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止血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直接采用剖宫产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采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治疗的3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结局(转ICU率、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下肢血栓)。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转ICU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下肢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止血效果良好,且能显著降低子宫切除率。

  • 标签: 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接受治疗的161例IC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将其分为轻度组(116例)与重度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重度组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终止妊娠时间和阴道分娩比例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的产后出血比列、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ICP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一项重要原因,应加强对产妇的产前检查以及围生期的胎儿监护护理。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母婴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将1995~2015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VTE的患者48例作为VTE组,并将其根据发病孕周分为3个亚组(〈12周组14例,12周~28周组17例,〉28周组17例);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选择同期产检、住院分娩且无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两组产检及住院分娩的病历资料。结果(1)VTE组孕次多于对照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红细胞(erythrocyte,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压积(hematocrit,H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TE亚组分析发现:随着孕周的增加,RBC、HB、HCT、PT、APTT等指标均有下降趋势,D-Dimer、FIB均有升高趋势,但不同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体重增长幅度,Hb、HCT、RBC低,稽留流产病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稽留流产病史是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稽留流产病史是妊娠期合并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妊娠期的Hb、HCT、RBC减低对于VTE的发生可能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 标签: 妊娠 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产前超声的相关异常、遗传物质改变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本院产前超声诊断的右位主动脉弓并采用AffymetrixCytoScanHD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病例。结果研究期间产前超声共诊断右位主动脉弓病例92例,6例失访,26例未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最常合并的产前超声异常是法洛四联症。60例染色体核型已知病例中,1例46,X,Yqh+,der(13)t(8;13)(q22.3;q33.2),1例47,XYY,余58例染色体核型正常。本研究中,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和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在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检出率分别是5.2%和5.2%。所有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均是22q11.2微缺失。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异常组和单纯性右位主动脉弓组其合并染色体异常、分娩孕周和出生后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例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因出现呼吸系统症状需行手术治疗。结论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合并22q11.2微缺失风险约是5%,产前超声检测发现右位主动脉弓,建议CMA检测排除染色体异常。

  • 标签: 右位主动脉弓 22Q11.2微缺失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 超声
  • 简介:目的总结双胎妊娠中有产前诊断指征的病例92例,介入性产前诊断后发现双胎之一异常行减胎的分析,进一步规范术前准备与中操作,分析术后并发症,研究双胎产前诊断后再行减胎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产前诊断后双胎之一异常后再行减胎的双胎病例60例,同期双胎妊娠行产前诊断而无需行减胎的病例32例,比较两组穿刺术后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减胎组与非减胎组两组平均产前诊断时间为孕18~(+5)周(11~(+5)~32~(+2)周)与孕21~(+3)周(12~(+2)~29周),减胎的平均孕周中,自然受孕组为孕20~(+3)周(13~(+2)~28周),辅助生育技术组为孕24~(+5)周(13~(+4)~35~(+6)周),术后1个月内流产率分别5.0%(3/60)与6.25%(2/32),无统计学差异;双胎之一异常胎行心腔内注射10%氯化钾溶液减胎术后存活胎早产率是6.67%(4/60),非减胎组的双胎早产率28.1%(9/32),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减胎一次完成,成功率100%。结论双胎妊娠对母体与胎儿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对产前诊断后双胎之一异常胎儿行减胎是安全的操作。二次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不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双胎早产的风险。

  • 标签: 多胎妊娠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中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患者264例,其中82例使用内压缩缝合法止血者为研究组,182例使用非压缩缝合止血方法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产褥病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416.95±228.28)ml]显著少于对照组[(542.47±513.83)ml,(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10.21±12.32)g/L]显著小于对照组[(13.97±15.27)g/L,P〈0.05];研究组输血率(3.66%,3/82)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21/182;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24.57±5.73)min]少于对照组[(33.45±16.93)min,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12±1.38)d和(3.93±0.9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褥病率(7.32%,6/82)显著低于对照组(16.48%,30/182;P〈0.05)。两组均无邻近脏器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子宫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剖宫产中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性前置胎盘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和避免切除子宫的风险。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内压缩缝合法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治疗的168例PO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应用POP-Q分度法及POP生活质量问卷(P-QOL)对患者POP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其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治疗PO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患者治愈率为94.05%(158/168),术后1年复发率为12.50%(20/160)。POP患者术后1年POP-Q分度为Ⅲ~Ⅳ°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OP患者术后1年脱垂严重程度、个人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角色、体力、社交、情绪、睡眠等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治疗POP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降低POP复发率。

  • 标签: Prolift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阴式宫颈环扎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7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阴式宫颈环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采用McDonald环扎法,手术时间为5~15min。手术顺利,中均无胎膜破裂、出血多等并发症。随访至分娩,足月分娩89例(77.4%),早产13例(11.3%),新生儿存活102例(88.7%),流产13例(11.3%)。结论阴式宫颈环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全盆底重建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法(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tation,POP–Q)分期评价解剖疗效,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20,PFDI–20)和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questionnaire-12,PISQ–12)三种生活质量和性生活问卷评价功能疗效,从而分析全盆底重建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直肠、膀胱、尿道、血管及神经等损伤。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d恢复自主排尿,近期并发症为1.7%(1/56)。2例网片侵蚀,远期并发症为3.5%(2/56)。术后1年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高(t分别=16.69、19.21,P=0.000),而性生活质量改善不大(t=0.124,P=0.613)。结论全盆底重建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创伤小、解剖和功能恢复率高,复发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疗效 安全性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cytologytest,TCT)、阴道镜下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钟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治疗的CIN患者274例,比较TCT、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的结果。结果TCT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5.33%(179/274),诊断Kappa值为0.412(P〈0.05);TCT检查与LEEP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5.55%(207/274),诊断Kappa值为0.558(P〈0.05);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活检诊断符合率为55.84%(153/274),诊断Kappa值为0.271(P〈0.05)。结论TCT检查是目前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阴道镜下活检无法完全替代LEEP活检,LEEP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及治疗CIN的方法。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下活检 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