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42例、CIN320例、宫颈鳞癌组SCC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病变 HPV多重感染 HPV亚型
  • 简介:是使用履带用具在倾斜草地滑行运动,1960年由德国人约瑟夫·凯瑟始创,其基本动作与滑雪活动相同,因此,最初作为滑雪季节准备运动一环,滑雪国家队夏季训练中被采用。

  • 标签: 滑雪 基本动作 国家队 训练 准备运动 滑行
  • 简介:一.传说国外女明星都用丝质枕头.可以防止皱纹?有道理!因为丝质枕头滑顺细致.不会摩擦肌肤,起床后脸也不会有枕头挤压纹,的确对肌肤比较好。

  • 标签: 解惑 护肤 防止皱纹 枕头 起床后 肌肤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孕妇310例为观察组,外院孕妇172例为对照组。产前:妊娠12周、28周、36周时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孕妇学校培训外,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孕妇学校培训;产时: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产时护理;产后:3周、6周随访进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partumdepressionscale,EPDS)评分,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干预,PPD患者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妊娠12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初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36周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产程末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olactin,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天E2、P、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周、6周EPDS评分和PPD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PPD模式有效,并具有较好可行性。

  • 标签: 产后抑郁 预防 模式
  • 简介: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检测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血流图血流参数和频谱特征,建立11~14孕周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正常值范围。方法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建档行产前检查孕妇共207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4周检测子宫动脉血流PI值,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结果111~14孕周子宫动脉血流PI值呈正态分布,PI值正常参考值范围(95%界限)PI(1.48±1.10)。2在11~14孕周,78.7%孕妇存在子宫动脉切迹,其中双侧子宫动脉切迹约54.6%,单侧子宫动脉切迹24.1%。3双侧子宫动脉手动描迹和机测获得PI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血流PI值随着妊娠天数增加逐渐降低。本研究建立经腹超声11~14孕周血流PI值参考值区间并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早期妊娠异常子宫动脉血流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

  • 标签: 子宫动脉 子宫胎盘循环 多普勒 妊娠早期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差速贴壁法富集和纯化经宫颈采集脱落滋养细胞在早孕期产前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细胞刷法收集100例孕妇人工流产前由宫颈处取得脱落滋养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差速贴壁法富集细胞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直接培养,比较两组最终细胞总量及滋养细胞所占比率,采用FISH方法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对人流后绒毛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判断性别。结果实验组细胞总量、滋养细胞所占比率均优于对照组,FISH检测结果中实验组45例检验成功并与绒毛检测结果相符,对照组29例检验成功并与绒毛检测结果相符。结论经宫颈获取胎儿滋养细胞为孕早期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了一个可能途径,利用差速贴壁法可以富集并纯化滋养细胞,更利于用FISH行后续产前诊断。

  • 标签: 脱落细胞 产前诊断 早期妊娠 CK-7 荧光原位杂交 差速贴壁
  • 简介:目的探讨TLR4、5、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病理石蜡切片中TLR4、5、9表达情况。结果TLR4、5、9在宫颈细胞细胞膜和胞浆中均有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TLR4、5、9表达逐渐增强,正常宫颈〈宫颈低度病变〈宫颈高度病变〈宫颈癌(P〈0.05)。结论TLR4、5、9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宫颈TLR4、5、9表达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

  • 标签: TLR4 TLR5 宫颈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变化,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仪对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招募20例月经正常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指甲微循环血流量进行测定,同时在月经周期第1天、第14天,第23天进行手背动态血流成像扫描。结果月经周期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拇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540.5±81.1)PU、(546.4±94.9)PU和(607.1±97.4)PU,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手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测定结果相似。手背动态血流成像图显示,月经周期第23天血流灌注量较月经第1天及第14天明显增加。结论健康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可简便、快速地测定体表微循环血流。

