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维甲酸RA乳化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及体外出行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维甲酸RA乳化制剂的药物含量,与市售胶囊比较,考察RA乳化制剂体外出行为.结果:与市售胶囊剂相比,以水为出介质,维甲酸RA乳化制剂15min可以出80%以上,而市售胶囊只出不到5%.乳化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出.

  • 标签: 自乳化释药系统 药动学 体外溶出
  • 简介:随着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多糖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参与生物细胞的多种生命调节,可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具抗蔺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能。

  • 标签: 酿酒酵母 胞壁多糖 提取 纯化
  • 简介:曾有一位化学老师患上了胆结石,且并发了胆囊炎。医生建议手术,但她拒绝了,理由是:胆结石也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吃药让药物与结石起化学作用,应该可以把结石逐渐溶解掉。

  • 标签: 胆结石 吃药 化学物质 化学作用 胆囊炎
  • 简介:有许多不同的酵母已经有效地被利用来分析或表达真核蛋白。酵母的优点是生长快速,发酵条件可轻易批量化,设备相对简单.各项遗传和生物特性都被充分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像哺乳动物细胞一样做转译后的修饰.所以非常适合于真核重组蛋白的大量生产。

  • 标签: 酵母 重组蛋白 真核蛋白 发酵 遗传特性 生物特性
  • 简介:【摘 要】目的:从制备工艺角度对诺氟沙星胶囊的出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药物进行出度检测,分析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所制备出来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是否一致,并探讨影响其出度质量的因素。结果: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存在较大差异,判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大概有辅料选择、材料混合方法以及药包材特征等。结论:制药厂家在生产诺氟沙星胶囊药物时,应当合理控制各项工艺标准,以改进和提高药品出度,保证药品性能。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院前栓与院内栓治疗的时间、血管再通率、心源性休克及1年内生存率。方法应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栓治疗(8mg静脉推注,42mg90min内静脉滴入,同时配合普通肝素静脉应用)。结果经统计学处理,A组(院前栓组)比B组(院内栓组)栓时间提前了(150±120)min,血管再通率提高了14.47%,P〈0.05,心源性休克减少了6.63%,P〉0.05,1年内生存率提高了13.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栓比院内栓治疗争取了时间,降低了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及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对比研究
  • 简介:有一位朋友,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吓得要死怕得要命,整天愁眉苦脸,焦躁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不到10天功夫,体重便大幅下降。后来经多家医院检查,完全排除了患癌的可能,他才慢慢恢复了健康。相反,另一位老同志被医院确诊为结肠癌,但他并没有把这太当回事,觉得人活百岁总有一死,能多活一天就是胜利,他把癌症视为敌人,

  • 标签: 乐观 医院检查 癌症 结肠癌
  • 简介:目的:评价纤酶原激活物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栓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急诊室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人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栓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值及白介素-6(IL-6)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1.76%(P〈0.05);NIHSS评分值、Barthel评分值及IL-6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7.65%(P〈0.05)。结论:采用纤酶原激活物治疗急诊脑梗死患者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其栓的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为了解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封成人免疫效果。方法采用0、1、6月免疫程序,对98位18-40岁健康成人接种5ug和10ug两种剂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结果接种10ug组个别人有轻度反应,5ug组无任何全身和局部反应。两组观察对象于初免后36个月,检测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4.00%、61.22%,抗体GMT滴度为197.53和110.66。结论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3年采用检测高剂量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滴度显着高于低剂量组。说明成人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5ug。

  • 标签: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滴度 免疫效果 接种 剂量 局部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 方法: 在 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 小儿便秘患儿 中随机抽取 66 例,按照使用药物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乳果糖 进行治疗 )与实验组(采用乳果糖 + 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 ),每组 33 例,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 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分别为 ( 1.13±0.52 )次、( 1.15±0.56 )次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 7d 后,实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为 ( 2.53±0.19 )次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每日 ( 1.72±0.18 )次 的大便次数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对小儿便秘具有明显的治疗缓解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乳果糖 小儿便秘 效果
  • 简介:随着保健知识的普及,心绞痛已是家喻户晓,其对健康的危害、生命的威胁人尽皆知.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是心前区(左胸乳头附近)疼痛,但并非所有的心前区疼痛都是心绞痛.

  • 标签: 诊断 临床表现 心绞痛
  • 简介:目的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出度,以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出度,测定波长284mm.结果同厂不同批次制剂之间的出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厂的制剂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为进一步控制其内在质量,其标准中应增加出度测定。

  • 标签: 国产血竭胶囊 溶出度 质量控制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品质量检测 中药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1959年已经用链激酶(SK)治疗心肌梗死,在80年代前可供使用的栓药除SK外还有尿激酶(UK),80年代以来,先后有基因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及其突变体、TNKt-PA前尿激酶(Pro-UK)和葡激酶(SAK)。至今所有栓药的基本药理都是将纤酶原转变纤酶,纤酶可裂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栓的重要成分),凝血因子

  • 标签: 溶栓药 药物特点 临床应用 给药途径 用药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测定阿司匹林肠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乙醇为溶剂,ODS色谱柱,甲醇:0.1%二乙胺:冰醋酸(40:60:4)为流动相,在275nm波长处测定。结果:在0.1~1.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7%(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HPLC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 含量测定 样品处理 色谱条件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及时有效地栓治疗,可挽救生命并改善预后。目前栓药有UK和SK等非选择性纤酶原激活剂。本文对目前选择纤酶原激活剂(t-PA,Pro-uk)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预后 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氟康唑(Fluconazole,FCZ)是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和优良的药动学特点。美国药典23版和中国药典1995年版对其制剂尚未收载。笔者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两种胶囊的体外出度。1仪器和药品1.1仪器Du—70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BECKMAN);ZRS—4型出度测定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TG328A型

  • 标签: 氟康唑胶囊 体外溶出度 氟康唑溶液 计算机拟合 溶出度试验 累积溶出百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早期急诊栓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早期急诊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脑卒中
  • 简介:噬是溶酶体降解途径之一,细胞利用噬维持着胞内大分子和细胞器的循环利用。噬的功能主要是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维持着细胞代谢的平衡以及在环境压力下清除损伤的细胞器以利于细胞的存活。如今,噬又显示出其抑制肿瘤的作用。噬的缺失经常伴随着肿瘤的发生,比如在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中出现噬调节基因beclin1的缺失,而beclin1基因敲除的小鼠更表现出癌变倾向。噬是怎样抑制肿瘤发生的是当前生命科学界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细胞自发机制(涉及染色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保护)和非细胞自发机制(涉及坏死和炎症的抑制)参与其中。在治疗过程中,噬的作用也非常复杂,一方面,由于肿瘤细胞能够依赖噬功能来缓解由药物和射线诱导的压力而利于自身存活,所以,在化疗和放疗的同时应用噬的抑制剂被视为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新手段,另一方面,诱导噬可以维持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更新、抑制DNA的损伤和染色体的突变并且能限制由坏死引起的炎症而实现细胞的适应性,因而,诱导噬可能在癌症的预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自噬 癌症治疗 细胞死亡 细胞存活
  • 简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低纤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该研究采用离体的甘油醛培育的凝血酶激活的纤抑制物(TAFI)和在体的健康志愿者高血糖钳夹试验模拟高血糖。通过比较血糖控制不佳和血糖控制严格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TAFI,观察在体的长期高血糖对TAFI的影响。

  • 标签: 纤溶抑制物 高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 TAFI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