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乳晕或乳晕周围切口行乳房肿块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乳晕或乳晕周围切口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的应用。结果4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完整切除乳房肿块,术后痕迹轻微。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早期局部感觉减退,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在正确技术操作条件下,开展经乳晕或乳晕周围切口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是安全的。既达到了切除肿块的目的,又最大程度藏匿了瘢痕痕迹.

  • 标签: 乳晕切口 乳晕周围切口 瘢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乳房肿块切除患者实施日间病房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12例患者均行乳房肿块切除治疗,入组时间:2020年7月-2022年7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形式开展,分别采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n=56)及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n=56)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实验组经护理后发生活动性出血、感染、局部淤血及疼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实验组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总时长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开展乳房肿块切除患者的护理,可提升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 标签: 乳房肿块切除术 日间病房护理模式 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后间隙麻醉在乳腺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乳房后间隙麻醉与传统的肿块周围浸润麻醉比较,了解其麻醉效果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肿块大小、肿块个数及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中加药次明显少于B组(P<0.05)。2组中麻醉药使用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切除中,乳房后间隙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肿块周围浸润麻醉。

  • 标签: 乳腺肿块切除术 乳房后间隙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门诊乳房包块切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局麻复合瑞芬太尼54例乳房包块切除中呼吸、循环变化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54例患者中呼吸、循稳定,满意度高。结论瑞芬太尼在门诊乳房包块切除中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瑞芬太尼 门诊手术 乳房包块 局麻 患者满意度 安全性 微量输注
  • 简介:目的探讨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间共96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和女性乳腺癌患者行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腔镜手术前对乳房皮下和乳房后间隙充分溶脂和吸脂,通过充气法建立操作空间,腔镜下只需切断乳房皮下和腺体间相连的纤维条索及乳房边缘腺体和周围筋膜附着处即可顺利完成腺体切除。并对乳腺癌患者行后续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后行常规辅助治疗。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结果96例共156侧乳房均顺利完成全腔镜皮下腺体切除;单纯腔镜皮下腺体切除的时间为35~125min,平均71min;中出血量30~170ml,平均9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4/156),其中单侧乳头部分坏死3例,局部皮下积液1例。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97.9%(94/96)。随访3个月至3年均未出现疾病复发或转移。结论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

  • 标签: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 男性乳房发育 乳腺癌 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手术当中将彩超与之相联合所能达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207例患有乳晕乳房肿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联合彩超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此次治疗,研究所选取的207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手术均得以顺利完成,且术后患者的愈合程度较高,且未发生并发症状。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对于乳晕乳房肿块的患者来说,将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手术与彩超相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疾病,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乳房的美观。

  • 标签: 彩超 乳房乳晕肿块 微创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保乳手术为乳腺癌病人提供了保留乳房的机会,但仍有病人达不到保乳条件而行全乳切除者。术后一期再造可以满足病人的美容要求。随着乳房切除后一期再造的开展,对再造乳房的外形美观要求也大大上升。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skin-sparingmastectomySSM)灵活选择切口,合理选择对象,不仅在切除全部乳腺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皮肤,达到根治性目的;而且并不会因为保留皮肤而提高局部复发率,也不对生存有影响。一些一期再造病人适合行SSM以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再此基础上,保留乳头或保留乳晕的全乳切除(nipple-sparingmastectomyNSM或areola-sparingmastectomyASM)也得到了应用。

