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在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33%,对照组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不断提升,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皮肝动脉化疗 栓塞术 肝癌 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根据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RS)调整口服奥施康定剂量对肝癌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患者疼痛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术后30min采用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R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根据数字评分决定初次奥施康定给药剂量;并在每日8∶00和20∶00分别进行疼痛评分,根据评分调整下次给药剂量;如有爆发性疼痛,临时注射吗啡或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术后72h内常规给予口服奥施康定20mg/12h,并在每日8∶00和20∶00分别进行疼痛评分,若NRS评分为4~6分,则临时给予奥施康定20mg;若NRS评分〉6分或有爆发性疼痛,则临时注射吗啡或盐酸布桂嗪注射液。随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NRS评分较对照组减小,爆发性疼痛的人次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次及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NRS评分调整奥施康定剂量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 标签: 奥施康定 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 爆发性疼痛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在进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时应用围期护理干预,并探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围期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应用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孕酮与血清β-HCG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孕酮(6.5±1.2)ng/ml与血清β-HCG(1002.4±101.8)I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2.4)ng/ml与(2166.6±190.7)IU/L,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行围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功能,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围术期 切口妊娠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5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肝脏转移,但仅有少部分病人可以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近年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转移(CRCLM)患者,可采用动脉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方案(包括全身化疗、置管灌注化疗、消融、靶向药物、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治疗,简单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势、安全性及其疗效,希望推动以TACE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在CRCLM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 肝动脉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多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多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对比组仅予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索拉菲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情控制有效率82.6%要明显比对比组的63.0%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多发性肝细胞癌能有效杀灭肝癌细胞,疗效确切。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菲尼 多发性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的心理状态,在干预后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QOL法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优质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质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了 护理干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瘢痕妊娠患者采用清宫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8例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清宫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术后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剖宫产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瘢痕妊娠患者采用清宫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瘢痕妊娠 清宫术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术前、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插管栓塞均获成功,并于术后1周左右平安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介入术前、中、术后护理,给予积极健康指导和加强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术前、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插管栓塞均获成功,并于术后1周左右平安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介入术前、中、术后护理,给予积极健康指导和加强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联合采用经皮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方式。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当中随机选择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经皮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介入方案治疗,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68号,奇数号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偶数号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3.58%,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护理满意度为91.1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8.82%,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护理满意度为70.59%,两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用经皮动脉化疗灌注和栓塞介入方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经皮动脉化疗灌注 栓塞介入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术前、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插管栓塞均获成功,并于术后1周左右平安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介入术前、中、术后护理,给予积极健康指导和加强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通过经皮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两组均运用经皮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此外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对观察组的护理干预。从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通过经皮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使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经皮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Orem自理理论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肝癌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4例。予以对照组还算是常规方法护理,予以试验组实施Orem自理理论护理,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及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术后肝癌患者实施Orem自理理论护理,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升,促进身体恢复。

  • 标签: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Orem自理理论 肝癌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6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当,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楚雄州人民医院妇科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16例,采用经导管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后24至48小时内给予超声引导下清宫。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清宫过程顺利,中出血小于50ml,无宫腔内组织残留,其中1例中出血约260ml,术后剖宫产切口处有直径约3cm的积血,16例均保留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疤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6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当,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脉介入治疗后碘油沉积欠佳者,镇痛泵持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疗效。方法seldinger技术腹腔干造影后选择置入动脉,碘油沉积欠佳和少血供者予顺氯胺铂(DDP)60mg,5-氟脲嘧啶(5-FU)0.75g,阿霉素(ADM)50mg灌注化疗后,5-FU0.75g自控镇痛泵持续动脉灌注化疗12h。结果临床受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白细胞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转氨酶等毒性反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胆红素毒性反应Ⅱ度以内,且4周内恢复,但患者生存时间延长2个月。结论临床经济安全,生存时间有所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镇痛泵 肝癌 持续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12例脑动脉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者30例归为对照组,行血管栓塞者82例归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优于显微手术夹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栓塞术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源性胃出血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共10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给内科常规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在临床治疗期间则采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的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止血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止血总有效率达到90.38%,而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仅为51.92%,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上,实验组患者总发生率为9.62%,而对照组总发生率为30.77%,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对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源性胃出血 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 临床治疗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