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康复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教会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等呼吸肌的锻炼方法,锻炼时间在4~18个月,观察患者的呼吸疲劳改善情况,肺功能检查,观察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呼吸功能锻炼后,康复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状况,肺功能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有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肌 功能锻炼 康复期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8月~2007年7月我院嗅鞘细胞移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资料115例,其中女31例,男8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9.2岁),病程0.5年~12年(平均3.3年)。按照ElEscorial诊断标准确诊者98例,很可能者11例,有实验室数据支持很可能者6例。术前及术后6~32天(平均17.9天)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活量、最大呼气压与最大吸气压术后较术前增加有显著意义。(2)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全部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术后较术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嗅鞘细胞脑移植后近期可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呼吸功能

  • 标签: 嗅鞘细胞 细胞移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呼吸功能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共32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足液量、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T/-D30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72h的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变化情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呼吸(R)、心率(HR)及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组应用无创通气(BiPAP)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减少呼吸功及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缺O2及CO2潴留,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PaO2 PaCO2 pH)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措施治疗3天后比较三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优于BiPAP组(P<0.05),但两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

  • 标签: 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治疗仪器,本文以患者安全为核心,重点强调了呼吸机日常使用的操作参数设置、仪器性能检查、紧急情况应急、并发症处理等相关内容,强调了正确科学的使用呼吸机。

  • 标签: 患者安全 呼吸机 操作 设置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非随机性观察性研究。自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所有院外和院内转运呼吸停止的病人均接受healrhpro呼吸机支持,并动态随访血气,一般情况,和副作用的发生。结果31例病人接受了呼吸机支持。21例血气完全改善,7例得到改善,3例无好转。无气胸和皮下气肿发生,无呼吸机直接导致的血压下降。结论healrhpro呼吸机能够改善通气,适用于急诊抢救和院内转运。

  • 标签: 车载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我们选择46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将46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用呼吸机间断给予100%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用鼻导管高浓度吸氧(45%)加常规治疗,观察血气结果,CO-Hb变化,并观察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PH、PaCO2、PaO2、HR、R均有明显改善,治疗一周后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816%,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氧和指数 CO-Hb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结合长期在呼吸科临床治理和护理工作的经验,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内科呼吸感染的相关因素。针对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病理和心理特点,对老年人呼吸感染的预防进行初步探讨,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 院内内科呼吸感染 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问题。方法将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1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情观察、给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观察等护理总结。结果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呼吸道管理,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注意呼吸道管理。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老年听力康复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为老年耳聋患者提出更好的康复条件。方法对60岁以上,验配时间大于一年的耳聋患者进行听力康复训练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者均未进行康复训练。结论目前我国老年听力的康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开展老年听力康复训练的研究,充分发挥助听的作用。更好地改善老年耳聋者听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耳聋 康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报警的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198例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出现的982例次呼吸机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论有效判断,及时准确处理各项呼吸机报警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 标签: 呼吸机 报警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CPR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和脑复苏的护理。认为患者抢救成功护理的主要经验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序、系统的护理监测及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得以生存。

  • 标签: 药物过敏 心跳骤停 护理
  • 简介:摘要对65例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病例42例。提出做好患者监测前心理、生理及环境准备,熟练监测中多导睡眠仪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监测后皮肤护理、电极维护及健康教育可保证监测效果,使患者得到合理诊治。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介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紧急评估、护理(包括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标签: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药物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出院时评估吞咽功能正常的31例,占51.67%;明显改善22例,占36.67%;无改善4例,占6.7%。结论康复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通过早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总结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9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吞咽治疗仪治疗。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加吞咽治疗仪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 吞咽治疗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