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观察组34例,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封照组为32例健康体检者。结果:术后第三天RCR、NTERT、RFER较术前降低,RICR、RFIR则上升。术后第7天RCR、NTEFT、RFER较术前升高,RICR、RFIR较术前下降(P<0.01)。术前、术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胆囊切除后第7天开始回升,但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犹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红细胞 免疫功能 胆石症
  • 简介:臭氧疗法作为疼痛治疗的一种热门的、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明,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较强,对软组织炎性疼痛,骨关节炎疼痛、盘源性疼痛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随着癌症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凸显。臭氧对癌症及痛治疗方面的探索也有所进展,然而,这方面的报道还很少且缺乏系统性。为了探讨臭氧治疗痛的可行性及效果,本文对臭氧治疗癌症以及性疼痛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做一综述,期待可以开发出一种新的痛治疗方法,为备受痛折磨的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臭氧 癌痛 治疗
  • 简介:患者,女性,76岁,身高150cm,体重59kg,ASAⅢ,无痛性黄疸,皮肤瘙痒二周,拟诊,阻塞性黄疸,胆囊炎,胆石症,Mirizzi综合征,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入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察术。

  • 标签: 气管狭窄 胆囊手术 麻醉处理 病例报告
  • 简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体重60kg,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ASA分级Ⅰ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室检查HIV(+),余检查未见异常,术前患者自述无特殊用药史。

  • 标签: 戒断症状 切除术 腹腔镜 纳洛酮 胆囊 诱发
  • 简介:对中重度晚期痛患者选择恰当的镇痛治疗,是提高该类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笔者在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期间,对46例中重度痛病人在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中选择多瑞吉(即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第三阶梯用药,收到持续72h镇痛的显着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瑞吉 药物治疗 中重度癌痛 胃复安 维生素
  • 简介: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和对照组(C)。观察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拔管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和6小时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病人满意度。结果:D组拨管后1小时、2小时VAS评分均较C组低(P〈0.05)。病人满意度D组高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可缓解术后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地佐辛 胆囊 腹腔镜 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98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会麻醉。术中观察SpO2、BP、HR、PETCO2.ECG和拔气管导管时间。结果:术中患者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基本平稳,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最长15min.最短5min。结论:使用瑞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手术病人,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术后苏醒恢复快、镇痛作用强、麻醉效果好、安全。

  • 标签: 瑞芬太尼 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模式PCEA镇痛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与副作用。方法:对8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PCEA组和含背景输注CPCEA组,于术后时分别给予0.25%布比卡因+咪唑安定(5mg/100ml)。结果:术后12h的VAS和PHS评定在PCEA组略高于CPCEA组,其余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下肢肌力和循环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CEA组的总用药量小,首次排气时间和硬膜外导管拔除时间较早,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但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恶心呕吐发生率与CPCE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术后采用PCEA或CPCEA硬膜外0.25%布比卡因镇痛,均安全有效,单纯PCEA的副作用较小。

  • 标签: 给药模式 硬膜外自控镇痛 胆囊切除术 布比卡因 咪唑安定 局麻药
  • 简介:目的:观察晚期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应用曲马多PCIA其在控制慢性痛、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15例(均已有全身转移),单纯应用曲马多PCIA,不用其它镇痛药物和方法。用药剂量量随疼痛强度及VAS镇静评分进行调整,保持VAS疼痛评分≤1、VAS镇静评分≤3。记录镇痛前(T1)、镇痛后曲马多剂量400mg(T2)、600mg(T3)、800mg(T4)和1000mg(T5)时的VAS疼痛评分、爆发性疼痛次数、最剧烈点的疼痛强度、VAS镇静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舆镇痛前比较,镇痛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爆发性疼痛次数显著减少,最剧烈点疼痛强度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VAS镇静评分提高。结论:对晚期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实施曲马多PCIA,可以控制慢性痛,有效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

  • 标签: 曲马多 PCIA 晚期癌痛 爆发性疼痛 临床观察 中枢性镇痛药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二氧化碳气腹对于老年病人和年轻病人呼吸系统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80例,依据患者年龄分为年龄〉65岁的老年病人组(A组)与年龄〈50岁的年轻病人组(B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后3min、平卧位气腹后5mh体位改变后5min、平卧位放气后5min的气道压及PETCO,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及PETCO均增高,而A组病例气腹后,气道压,PETCO2值均显著高于相应时点的B组(P〈0.05);改变体位后,A组病例的气道压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CO2气腹对呼吸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老年病人而言,这种影响更明显。

  • 标签: 腹腔镜 气腹 呼吸功能 老年病人
  • 简介:目的:观察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全静脉靶控输注麻醉(TCI)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不同呼气末CO2分压时的脑血流变化情况。方法:30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TCI麻醉,麻醉前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测定其脑血流速度变化数据作为基数,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约20分钟后开始行CO2气腹。根据监测的呼气末CO2分压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组(N=15),在气腹后通气条件不作进一步调节,维持患者呼气末CO2分压为45mmHg左右;第二组为适度低碳酸血症组(N=15),在气腹后增加每分通气量,维持CO2分压在33mmHg左右。在气腹过程中取8个不同的时间点记录脑血流变化特征。结果:第一组的脑血流速度随CO2分压的升高而升高,而第二组没有这种显著变化。脉动指数在观察过程中维持稳定。结论:本临床观察提示,在异丙酚TCI加舒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患者呼吸末CO2分压升高可引起脑血流增加,预防性的过度通气能减少因气腹中加。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 呼气末CO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