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VDP(长春新碱、蒽环类、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L(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方案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12例Ph+AL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伊马替尼(400-800mg/d),与化疗同步或交替应用。初始诱导失败患者及巩固治疗期间复发患者应用Hyper-CVAD/LALA(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进行再次诱导。所有患者缓解后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v)或改良Bu—Cv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部分患者干细胞回输后2~3个月始继续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12例患者移植前均获得血液学缓解、7例获得分子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CR)1期9例、CR2期2例、初发难治性1例。移植前11例患者应用伊马替尼;移植后5例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4例应用伊马替尼、1例应用达沙替尼。中位随访时间12.7(3-54)个月,7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植入,移植后2年总生存66.7%±13.6%;2年累计复发40.6%±16.0%;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16.7%±10.8%。首次缓解(CRl)后移植治疗的2年总生存70.0%±14.5%;2年累计复发40.0%±18.2%;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20.0%±12.6%。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会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从而有机会进行allo—HSCT。CR1的生存获益更大。allo—HSCT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Ph+ALL患者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地区高血压人群中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及它们各自的危险因素。方法我们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使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对2811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男性1558例,女性1253例。每个调查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及体格检查。结果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为:向心性重构37.O%,向心性肥厚15.7%,离心性肥厚lO.4%。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时间及高血压药物史。结论在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中,超声诊断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患病很高。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几何模式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术前血糖水平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74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第1、2、3天肾功能,了解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血糖水平对CIN发生的影响。结果745例患者中,男性530例,女性215例,发生CIN共156例,发病为20.9%;CIN组中年龄、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再灌注时间方面,同t~C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hs.CRP、LVEF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水平采取四分法,显示和CIN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术前的血糖水平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IN的发生密切相关,是CIN独立危险因素,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

  • 标签: 血糖 造影剂肾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中高迁移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癌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