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神经保护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O%,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来看,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血液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改善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两组均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经保护结合常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保护剂 短暂性脑缺血 马来酸桂哌齐特
  • 简介: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agonist,GnRH-a)在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长方案周期中的应用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全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使用长方案超排卵治疗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IVF-ET周期112例,根据使用不同剂型的GnRH-a,分成GnRH-a短效组(80例)和长效组(32例)。对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排卵过程中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使用时间、剂量及IVF-ET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短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为(2.46±1.29)IU/L,孕酮(Progesterone,P)为(2.02±0.65)nmol/L,Gn使用天数为(11.56±1.7)d;长效组HCG日LH为(1.56±2.46)IU/L,P为(2.55±1.14)nmol/L,Gn使用天数为(13.03±1.9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效组种植率32.98%(31/94),临床妊娠率48.14%(26/54);长效组种植率22.92%(11/48),临床妊娠率为37.50%(9/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效GnRH激动长方案对垂体抑制作用较弱,可能增加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行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低下 长方案
  • 简介:目的观察孕三烯酮配伍小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次/周,2.5mg/次,米非司酮1次/d,12.5mg/次,连服12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保肝药;观察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测定用药前后生殖激素水平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64例月经得到控制,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缓解36例,占56.25%,改善23例,占35.94%;总有效率92.19%;用药前后生殖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6例(9.38%)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4例(6.25%)体重增加1.5~3.0kg。结论孕三烯酮配伍小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单一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分别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由对患者不知情的主治医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3)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文拉法辛缓释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4、6、8周末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与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文拉法辛缓释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比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结论: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改用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和改用文拉法辛缓释治疗效果相当,治疗副反应较轻。文拉法辛缓释和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可以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抑郁症的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文拉法辛缓释较帕罗西汀合并丁螺环酮起效更快。

  • 标签: 抑郁症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抗抑郁剂
  • 简介:<正>产前诊断技术分临床和实验室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临床方面主要是指各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即在尽可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胎儿的组织,对这些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DNA分析和酶学分析,从而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产前诊断。比较常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包括早孕期经腹B超引导下绒毛活检技术、羊膜腔穿

  • 标签: 诊断技术 侵入性 产前诊断 胎儿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病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超声Ominiview技术联合VCI技术在早孕期胎儿筛查标准切面获得中的应用.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本院行常规产前超声筛查的470例孕妇为对象,分别应用二维超声扫查、Ominiview技术和Ominiview联合VCI技术获取其早孕期筛查的各标准切面,对比这3种方法所获得切面的合格率和NT值的差异,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Omniview联合VCI技术的方法所获取切面的合格率明显要高于另外两种方法,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3种方法测得NT值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Omniview联合VCI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早孕期胎儿筛查标准切面获取的合格率,明显减少检查时间.

  • 标签: 超声 Ominview VCI 规范化扫查
  • 简介:根据《全球出生缺陷报告》,全球每年出生遗传相关出生缺陷婴儿近800万,占出生总人数6%;其中300多万遗传性出生缺陷患儿在5岁前夭折,另外约300万将终身带病。94%以上患儿、95%以上死亡病例来自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现已发现7000多种遗传或部分遗传性出生缺陷;遗传性病因可分为染色体病(含基因组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其中,严重遗传病占严重出生缺陷的80%,常为致愚、致残、致死性,且难以治疗、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因此,严重遗传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前诊断 高通量 遗传性病因 出生缺陷 测序 中等收入国家
  • 简介:乳腺癌的改良根治与保乳手术是可手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种手术方式,但是对于某些较早期的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不但对外观影响较大,还可能会有过度治疗之嫌;而采用保乳手术又可能增加局部复发率,如:有导管内扩散的导管内癌,病灶不大但有多中心病灶者等。同时,乳房较小的较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后,双侧乳房明显不对称也影响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近3年来,西南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开展了全腔镜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标签: 内窥镜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 简介:乳房不仅是哺乳器官,也是重要的女性器官,是女性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疾病常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规乳腺手术必须在乳房表面取切口,需要足够长的切口实现手术野的显露,以便在直视下完成手术;难以避免的巨大切口是尚待解决的外科技术问题。手术造成的乳房缺失和某些手术并发症可影响女性形体美观,造成心理伤害。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量减少生理和心理创伤,维持和恢复女性乳房的美观形态是现代乳腺外科发展的特殊需求。

