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对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9例原发性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均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并接受试验前、后两次康复讲座和咨询,治疗组进行8W的改良强制性运动训练。试验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和Berg平衡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简易上肢机能检查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评分提高(20.7±15.17),对照组评分提高(6.69±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评分提高(5.7±4.5)分,对照组提高(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平衡协调能力提高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改良强制性运动 原发性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衰患者增多。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中心衰的患病率为0.9%,按此推算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心衰使患者的运动耐量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病情急剧恶化,给医疗保障系统和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即使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慢性心力衰竭确诊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也很短,男性为1.7年,女性为3.2年,两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和38%。所以,心衰治疗已经成为21世纪心脏病学最大的挑战之一。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治疗 心衰患者 医疗保障系统 心脏病学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91例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基础护理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6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命名、语言、记忆、注意力、定向力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可减轻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非痴呆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 简介:当前,我国已经处在一个老龄化社会当中,据相关预测结果,至21世纪20年代未,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以上,预计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1]。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了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健康的身体是必须要拥有的,而大量实践也充分证实,老年人通过适量合理的运动,不但能够延缓衰老,同时也能够起到预防老年疾病的作用。因为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影响,老年人更适合选择一些轻缓,运动量不大,诸如太极拳、太极柔力球、抖空竹之类的运动进行锻炼。在这些运动当中,太极拳可谓是老年人健身的首选项目,在此,就主要以太极拳为例,来对运动对老年疾病的预防,来对运动对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

  • 标签: 运动延缓衰老 太极拳 老年人口 老年疾病 老龄化社会 生理特征
  • 简介:目的调查中风老年患者的智残期望寿命和认知功能不同程度下降可能发生的时间,并探讨中风患者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的关系.方法采用寿命表法来计算老年中风患者的智残的期望寿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期望寿命,分析老年人中风后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中风患者智残、中重度智残、重度智残三组的期望寿命及其特点与无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中重度、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三组的期望寿命及其特点大致相似,并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智残期望寿命是评价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老年人 中风 无智残期望寿命
  • 简介:目的通过对健身走运动与老年人血清脂蛋白(a)[Lp(a)]、血脂的相关性研究,观察长期规律性的中等强度健身走运动是否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和心血管疾病(CVD)的作用。方法经体检选定江苏省徐州市区60~79岁的老年人2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健走组(S组)。对照组不进行锻炼;健走组进行12个月健身走锻炼,运动强度:以60%~80%最大心率(HRmax)对应的运动负荷为训练强度,运动时间:40~60min/次,频率:3~4次/周。实验期间研究对象的饮食和其他生活习惯无明显变化。实验前后分别抽晨血测定血清Lp(a)、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实验后(C2组)和健走组实验前(S1组)相比,健走组实验后(S2组)TC水平分别降低8.3%和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分别降低21.6%和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L—c水平分别降低14.5%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浓度分别升高20.7%和17.2%,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p(a)中位数水平轻度上升,但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规律性的中等强度健身走运动可降低血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含量,增强机体逆向转运胆固醇的能力,促进外周组织和血管中胆周醇的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这对预防AS和CV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清Lp(a)中位数水平轻度升高,有利于血管微小损伤的修复。这种变化与其他血脂、脂蛋白的变化一起,对预防AS和CVD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步行 老年人 脂类 脂蛋白(A) 运动疗法
  • 简介:“衰老”是老年病百病之源。防患于未然,弄清衰老机理,对症下药,是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病的根本之道。老年医学基础研究已出现从老年危重病,转向老年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趋势,衰老机理研究于此更显重要。

  • 标签: 衰老进程 分子水平 适量运动 限食 医学基础研究 衰老机理
  • 简介:目的本文对204例65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围期的麻醉管理进行回顾性的经验总结.方法麻醉采用全静脉或静吸复合麻醉:在围期内进行呼吸管理和创心肺监测结果全组192例苏醒迅速,12例苏醒延迟;178例毕顺利拔管,2]例延迟拔管,麻醉死亡.结论年龄并非是决定手术麻醉的唯一因素;认真进行围期麻醉管理是提高老年人麻醉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麻醉管理 围术期 老年人 肺癌患者 拔管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目的研究息宁控释片对轻一中度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病程及美多巴治疗时间分为轻度和中度两组,比较所有入组对象息宁控释片替换美多巴治疗前后UPDRS各部分评分、Hoehn—Yahr分期、“开”“关”期时间及异动症情况的变化,评估其疗效。结果轻一中度帕金森病患者换用息宁控释片后,UPDRS各部分评分、Hoetm—Yahr评分均显著下降,“开”期延长,‘‘关”期缩短。异动症的发生率统计学差异。结论息宁控释片可改善轻一中度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减少症状波动,但对异动症无效。

