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正>结核病死亡率(简称死亡专率)是最早用于反映结核病流行态势的判定指标。早在1740年伦敦结核病死亡专率为900/10万。我国最早报道的结核病死亡状况为1927年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报告的当年北平结核病死亡率值(307/10万)。以往,国内各地死亡专率调查中,就调查方法、死亡诊断、死因归类和分类、调查记录和统计项目等方面,由于方法不一或标

  • 标签: 结核病人 死亡专率 死亡登记 死因分析 结核病死亡率 死亡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天等县学龄前后儿童(3~12岁)维生素A缺乏病的流行病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VA缺乏病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本县3个乡镇的6个村107名儿童作观察对象,抽取观察对象的静脉血,送国家中心实验室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VA。结果本调查儿童血清VA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VA水平低于学龄期儿童。vA缺乏率高于学龄后儿童;城镇儿童血清VA水平高于乡村。VA缺乏率低于乡村。结论VA缺乏病、VA边缘缺乏病是天等县学龄前后儿童营养缺乏病之一。尤其是乡村的学龄前儿童。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重点人群的膳食结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 标签: 维生素A 缺乏率 边缘缺乏率 高发人群
  • 简介:<正>对80例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凋查分析。结果:72例患者(90%)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接触时间最短仅20min,潜伏期2-20天,平均为(7.6±4.3)天。80例患者中医务人员占66.3%(53/80),非医务人员为33.7%(27/80);两组中有接触史的例数分别为49例(92.5%)和23例(85.2%),两者

  • 标签: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接触史 接触时间 家庭聚集性 隔离措施 防护措施
  • 简介:80年代以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新的回升高峰,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我院自2000-2003年共收住肺结核病人1576人,其中死亡36人,病死率为同期住院结核病人的2.4%,现分析如下:

  • 标签: 住院 肺结核 死亡 调查 多脏器衰竭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结核病人和一般居民对获得结核病相关信息的途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目前群众获得结核病防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聊天和听医生介绍。结论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发挥社区干部、基层医生和电视传播在结核病防治宣传中的作用。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 简介:<正>韩国推行结核病控制工作近30年,自1965年第一次全国结核病实态调查以来,每5年进行一次,因而掌握了结核病问题的严重性和动态变化资料,对制订结核病防治对策,改进防治措施成为可能。其成果就是自1965年结核病患病率5.1%,25年后1990年迅速减少为1.8%。调查计划和策划第6次韩国全国结核病实态调查是在保康·社会部和韩国防痨协会支持和协助下进行的。1989年11月1日—11月10日计10日进行了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实态调查 结核病患病率 调查对象 涂阳肺结核 韩国
  • 简介:<正>当前耐药性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疫情上升和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给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耐药性监测的目的。WHO及IUATLD于1997年提供了一个"结核病药物耐药性监测方针"的文件。现就有关耐药性调查提几点看法。一、不同定义含义各异(一)原发性耐药(Primaryresistance),大家熟悉的定义是指一个过去从未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病人,对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

  • 标签: 结核病 耐药性监测 几点看法 原发耐药率 耐药性调查 抗结核治疗
  • 简介:<正>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举办的"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第一期培训班于2006年11月7日~1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的万利亚处长、刘海涛官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傅瑜主任、端木宏谨主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基线调查 参比实验室 临床中心 傅瑜 刘海涛
  • 简介:癫痫定义为复发性、无缘无故发作抽搐的趋势。它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许多不同的可能原因引起的潜在临床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单次和偶尔的痫性发作(如热性痉挛)和在急性疾病期间出现的不应该被分类为癫痫。

  • 标签: 癫痫 流行病学 临床评价 自然病史 MRI检查 神经心理
  • 简介:<正>用ELISA法作HBV血清学五项指标(两对半)检测,将1860位内科疾病患者按科室主要分为消化、肾病、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神经6大疾病组,对其电脑存档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9种两对半模式,特殊模式较多出现;共检出HBsAg阳性345例,总阳性率为18.55%,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0.20%,具有显著性意义(x~2=19.59,P<

