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脊髓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可累及中老年人群。现报道1例。

  • 标签: 脊髓病 亚急性 病理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74岁,主因"间断胸痛2月余,胸闷气短加重5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规律服药及监测血压。随机血糖17.28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入院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抗心力衰竭(心衰)及抗心绞痛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亚急性血栓形成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血压病史 支架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急性心肌梗死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记录到典型的心电图动态变化,及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水平的动态改变。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植入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近期好转率两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组好转出院时有73.33%(11/1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偏瘫、失语等致残。结论急性脑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病因均是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梗死所致的胸痛、胸闷等症状可不典型或被原发病掩盖,容易漏诊。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的动态跟踪,对做出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均非常重要。

  • 标签: 脑梗死 心肌梗死 心电图 心肌坏死标记物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胰腺炎并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例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胰腺炎并存的患者按照入院诊断的先后顺序,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炎组和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组,两组均为6例.回顾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表现及血淀粉酶、肌钙蛋白浓度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的临床特点均有胸闷、胸痛和(或)腹痛症状,体征方面均有腹部压痛.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炎组中,血清肌钙蛋白中位数数值比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血清淀粉酶值中位数数值,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炎组则比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种疾病并存时临床转归不理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胰腺炎并存时病情凶险,预后差.当患者有胸闷、胸痛,同时又伴有腹痛和腹部压痛等临床表现时,应警惕两种疾病并存的可能性.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相关因素分析性
  • 简介: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可降低致残率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我国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本文为该课题的中期总结。

  • 标签: 卒中 康复 急性
  • 简介:急性肺心病(APHD)是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广泛栓塞,且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增高而引起的右心室急性扩张和右心衰竭。常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窒息感、剧烈胸痛等,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相似。APHD由巨大……

  • 标签: 急性肺心病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AMI APHD 鉴别诊断
  • 作者: 王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重庆彭水409699
  • 简介:心肌梗死(MI)是心脏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血管病变的基石上,引起冠状动脉t血供迅速地下降或停顿,使相应的心脏强烈而持续地急性缺氧引起心脏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MI)临床有持续的胸骨后强烈酸痛、高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示物升高并且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可出现心率紊乱、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最突出类别。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诊治要点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心脏损害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有心脏损害表现者5例,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可导致心脏损害

  • 标签: 急性砷化氢中毒 心脏损害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 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指导其早期诊断和预防,减少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8例腹部、下肢手术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病历资料.结果:8例术后急性肺栓塞中4例术中、术后大剂量应用止血剂,1例有"脑梗死"史,1例血液血小板含量增加,1例合并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死亡5例,治愈3例.结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长期卧床、妊娠、恶性肿瘤,血小板含量增加,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大剂量止血剂应用等是诱发术后早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防治中应予重视.

  • 标签: 术后 早期 急性肺栓塞 危险因素
  • 简介:以往观念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周,后来发现绝对卧床后可产生许多弊病,心功能恢复不良,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等合并症,致残率高。预后较差,而早期离床,早期按程序进行活动,可使心脏功能得以改善,减少致残率、死亡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动康复治疗.在国外已经开发三十余年,近年其观点逐渐被我国的医务工作者接受。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运动康复护理也逐渐在我国临床上得以推广,笔者对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活动康复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康复护理 运动康复 体会 致残率 治疗
  • 简介:急性脑出血(ACH)者临床上可出现类似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表现,称为脑心综合征.现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130例ACH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心电图 诊断 预后 脑-心综合征
  • 简介:1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00~2003年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AME)的老年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61~84(76.8)岁,≥70岁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13d,平均4d,7例起病早期均表现为腹痛,病程中5例伴随腹胀、恶心、呕吐,2例病程后期出现血便,7例均有腹部压痛,3例出现反跳痛,4例出现肠鸣音减弱,伴冠心病6例,其中并发心房颤动2例,伴陈旧性脑梗死2例.实验室检查:7例均有外周血象改变:6例血白细胞(12.0~25.6)×109/L,白细胞1例正常,中性粒细胞>0.85;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4例,心肌酶升高2例,转氨酶升高2例.7例腹部立位X线片,其中4例提示肠腔少许积气,3例有细小气液平面,B超检查示腹腔混合回声团块1例.急诊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4例,腹部CT确诊1例,手术确诊及尸检后确诊各1例.其中就诊1d确诊4例,超过1周1例.本组2例初诊为"不全性肠梗阻",1例初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初诊为"消化性溃疡".7例中治愈好转4例,死亡3例.其中4例手术治疗中3例治愈,3例内科保守治疗中1例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好转.4例手术患者及1例尸检患者病理检查均有不同范围、程度不等的小肠及结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其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5例,分支栓塞2例.死亡3例中1例手术治疗过迟,术中见小肠、结肠广泛坏死,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因高龄,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经扩血管等内科治疗无效死亡.

  • 标签: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老年人 心房颤动 并发症
  • 作者: 刘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将介绍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要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简介:目的深入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急诊急救护理后对其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吸氧、药物护理、体征检查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了急救护理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26例恢复良好,5例患者恢复效果较差,其中3例出现了并发症现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及时而又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转归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对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减低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恢复率有着明显的帮助,是值得在临床实践急救中推广的好方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临床治疗
  • 简介:近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提示,血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针对这些变化,我们观察了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梗塞 凝血酶 血液学
  • 简介:目的了解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ALl)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1999年2~9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脑卒中并发ALl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67±8)岁:脑卒中未并发ALI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0)岁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以及急性期脑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龄、意识障碍、哥拉斯格-匹斯堡昏迷评分(GCS—P)降低、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鼻胃管饲、下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等是ALI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别、脑卒中类型、病前呼吸道疾病史和有无呕吐无统计学意义。ALI组入院第1天(脑卒中发病第1~3天),ALl的发生率为19%,入院第3天增至81%,第5天高达95%给氧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是判断ALI的重要指标;给氧治疗后,用氧合指数(PaO2/FiO2)反映ALI状况更为准确合理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损伤严重或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ALI发生率明显增高,尤其是老年人。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呼吸功能试验 监护
  • 简介: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有关资料报告,肺栓塞患者如能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护理,病死率可下降至2%~8%.现对2001年10月~2004年10月抢救成功的8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监护 护理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