  • 标签: 外科 整形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房成形术 即刻 肿瘤复发 局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总结国内外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皮瓣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循证数据库、原始研究数据库,查找关于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皮瓣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4月。由2名具有循证护理知识的研究者独立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24篇,包括系统评价17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3篇,临床决策2篇。从术前、中、术后管理3个方面汇总了17条最佳证据。结论现有证据涵盖了术前、中、术后管理3个方面,在临床应用中,应以系统改变为主要切入点,实现证据向临床的转化,从而减少术后皮瓣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皮瓣管理 循证护理学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切除后患者在进行乳房重建抉择时常常感到迷茫,决策支持是利用工具帮助患者对治疗方案作出决策。从乳房重建决策的主要内容、患者参与乳房重建决策的现状、乳房重建的决策辅助的形式及决策辅助效果的测量工具等方面对乳房切除乳房重建的决策支持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构建一套科学的适合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重建决策辅助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决策支持 乳腺癌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NSM)加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术后美容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SM或全乳切除联合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接受NSM+假体重建,36例接受全乳切除+假体重建。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97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采用Harris乳房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美容效果,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美容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NSM+假体重建组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4%(11/45)比22.2%(8/36),χ2=0.055,P=0.815;2.2%(1/45)比2.8%(1/36),P=1.000]。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14、7、9、6例,NSM+假体重建组分别为20、18、5、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6,P=0.104)。NSM+假体重建组的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4.4% (38/45),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为58.3% (2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09)。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NSM+假体重建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附加关注3个部分评分均明显优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t=2.720、2.585、3.160,P=0.009、0.013、0.004);2组的感情状况及功能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6、1.258,P=0.694、0.212)。共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NSM+假体重建组有2例(1例乳头、乳晕部位复发,1例为患侧腋窝淋巴结复发),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1例出现局部复发和纵隔淋巴结转移。2组患者DFS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 P=0.528)。2组5年OS率均为100%。结论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比较,NSM+假体重建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NSM+假体即刻乳房重建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乳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11)岁[M(QR)](范围:26~64岁)。对手术根治性、术后美容效果进行评估,并采用乳腺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3.4±11.7)min(范围:200~485 min),中出血量(33.8±3.3)ml(范围:10~100 ml)。5例患者术后发生乳头乳晕缺血坏死,其中1例因乳头乳晕坏死导致假体外露最终手术取出假体;无包膜挛缩、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35(17)个月(范围:12~77个月),1例发生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1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术后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胸壁状态、性健康程度评分分别为(78.3±2.6)分(范围:55~100分)、(89.1±2.3)分(范围:82~100分)、(91.47±1.33)分(范围:43~100分)、(78.5±2.7)分(范围:39~100分)。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可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皮下腺体切除术 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切除(NSM)与传统的全乳房切除(TM)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NSM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57例0~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NSM组(n=188)和TM组(n=69)。NSM组患者采用NSM治疗,TM组患者采用TM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与乳头距离、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手术方式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计量资料(如年龄、肿瘤大小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如肿瘤分期、受体状态、局部复发、转移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随访15~62个月,中位随访29个月,两组共失访3例,非乳腺癌相关死亡病例2例。最终185例患者纳入NSM组,67例患者纳入TM组。NSM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3例(1.6%),总生存率为98.9%;TM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1例(1.5%),总生存率为98.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0.790)。NSM组中,肿瘤距离乳头2 cm以内47例(25.5%);肿瘤距离乳头2 cm以外138例(74.6%),均无乳头乳晕复合体(NAC)复发病例。结论对于肿瘤未累及NAC的乳腺癌,肿瘤和乳头的距离与NSM术后NAC复发的风险无显著相关。在适用人群中,NSM与传统的TM比较具有同样的肿瘤安全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切除术 全乳房切除术 肿瘤安全性 乳房重建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分别行传统甲状腺切除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外,微创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常规组(4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更为确切,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012年经肋间神经组织后行乳房肿块切除患者30例,其中15例接受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阻滞(A组),15例接受0.477%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阻滞(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中生命体征和恢复时间。结果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显著低于B组,但恢复时间高于B组(P<0.05),两组间中生命体征各项指标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总优良率分别为93.3%和86.7%(P>0.05),不良反应率为6.7%和13.5%,A组略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药物浓度越高,起效越快,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安全,浓度以0.596%为最适宜。

  • 标签: 乳腺区段 肋间神经阻滞 甲磺酸罗哌卡因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头小切口乳腺切除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达到手术后美观的效果,从而增强男性的自信。方法通过对相关的65例病状的实践性的研究,对比保留乳头治疗法的效果。结果相关的病人采用了本方法,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病症的复发程度大大降低。结论保留乳头小切口乳腺切除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效果比较明显,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值得推广使用,从而造福男性。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治疗效果 分析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麻用于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50例乳房肿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观察两组给药前1min、切皮时、分离肿块时、缝皮时的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结果对照组(A组)25例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25例,给药前1min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切皮时、分离肿块时、缝皮时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显著减轻患者局麻下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激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乳房肿块 镇痛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