  • 标签: 检验资料 血清学调查 统计分析 总体平均 常规检查
  • 简介:2004年8月20日晚,郑某在柳州市某大酒家设满月宴,60人进餐,15人先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症状,以阵发性的腹部绞痛表现明显,在两位患者的粪便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认定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宴会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 简介:<正>解放初期,我国实行原苏联1948肺结核十大分类法,分十型四期,执行中有不少矛盾和重复。如第五型局灶型肺结核,假如处于浸润进展期或溶解播散期又如何与第六型浸润型肺结核进行区别,又如第九型肺硬变的分期等等,存在不少问题。1978年柳州会议后,我国自行制订的五大分类法,各型间的特点较明确,且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实行20年

  • 标签: 原发型肺结核 结核病 新分类法 结核性胸膜炎 局灶型肺结核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 简介:目的调查宁波市非内分泌专业医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及病人相关指标监测的观点:方法在宁波市市级医院选取除内分泌科外的其他各专业医师共226人。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对不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16.7mmol/L的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观点及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的要求:结果入选约226名医师,平均年龄为30.09岁,约180名医师认为新病人空腹血糖≥16.7mmol/L、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多种口服药无效或病人有慢性并发症不能用口服药,均需胰岛素治疗。而46名医师认为只有后两种情况的患者需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人空腹血糖≥16.7mmol/L,如BMI〉25,选择胰岛素+改变生活方式为131人(57.97%)、磺脲类+二甲双胍+改变生活方式为37人(16.37%);BMI〈25,选择胰岛素+改变生活方式为169人(74.78%)、磺脲类+二甲双胍+改变生活方式为32人(14.16%)。对60岁以下的糖尿病病人,193名医师选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对60岁以上的患者,146名医师选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除测定血糖外,有209位医师认为还需测定血脂,213位医师认为还需测定血压,200位医师认为还需检查尿蛋白,198位认为还需检查眼底。结论内分泌科专业医师应加强学科间交流,推广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进展,以达到血糖长期控制。

  • 标签: 非内分泌专科医师 胰岛素 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 监测
  • 简介:<正>1978年5月25日至6月6日,第一次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在广西柳州召开.这是"文革"以后,由省(市)自治区卫生主管部门官员、各省结核病防治所和防痨界负责人士,共同参加的首次防痨盛会.这次会议的主管部门是卫生部医政局,局长林士孝(行政9级),会议经管人员慢病处处长王健(正)和邵毅(副).柳州会议召开之前,直到会议中途,卫生部医政局尚未将进行"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调",作为一项既定议题,列入这次大会的议程.全国流调的缘起会议起始,有少数几位代表

  • 标签: 流行病学调查 结核病防治 流调 卫生部 工作会议 自治区
  • 简介:随着心肺复苏术(CPR)的普及和提高,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明显提高,但仍有相当的存活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不能恢复正常生活,甚至意识不能恢复,最后死亡。所以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决定着患者是否生存及生存质量,是治疗的难点、热点,近年来复苏研究的目标则转向脑的研究。本文对脑复苏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复苏 心肺复苏术 心跳呼吸骤停 神经系统损害 复苏率 存活者
  • 简介: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以往,人们一直认为脑卒中是老年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脑卒中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有3%~8%的脑卒中发生于14~15岁的青年人。一些发展中国家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生率可以高达19%-23%。由于45岁以下发病人群组,病前这组人群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家庭的支柱,一旦发病后,

  • 标签: 青年人 脑卒中 危险因素 吸烟 嗜酒 高粘血症
  • 简介:1990年,Day等首先提出QT离散度(QTd)的概念,他们将心电图12导联中最长与最短QT问期之差定义为QTd,并认为这是反映心肌区域性复极差异的定量指标,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危险性的意义。

  • 标签: QT离散度 恶性心律失常 12导联 定量指标 QTD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