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并不罕见,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1.5~7倍。为此,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合并胰腺癌。

  • 标签: 糖尿病患 胰腺癌 癌发病率 诊治过程 正常人
  • 简介: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T2DM并胰腺癌病例进行分析,评价T2DM与胰腺癌的关系。结果(1)T2DM并胰腺癌者糖尿病病史在2年以下或10年以上;(2)在短期内血糖波动突然增大;(3)消瘦、黄疸及腹胀常为其早期临床表现;(4)肿瘤好发于胰头,CA199阳性率高。结论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好发人群,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血糖异常波动,须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腺癌 临床分析 早期临床表现 T2DM 血糖波动
  • 简介:目的文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以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从该院内分泌科、普外科以及消化内科于2009年7月—2015年4月确诊收治的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符合调查条件者79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淀粉酶、酮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PH值等方面的改变探讨其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关系。结果7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有1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发率为15.19%),单纯DKA组与DKA并发AP组之间血糖、三酰甘油以及pH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酮体、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胆固醇的改变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酶水平的改变在DKA以及AP中均不具特异性,但是其水平越高往往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结论对于DKA合并有血糖、三酰甘油、pH值和(或)淀粉酶改变的患者应密切监视其胰腺的病变。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 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纳入对象分为探讨组(n=31)和参考组(n=31),为所有患者提供抗感染、控血糖、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探讨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2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探讨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更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8%,参考组患者总发生率为25.8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使治疗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胰岛素泵,对照组予普通胰岛素静滴。结果观察组血糖降至目标范围的平均天数,平均使用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例数及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胰腺炎使用胰岛素泵能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和缩短胰腺炎恢复时间。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糖尿病总是不请自来,出人意料,有时来得蹑手蹑脚、悄无声息,只有查了血糖才会知道;有时又来得大张旗鼓、动静不小,用“三多一少”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拉响警报。“请神容易,送神难”,想必您一定知道,尽管您打心眼里不愿意接受糖尿病这个“大神”,但是该来的,总会来,又怎能容您轻易地说不要。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疗效 血糖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头痛3年余,多饮多尿半年,双眼视力下降2个月,于2009年11月入院。每日尿量达4000—5000ml,尿蛋白(-),尿糖阴性,比重1.005,尿渗透压210moSm/L,体检:体温36.6℃,血压130/85mmHg,神志清

  • 标签: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文献复习 颅咽管瘤 囊肿型 术后 2009年
  • 简介:采用"品管圈"的手法,寻找"胰岛素皮下泵泵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的主要原因,并行讨论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结果进行了"品管圈"活动后,我科"胰岛素皮下泵泵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率"由6.22%下降至0.3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运用于护理临床工作中,并是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皮下泵泵管 意外拔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