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体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1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相关性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PKP联合传统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骨密度(bonedensity,BMD)、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BMD均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腰椎JOA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RANK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改善PMOP相关性体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骨代谢,提高患者BMD,改善腰椎功能,减轻腰背部疼痛。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仙灵骨葆胶囊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共110个体,均采用椎弓根单侧PKP或合并另外一侧体成形术(PVP)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术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值、VAS和Oswestry评分的疼痛改善情况、骨水泥的渗漏方式及比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110个体均穿刺成功,所有96个患者手术效果均满意,体骨水泥分布比较理想,手术时间约20~40min/体,骨水泥注射量约5.4ml/体,术后VAS和Oswestry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明显缓解(P〈0.01),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P〈0.01),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大部分渗漏发生在体前缘及前侧的静脉丛,总体发生率为56.3%。随访36个患者的40个体,1例有相邻体的骨折发生,1例患者治疗的前上缘(无骨水泥填充部位)发生了轻度的塌陷,但患者无不适。结论PKP或结合PVP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被有毒动物咬伤和蜇伤在全世界都有发生,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特别严重,那里有大量有毒物种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人口,可导致相当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在一些国家,中毒是成人主要的死因之一;诸如缅甸和斯里兰卡等国家曾报道蛇咬伤的年死亡率为5/10万-15/10万人口。中毒的后遗症也可很严重;在热带蛇咬伤后被严重损害的肢体残疾尤其难以解决。此外,热带国家的卫生预算有限,受害者所需的抗毒液素和加强治疗使其卫生成本增加。

  • 标签: 动物咬伤 蜇伤 毒性 年死亡率 卫生成本 亚热带
  • 简介:患者男,32岁,农民。因被毛毛虫蛰85分钟于下午4点25分被抬来我院急诊室。追问病史,患者85分钟前在枣树下乘凉时被树上落下毛毛虫蛰。随后即感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曾找村医给予地塞米松5mg,im,st,未见效,此类症状持续加重,患

  • 标签: 毛毛虫蛰伤 过敏性休克 并发症 治疗 苯海拉明 抗过敏
  • 简介:目的了解和掌握老年人马蜂蜇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以有效提高急性马蜂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竹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马蜂蜇伤病例共221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年龄≥60岁)56例,非老年组(年龄<60岁)165例,对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马蜂蜇,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5.36%,心血管32.14%,非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6.97%,心血管36.97%;老年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共有35例,发生率62.50%,非老年组共有94例,发生率5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老年组2例,病死率5.71%,非老年组2例,病死率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急性马蜂蜇中毒致器官功能障碍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均以肝脏和心血管最多见;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后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马蜂 咬伤和蜇伤 中毒 老年人 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毒蜂蜇是我市每年7至10月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毒蜂蜂种均为大黄蜂(俗称葫芦蜂或马蜂)。曾有报道对蜂蜇伤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共治重症蜂蜇伤患者52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蜂蜇伤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正>将82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40例,给予维脑路通0.5g、胞二磷胆碱0.5g静滴,每日1次,均治疗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A)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

  • 标签: 盐酸丁咯地尔 基底动脉供血 平均血流速度 维脑路通 全血高切黏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一词是用于描述不需要外科手术而能机械性地改善心肌灌注的各种操作。最常见的操作就是腔冠状血管成形术(PTCA),在该操作中,将动脉内的球囊充气膨胀以扩张动脉管腔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其他方法可能适用于一小部分患者。在200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进行了1000000例以上PCI,而2004年英国施行的PCI则超过了62000例。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 冠状血管成形术 心肌灌注 外科手术 经皮经腔
  • 简介:原发性肝癌具有发病率高,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研究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皮超声介入治疗肝癌作为一种局部原位杀灭癌细胞的方法近年有较大的进展,已成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领域中值得重视的一项新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皮超声介入治疗肝癌方法综述如下。1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PEIT用于临床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机理是利用无水酒精对肝癌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和脱水作用及癌内小血管的凝固作用,安全有效地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对于≤3cm的肝癌,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名秀一郎等

  • 标签: 介入治疗肝癌 经皮超声 肝癌进展
  • 简介:<正>治疗组37例,以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4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天。对照组35例口服西比灵胶囊,65岁以下者每晚10mg,65岁以上者每晚5mg,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4.49%,对照组分别5、7、11例和65.71%,P<0.05。脑彩超显示,治疗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临床观察 左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西比灵胶囊
  • 简介:自2002年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TAVI)治疗主动脉狭窄,世界各地的研究均表明:对于无法进行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aorticvalvereplacement,AVR)或外科AVR手术存在高风险的患者,这项新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尽管进行TAVI手术的多为高风险患者,但手术成功后30d生存率高于90%,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主动脉瓣 并发症
  • 简介:精神活动是人脑功能的体现,精神障碍的诊疗靶器官首先应是大脑。所有神经元传递信息以及与其他细胞通信是通过一个电刺激(去极化)从树突经过细胞体传递到突触。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精神障碍 大脑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皮Trucut活检针穿刺活检对胰腺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临床诊断胰腺癌但无病理诊断的患者在超声或CT引导下行经皮Trucut针穿刺活检检查。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109例,CT引导下穿刺15例。平均每例穿刺2.3次。124例患者均获取组织标本,病理诊断与临床符合率95.2%,其中腺癌115例,囊腺瘤5例,转移癌2例,来源不明癌1例,1例未见癌细胞。诊断敏感性99.2%,特异性100%,准确率99.2%。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清淀粉酶升高;5例术后腹痛加重,均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1例术后34d发现原穿刺部位皮下种植转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或CT引导下皮胰腺肿物16~18GTrucut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准确率高的方法。

  • 标签: 胰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Trucut针 超声/CT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椎动脉血流速度(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为(3.1±1.3)d,对照组为(4.5±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能加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迅速恢复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何种气管插管方式(口或鼻)更适合应用于婴儿先心病矫治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到2015年间175名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婴儿,年龄在22天~12月之间,根据气管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口腔插管组(n=100)和鼻腔插管组(n=75)。排除标准:21三体综合征患儿;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鼻中隔偏曲患儿;小下颌患儿。统计口腔插管组和鼻腔插管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低氧血症、再次插管、更换气管导管型号、术中气管导管移位、鼻出血和呼气末正压通气漏气的例数。结果口腔和鼻腔气管插管两组病人低氧血症和气管导管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口腔气管插管组诱导期间再次插管、更换气管导管型号、呼气末正压通气漏气和鼻出血发生率较鼻腔插管组明显降低(P〈0.05)。使用不带套囊气管导管会增加更换气管导管型号和术后呼气末正压通气漏气的机率,且经鼻腔比口腔发生率更高;鼻腔插管且使用带套囊气管导管鼻出血机率最高。结论口气管插管方式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更具有优势;如果术后需长时间呼气末正压通气,带套囊气管导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标签: 经口腔气管插管 经鼻腔气管插管 带套囊气管导管 不带套囊气管导管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 简介:患者女,60岁.因上腹痛、怠倦、体重减轻两周余于2007年5月到当地医院就诊.腹部超声示胰体部一不规则低回声区.CT示胰体部7.5cm×6.2cm肿块,侵及钩突(图1a).胰腺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予以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3个疗程.因收效甚微转至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上腹扪及约8cm×5cm之肿块,质硬,轻触痛.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冷冻治疗 胰腺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顺铂联合化疗 低分化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