GY,肿瘤缩小、分期降低后行完全或姑息手术切除。均长期随访。结果13例病理均为恶性胸腺瘤,其中B2型4例,B3型6例,C型3例。诱导化疗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根治切除7例,姑息切除2例。9例手术患者均存活超过3年,超过5年7例(77.7%),超过8年1例;4例未手术患者均在4年内死亡。结论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Ⅲ、Ⅳa期侵袭胸腺瘤,术前诱导治疗,可使原发肿瘤缩小,控制转移灶,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的完全切除率,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

  • 标签: 侵袭性胸腺瘤 诱导治疗 手术
  • 简介:我国临床医生应用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腹部实体恶性肿瘤已18年,但随着开展该项目医院的增多,各院手术操作流程不尽相同,影响了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同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腹部实体恶性肿瘤的手术操作流程做一总结,尽量减少临床操作过程中的漏洞,以期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 标签: 放射性粒子 腹部恶性肿瘤 手术操作
  • 简介:末期肾病患者约有30%~50%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多个系统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有2种方法,即西那卡塞为主的内科治疗和经典外科手术切除,本文就2者特点结合最新研究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西那卡塞适用于:①轻到中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患者;②对外科手术不能接受的患者;③手术禁忌证患者,比如重度骨骼畸形不能平躺,心肺功能不能耐受麻醉,肝脏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等。外科手术适用于:①肾移植术后三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②西那卡塞无效患者;③不能耐受西那卡塞副作用患者;④无法承担西塞卡塞治疗经济负担患者。但这些结论仍需更高级别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 标签: 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西那卡塞 甲状旁腺切除术
  • 简介: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superiorlaryngealNerve,SLN)损伤发生率一般为0.42%.6.13%,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外科医师忽视。SLN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轻微,常误为喉头水肿、气管炎等。有的常因甲状腺术后音凋降低误诊为喉返神经损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切除 喉上神经 损伤
  • 简介: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提高于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及加强综合治疗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本文对68例胰头癌手术病例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胰腺癌
  • 简介: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效果良好,30年远期生存率约90%。然而根治术后中远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肺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根部扩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在合适的时机对这些并发症进行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返流 主动脉根部扩张 心律失常
  • 简介:微创技术、脱泵手术及完全动脉再血管化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业已被认识到,因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bypasssurgery,CABG)正在跨人崭新的时代。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技术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CABG治疗患者的类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外科治疗 适应证 手术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收集有关甲状腺完全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手工检索全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所得的研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索后纳入11篇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082例,其中腔镜组505例,开放组577例。通过Meta分析得出:术中出血量(WMD=-17.86,95%CI:[-26.18,-9.54]),术后住院天数(WMD=-0.95,95%CI:[-1.40,-0.50]),术后满意度(WMD=4.03,95%CI:[1.20,13.58])等方面腔镜组手术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WMD=-0.70,95%CI:[-32.79,31.39]),术后并发症(RR=0.84,95%CI:[0.54,1.29])方面腔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WMD=12.61,95%CI:[2.85,22.38])腔镜组长于开放组。结论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和提高美容方面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方面与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要长于开放手术

  • 标签: 甲状腺 腔镜甲状腺手术 内窥镜检查 META分析
  • 简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被引入的成功治疗心绞痛的方法,在随后的20年中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确立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近年来由于微创技术、“非体外循环”手术和完全动脉血管化在冠状动脉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找到了其各自的位置,从而使得CABG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药物洗脱冠脉支架(DES)的出现,冠脉血管再通的方式已经变得完全不同。因为使用DES引起支架内狭窄的危险明显降低,所以目前介入心脏病学家开始对更加复杂的病变进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施行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数量迅速增加,而CABG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图1)。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流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植入治疗 手术治疗 CABG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t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慢性胃炎、胃癌关系密切,根除Hp在治疗上述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63.9±4.3)%,属世界上高感染地区。

  • 标签: 三联疗法 根除 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 简介:糖尿病会给手术带来很多特殊问题。禁食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困难。这些患者需要基础胰岛素以防止酮症的发生,如果不补充碳水化合物还会发生低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口服降血糖药物,那么禁食的问题不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手术 口服降血糖药物 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 低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在实施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后糖代谢相关指标具体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葡萄糖依赖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第6和12个月FBG、2hPBG、HbA1c、FINS和HOMA-IR分别为(7.54±1.44)mmol/L和(7.17±1.35)mmol/L、(9.97±1.59)mmol/L和(9.47±1.23)mmol/L、(6.46±0.74)%和(6.31±0.97)%、(7.73±0.98)μIU/ml和(7.44±0.96)μIU/ml及1.10±0.15和1.04±0.14,上述指标和术前相比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LP-1水平分别为(2.27±0.25)pmol/ml和(2.33±0.27)pmoYm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IP水平较术前出现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IP水平分别为(7.23±1.33)pmol/ml和(6.40±1.20)pmol/ml。结论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可使患者合并的T2DM获得明显改善,甚至可使一部分患者T2DM获得治愈,该手术对患者T2DM的影响可能与术后患者空腹GIP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改良型胃癌根治术 胃癌 2型糖尿病 血糖 糖代谢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加速康复。FTS措施已成功应用于结肠癌的患者,目前国内亦有研究将其应用于胃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胃癌D2根治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腹部手术后胰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腹部手术后胰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有25例根据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2例采用穿刺抽液检测淀粉酶确诊。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5例进行再次手术引流。15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6例采用全静脉营养,6例采用静脉加口服营养治疗。全组病死3例,均为静脉营养组患者。13例带管出院,其中出现假性囊肿再次手术2例,其他11例出院后平均带管时间(9.0±3.2)个月。采用口服、肠内和静脉营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36.3±10.2)d、(57.6±17.3)d和(63.3±33.4)d,相差显著(F=3.49,P=0.049);采用和不采用生长抑素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53.5±20.3)d和(51.5±21.0)d,无显著差异(t=0.207,P=0.838)。结论提高对胰瘘的认识,充分引流以及合理的营养是提高胰瘘治疗效果的最关键措施。

  • 标签: 外科手术 胰腺瘘 肠道营养 引流术
  • 简介:甲状腺外科领域近十几年来最为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手术的微创化及美容化,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能量器械的应用,对手术切口选择的隐匿及创面的最小化也越来越得到很高的体现和改善。本研究详细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甲状腺微创化及美容化手术,并分析了各种术式的原理、优势及并发症等特点。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微创 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