  • 标签: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微循环血流量 月经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简称HIFU)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HIFU在人体内部可聚焦特性,对82例子宫肌瘤予以治疗,在治疗后3月、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瘤体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96.4%(79例),治愈率37.8%(31例)。疗效显著率55%(45例)。结论:HIFU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9例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4-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结果9例患者中,6例首发乳腺癌,2例首发卵巢癌,1例为同时性乳腺、卵巢双原发癌.2例患者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1例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9例患者乳腺首发临床症状均为乳房包块;卵巢首发症状中6例为腹胀,2例为阴道异常流血,1例为卵巢肿物.有乳腺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5例患者中,ER均阴性表达,其中4例为三阴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并全部接受了化疗,有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无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拒绝卵巢手术外,其余8例患者均进行了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9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灌注化疗,无患者接受放射治疗.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36-51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93个月(0-300个月),确诊第二癌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个月(7-22个月).7例患者发生卵巢癌复发转移,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6例无家族史者发生两癌中位间隔时间为122个月,3例有家族史者发生两癌中位间隔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中位间隔时间为258个月,6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逸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结论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首发起病年龄较小,诊断卵巢癌时多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家族史患者两癌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 标签: 乳腺肿瘤 卵巢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和Epstein-Barr病毒(EBV)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90例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40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原位癌)、20例乳腺纤维瘤以及10例乳腺正常组织标本HPV16E6基因位点和EBV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进行扩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16和EBV潜在膜蛋白(LMP-1)染色,以判断标本是否有HPV16及EBV感染,计算病毒检出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病毒检出率及比较PCR、免疫组织化学两种方法对乳腺组织标本病毒感染检出率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标本中HPV16及EBV阳性细胞率比较选用方差分析以及Bonferroni两两比较。结果PCR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4.44%(40/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中为43.33%(39/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HPV16和EBV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38,P=0.539;χ^2=1.867,P=0.39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有HPV16病毒感染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PV16阳性细胞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为(29.78±0.38)%,浸润性小叶癌为(28.31±0.53)%,原位癌为(51.83±0.6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779,P=0.000);有EBV病毒感染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BV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73±0.51)%、(28.14±0.65)%及(51.11±0.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771,P=0.000);原位癌标本中,HPV16和EBV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16 EPSTEIN-BARR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表达twist基因对乳腺癌SUM159细胞干性特征影响。方法用慢病毒构建过表达twist基因乳腺癌SUM159细胞作为实验组(SUM159/twist),空载体构建对照组细胞(SUM159/vector)。利用RT-PCR检测twist转染前后mRNA水平变化;通过平板克隆形成、成球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比例,并用RT-PCR检测干性相关基因SOX2、OCT4、BMI1mRNA表达水平。mRNA及细胞克隆数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twist基因乳腺癌SUM159细胞,SUM159/twist细胞中twistmRNA表达为2.04±0.15,高于SUM159/vector细胞0.49±0.45(t=-16.33,P〈0.001);SUM159/twist细胞克隆菌落数目(92.75±4.85)明显高于SUM159/vector细胞(44.50±5.19)(t=13.56,P〈0.001);成球实验显示:SUM159/twist细胞形成细胞球数目(46.75±4.11)显著高于SUM159/vector细胞(22.50±3.41)(t=9.07,P〈0.001);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UM159/twist和SUM159/vector细胞中ALDH1+细胞比例发现:SUM159/twist细胞中ALDH1+细胞比例为(9.63±0.89)%,显著高于SUM159/vector细胞中(2.31±0.21)%(t=13.85,P〈0.001);SUM159/twist细胞中SOX2、OCT4、BMI1表达(12.39±0.63、13.35±1.56、6.48±0.96)均高于SUM159/vector细胞(1.61±0.33、2.67±0.28、2.70±0.35)(t=-29.68,-11.61,6.43;P均〈0.001)。结论twist基因能够增强乳腺癌SUM159细胞干性能力。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录因子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家族史胎儿进行dystro-phin基因缺失型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产前诊断流程。方法对3例有DMD家族史胎儿。利用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检查确定胎儿性别;利用脐带血穿刺标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技术。结合生化检测指标,进行DMD基因缺失型产前诊断。结果3例高危胎儿确诊为男性胎儿。存在基因缺失。相应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诊断为DMD患儿。结论在结合多种临床实验室检查基础上,mPCR是可应用于DMD产前诊断。该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如只能检测男性胎儿基因缺失型突变。

  • 标签: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性。方法纳入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子痫前期患者10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5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9例,同时纳入同期分娩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ting、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3组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MMP-9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查患者血清及尿液中VEGF、MMP-9水平。结果轻、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MMP-9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及尿液中VEGF、MMP-9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MMP-9参与了子痫前期病理生理改变,且与病情发生及轻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子痫前期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羊水及绒毛细胞原位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对100例羊水和30例绒毛标本进行原位培养收获,制备好玻片于GSL-120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进行克隆识别扫描。结果结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平台,建立了条件稳定、操作简单、分析过程简化原位培养载玻片法。100例羊水标本均培养成功,其中异常4例,核型分别为2例46,XX,inv(9),1例47,XX,+21,1例45,XY,rob(13;14);30例绒毛标本中,10例为介入性产前诊断标本,均培养成功,核型均正常;余20例为流产绒毛,成功17例,其中5例异常,核型分别为2例47,(XX/XY),+16,1例47,XX,+14,1例45,X,1例47,XX,+3。结论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培养周期短,操作简便,染色体形态好,核型多且完整,配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大大缩短阅片时间,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得出产前诊断结果。

  • 标签: 羊水 绒毛 原位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95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IV、HBV和HCV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抗-HIV阳性者和抗-HIV阴性者病毒载量(log)平均值分别为4.156±1.986和2.647±0.283(t′=5.63,P〈0.05)。无论抗-HIV阳性和阴性与否,两组间HCV病毒载量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251,P〉0.05)。结论:尚需对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关系进行多中心深层次研究

  • 标签: 静脉吸毒人群 HIV/HBV/HCV 病毒载量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与口腔癌病理分级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口腔癌组织标本中MMP-9、VEGF及MVD表达。结果:伴随着口腔癌病情恶化,癌细胞中MMP-9、VEG和MVD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P〈0.001)。结论:通过检测口腔癌组织中VEGF、MMP-9及MVD表达,可为临床判断口腔癌恶性程度和侵袭能力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术后治疗和治疗效果评定提供参考。

  • 标签: MMP-9 VEGF MVD 口腔癌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