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游使用替罗非班的STEMI患者8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通组43例和未再通组45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NGPTL2浓度,同时提取患者血小板蛋白,利用WesternBlot检测ANGPTL2在血小板上的表达情况.结果STEMI再通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ANGPTL2浓度显著高于未再通组[(37.13±19.49)ng/ml比(26.97±16.91)ng/ml,P=0.011],ANGPTL2在STEMI再通组患者血小板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ANGPTL2与STEMI梗死相关动脉再通呈正相关.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自溶再通 血小板
  • 简介: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改良方案(rt-PA10mg在两分钟内静注,接住在45分钟内以0.88mg/min速率滴注40mg,滴完前5分钟作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判定心肌再灌注,若心肌未获再灌注,冠脉未再通,则继续给予rt-PA以同样速率0.88mg/min滴注50mg总剂量不超过100mg,根据非介入性临床指标判断,心肌再灌注率91.4%,未见严重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冠脉再堵塞,23例rt-PA用量50mg及9例用量100mg获心肌再灌注,结果显示:改良方案可提高心肌再灌注率及降低费用,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内冠脉再堵塞。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 简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血管的及时开通会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故时间就是大脑。近20年来,学者们一直探索应用各种技术,以实现这一设想,同时也在科学地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风险和获益。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 血栓溶解疗法 新模式
  • 简介:标题阿昔单抗(abciximab)改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心外膜血流和心肌再灌注:来自TIMI14试验的观察结果。作者DeLemosJA,AntmanEM,CibsonCM,etalfortheTIMI14investigators

  • 标签: TIMI 14 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治疗
  • 简介:标题心肌梗死-14试验中栓疗法研究结果表明abcuximab能提高栓疗法的成功率和范围。作者AntmanEM,GiuglianoRP,GibsonM,etal

  • 标签: 心肌梗死 -14试验 溶栓疗法 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心电图ST段抬高和QRS记分估测梗死面积的方法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栓治疗的效果。方法172例患者,年龄50-75岁,男140例,女32例,分为单纯静脉栓组和静脉+冠状动脉内栓组。应用心电图ST段抬高和QRS记分估测梗死面积的方法计算栓前后梗死面积和其差值。结果栓成功可使23.95%(P<0.01)心肌获得挽救,其中前壁梗死预测面积和实际面积差值达-22.45%,(P<0.01)下壁梗死面积差值分别达-31.72%(P<0.03)和26.66%(P<0.05)。前壁与下壁梗死面积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心电图分析栓前后的梗死面积,静脉+冠脉栓组比单纯静脉栓组梗死面积差值增加8.04%。二组间前壁心梗和下壁心梗QRS记分面积和梗死面积差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栓成功可使更多心肌获得挽救,提示静脉+冠脉栓疗法可能优于单纯静脉栓,且与梗死部位无关。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评价急性脑梗死的栓治疗的效果: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是栓治疗的基础。开展急性脑梗死的桂治疗,需要探讨急性脑梗死的血管闲塞率和自然再通率,了解动脉和静脉桂浩疗的血管再通率,以及影响拴治疗血管开通的因素。针对上述有关问题,我们结台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了文献系统综述。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闭塞 再通 溶栓治疗
  • 简介:《健康日》报道,《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报道发现,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除了传统的薄血药治疗外,使用阿替普酶进行导管引导血栓溶解(CDT)“取得疗效”。两年以后,“额外接受CDT的患者中41%/~现与DVT有关的并发症,而只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中有56%”。

  • 标签: 导管引导 血栓后综合征 风险 溶栓 传统治疗 《柳叶刀》
  • 简介: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栓治疗,占24.41%。栓患者平均到院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完成评估后超过时间窗,患方拒绝或犹豫,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年龄不符等。结论加强对醒后卒中的研究,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了解,优化院内卒中流程,更新我国栓指南等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栓治疗比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醒后卒中
  • 简介:左心室室壁瘤(Leftventricularaneurysm,LVA)是指在左心室大面积透壁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形成的梗死后室壁变薄、膨出、瘤样扩张和矛盾运动。其多伴有左心室扩张、心功能低下,常发生在前壁AMI,发病多位于前壁心尖部,瘤部室壁明显变薄,多伴有附壁血栓形成。我科最近收治一例最后确诊为室壁瘤形成的患者,入院72小时内经历了两次栓治疗,报道如下。

  • 标签: 溶栓治疗 患者 左心室室壁瘤 胸痛 左心室扩张 心功能低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分别给予尿激酶(UK)及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36例患者为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湖州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男性3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4.5岁(60~85岁)。梗死部位分别为下壁19例、前壁及广泛前壁11例、下壁+高侧壁2例、下壁+后壁+高侧壁、右室+下壁、右室+前间壁各1例。5例患者出现Ⅰ度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5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 标签: 老年人 疗效观察 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发病在4.5小时内具有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行rt-PA静脉栓,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栓后临床疗效,以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治疗后90d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24h、7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3±3.51)vs(11.32±1.12),(6.72±2.31)vs(9.24±2.53),(4.23±2.12)vs(7.3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BI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3.51)vs(61.30±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mRS评分疗效良好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56%(25/37)vs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h脑出血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16.21%(6/37)vs9.37%(3/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rt-PA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均较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目的探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年轻组和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发病情况、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年轻组多无心绞痛病史,发病后胸痛明显,CK及cTNT峰值、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老年组高.老年组则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结论年轻AMI患者最危险的因素为吸烟、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其发病后胸痛较明显,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峰值较高,但栓效果好,死亡率低,但更应注意年轻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 心肌梗塞 再通率 心律失常 心肌再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华法令、低分子肝素钙、硫酸氯毗格雷和尿激酶联合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华法令、低分子肝素钙、硫酸氯毗格雷(机械瓣加用尿激酶)联合治疗,观察血压,心功能,凝血指标,血、尿常规及副作用。结果:经治疗8~20d后血栓消失21例(65.6%),明显缩小10例(31.3%),出现少量出血7例(21.9%),经及时处理后缓解,无严重出血。结论:华法令、低分子肝素钙、硫酸氯吡格雷和尿激酶联合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安全有效。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 氯吡格雷 心房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究两种静脉栓方法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瑞通立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8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观察组治疗4周内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周内死亡2例(4.9%),且观察组出血率为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结论瑞通立治疗AM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肌,降低病死率,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高龄 急性心肌梗死(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