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是指腹内脏器经膈肌的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创伤性膈有增多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有多部位、多脏器的损伤,容易误诊或漏诊。文献报道创伤性膈的漏诊率高达12%-66%,死亡率可高达34%,往往因误诊或漏诊最后形成创伤迟发性膈。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5月收治3例迟发创伤性巨大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巨大膈疝 迟发创伤性 护理 创伤性膈疝 迟发性膈疝 漏诊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钠肽(BNP)检测水平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并且经过各种检查及治疗已经明确诊断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52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98例,分成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发作时血清钠肽(BNP)的检测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1235pg/ml±938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64pg/ml±48pg/ml),两组BNP值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钠肽(BNP)检测水平对于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肺源性呼吸困难 诊断价值 脑钠肽 心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检测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肺性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84名COPD并发肺性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纳洛酮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早期肺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慢阻肺合并肺性病患者给予S/T模式无创正压通气,总结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临床转归。结果36例中1例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例放弃治疗,28例好转出院,有效率77.8%。结论S/T模式无创正压通气对部分合并肺性病的患者仍然有效,临床可以谨慎扩大适应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AECOPD 肺性脑病
  • 作者: 唐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6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300
  • 简介: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病患者实施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64例慢阻肺合并肺性病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8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人机同步性以及气管插管率上,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于慢阻肺合并肺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相关指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呼吸内科;慢阻肺;肺性脑病;无创正压通气;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EFGR-TKI(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阳性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分析我科73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均口服厄洛替尼150mg/d(39例)或吉非替尼250mg/d(34例),服药直至患者颅内外病情进展、死亡、出现不可耐受的副反应或不能控制的新发病灶。结果厄洛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颅内病变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1.3%,94.9%和53.0%,94.1%(P=0.861),两组颅外病变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0%,97.4%和50.O%,97.1%(P=0.793),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3个月和15.1个月vs12.1个月和16.4个月(P=0.913,P=0.641)。两种药物的副反应均较小,患者都可以耐受。结论EGFR-TKI对EGFR突变阳性的NSCLC转移均具有较好地疗效,可作为EGFR突变阳性转移患者的一线或二线治疗,药物副反应较小,两种药物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 标签: EGFR—TKI 脑转移 EGFR突变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每年冬季症状明显,迁延不断,多次住我科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此次因感冒症状加重,咳大量黄脓痰伴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三天而入院.入院时体征:血压为0,浅昏迷状态,球结膜充血,水肿,周身高度发绀,呼吸浅表,缓慢,双肺听诊呼吸音极微弱,无干湿性罗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下肢无浮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经气管插管 抢救 肺性脑病 休克
  • 简介:目的研究N-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结果预测。方法对200名CAP患者评估临床变量和肺炎严重指数(PSI),同时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NT-proBNP,按照PSI评分分组,比较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评价这些指标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随着CAP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1)。死亡患者中NT-proBNP浓度与存活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SI评分组合,NT-proBNP浓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CRP、血沉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NT-proBNP可作为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预测结果有效的标志物。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PSI NT-PRO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