  • 标签: 息宁控释片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MEDLINE、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2月5日)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73例老年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可延长老年DPN患者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WMD=3.8,95%CI(2.38-5.22),P〈0.00001;WMD=1.66,95%CI(0.86-2.46),〈0.0001],增加Berg平衡功能量表得分[WMD=1.34,95%CI(0.93-1.75),P〈0.00001],缩短计时起立-步行测试时间[WMD=-1.37、95%CI(-1.69--1.05),P〈0.00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DPN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临床上应注重对老年DPN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改善其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训练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认知程度,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宣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量表,将我院心内科病房32例行冠脉造影病人及急诊病房18例行冠脉造影病人作为训查对象。结果心内科住院冠脉造影病人认知程度总体上高于急诊冠脉造影病人(P〈0.05),但同一科室,病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受到手术次数、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历高及生活在市区的病人的认知程度较高(P〈0.05)。护理人员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对冠脉造影的认知度有很大影响。结论冠脉造影知识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应重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认知 健康教育
  • 简介: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E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一种少见的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人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EA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患者体重下降。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食管下端括约肌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相关临床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8例经病理证实并实施前列腺癌根治的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对手术切缘阳性的影响。结果128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7.19%(22/128)。病理分期与手术切缘阳性战正相关(r=0.352,P=0.001),且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2,P=0.001)。对于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前血清PSA〈10ng/mL组与血清PSA≥1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0,P=0.008);穿刺后Gleason评分〈7分组与Gleason评分≥7分组差异统计学意义(χ^2=0.456,P=0.500);对比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33.3%组与〉3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3,P=0.024)。结论穿刺后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根治中切缘阳性无影响,而病理分期、血清PSA、穿刺阳性百分率对手术切缘阳性有意义,同时手术者经验和手术技能对手术切缘阳性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根治术 耻骨后 切缘阳性 手术技能
  • 简介: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min,出血(185.4±65.9)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全盆底重建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女性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行PDT的老年患者(〉65岁)55例,根据气管切开操作时引导方式不同分为纤支镜组(35例)和超声组(20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中及术后出血、术后各类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纤支镜组短(12.3±4.8vs.15.25±3.4min,P=0.023),中出血量也少于纤支镜组(9.3±3.8vs.12.8±2.3mL,P=0.005)。两组患者中低氧血症、术后出血、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统计学差异,重症监护室(ICU)及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DT可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时间并减少中出血,可为老年危重症患者快速、安全、精确开放气道的首选方式。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老年人 患者 超声 危重症
  • 简介: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到3%~20%^[1]。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0~50万的腹壁切口疝患者出现,就诊的患者大约在10万左右^[2];在德国,每年大约也有5万例左右的切口疝病例;而在我国,尽管尚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是依照国外腹部手术的发生率.可以想象的是,中国每年的腹壁切口疝患者可能数以百万计的。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修补术 疝补片 开放式 腹腔镜 腹部手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行保乳的术前评估准确性。方法分析10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动态增强MRI及钼靶X线摄影资料,观测动态增强MRI及钼靶X线摄影片上乳腺癌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按乳腺癌术前行保乳(breastconservingsurgery,BCS)所需条件,并与术后大体解剖标本及镜下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动态增强MRI、钼靶X线对乳腺癌术前行保乳治疗的评估准确性。结果动态增强MRI能够较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胸壁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40例(37.8%)可行BCS,判定准确性为96.2%。钼靶X线摄影判断37例(34.9%)可行BCS.准确性为89.6%。结论动态增强M砒能为乳腺癌患者行BCS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术前运用动态增强MIU评价乳腺癌行BCS是可行的。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磁共振成像 钼靶X线摄影
  • 简介: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的疗效及其对护理的影响。方法观察9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患者(试验组)与10例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患者(对照组)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以及两种手术对护理的影响,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在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是一种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的新医疗方法,能降低护理难度和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

  • 标签: 肾癌根治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采用改良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0.3±4.5)岁,随访24m,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中出血量(200±2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4±2)d,手术时间(150±20)min。术后12dVAS下降[(7.5±1.1)vs(4.3±1.4),P〈0.01],ODI下降[(53.9±10.2)%VS(43.5±8.4)%,P〈0.01]。术后随访24m,VAS持续下降至(2.0±0.9),ODI下降至(27.1±7.9)%。椎间植骨获骨性融合率96.8%。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神经根管减压是重点,改良TLIF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人 椎管狭窄 减压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m、术后6m、术后12m和术后18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体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m(平均22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体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出现.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