  • 标签: 腔镜手术 乳腺疾病 技术操作 女性乳房 指南 手术治疗
  • 简介:1前言乳腺不仅是哺乳器官,也是重要的女性器官,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疾病常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规乳腺手术必须在乳房表面切口;需要足够长的切口实现手术野的显露以便在直视下完成手术;难以避免的巨大切口是尚待解决的外科技术问题。手术造成的乳房缺失和某些手术并发症影响女性形体美观,造成心理伤害。

  • 标签: 乳腺疾病 腔镜
  • 简介: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imagecorrelation,STIC)是胎心临床评估的一个新进展,这个功能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获取胎心的四维图像和数据。检查者可通过平移旋转获取复杂诊断所需要的所有标准切面,该成像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胎儿心脏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其临床优势在于能较准确地检出产前胎儿心脏的异常结构,在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畸形等方面的特异性高。目前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的认可。本文拟对国内外有关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检查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超声 胎儿心脏
  • 简介:<正>SonoVCADlabor(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产程监测系统)是帮助您监测产程进展的好工具。目前,监测产程进展主要是通过医生将手指深入阴道内检查宫口来进行,这一方法具有高度主观性。作为对产程中的手动检查结果的支持

  • 标签: 产程进展 产程监测 监测系统 计算机辅助 三维超声 阴道内
  • 简介: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几十年来,对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进行产前样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从而检测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是最主要的产前诊断手段。近年来发展的高分辨率的基因芯片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产前诊断并显示了更高的诊断能力。基因芯片的固有设计原理使得该技术在产前基因组变异检测中存在着优势和不足,检出的大量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也带来临床意义解读与遗传咨询等挑战。本文概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对于产前染色体结构变异检测的优缺点,并着重探讨了基因芯片在产前诊断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标签: 产前诊断 基因芯片 拷贝数变异 平衡性变异 不平衡变异 嵌合体
  • 简介:随着超声医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为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结构筛查到功能评估,显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代表性的有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时间-空间成像等,本文就新技术在胎儿心脏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胎儿
  • 简介:乳腺肿瘤整复外科技术是保留乳房手术的最新进展。这种术式需要术后放射治疗的配合,可以只切除肿瘤组织而保留乳房,而复发率与乳房切除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它既能充分控制肿瘤又不完全遵循Halsted和Patey根治或改良根治的理念。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概念最初由Keynes在1937年提出,而放射治疗则是为降低局部复发于1939年被加入治疗中。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手术 乳腺肿瘤整复外科
  • 简介: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移植前胚胎进行染色体遗传学筛查,建立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方法。方法对冷冻囊胚、对照质控品先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然后再继续aCGH检测。结果4个冷冻囊胚中1个染色体正常,另外3个染色体异常,对照质控全部检测出。结论应用全基因组扩增以及aCGH技术,对囊胚成功进行了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能够全面评估胚胎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情况,为复发流产患者提高生殖成功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全基因组扩增 比较基因组杂交 非整倍体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 简介:微创系指微小创伤,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外科学的发展,新的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人们对创伤与组织修复过程及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微创技术的内涵将逐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骨折 固定器械
  • 简介:全乳腺大切片技术是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及肿瘤标本按一定厚度、均匀地作整体片状切开、取材,制作成大切片进行镜下检查,便于更好地观察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病变组织演变过程,以利于作出更准确地判断。根据取材方法及取材量的不同,可分为选择性全乳腺大切片和全乳腺次连续大切片两种。前者是选择性切取包括肿瘤在内的乳腺整体片状组织块制片,进行镜下检查;后者是将手术切除的全乳腺标本每隔一定距离连续片状平行切开,全部取材制片进行镜下观察。制作全乳腺次连续大切片,标本在同一切面有皮肤、脂肪、

  • 标签: 乳腺肿瘤 次连续大切片
  • 简介:目的探讨逆向工程技术在乳房整形再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对56例乳房整形患者进行了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建、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仿真手术模拟和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乳房实体模型,再根据三维模型提供的直接信息,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的乳房整形手术模拟,制定量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乳房整形美容效果:50例为优,6例为良。结论逆向工程技术为乳房整形和再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指导.

  • 标签: 乳房整形 计算机辅助外科 逆向工程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