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西京医院妇产科做羊水穿刺的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现因无创阳性做羊水穿刺的孕妇84例,用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并对两者不一致的结果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无创DNA84例阳性结果中21-三体48例,经羊水穿刺后确认为假阳性的有2例;18-三体11例,经羊水穿刺后确认为假阳性3例;13-三体4例,经羊水穿刺验证2例为假阳性;性染色体异常21例,经验证6例假阳性。结论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对21-三体检测准确率达95.8%,18-三体准确率73%,性染色体检出准确率71%,13-三体准确率50%。无创DNA是产前筛查21-三体的有效方法,对其他染色体异常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检测技术。

  • 标签: 无创DNA产前检测 异常结果 核型分析 FISH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在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结果阳性来本院就诊的4H例孕妇,其中11例为双胎妊娠,在知情同意原则下行介人性手术,采集羊水或脐血标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①471例NIPT阳性孕妇中,其中21-三体232例,18-三体83例,13-三体45例,性染色体异常7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34例;通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21、18、13及性染色体NIPT假阳性率分别为7.3%、25.3%、51.1%和51.9%;其他染色体NIPT假阳性率为91.2%。②81例核型分析正常胎儿进一步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发现4例存在异常,阳性率4.9%。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该技术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NIPT提示高风险的孕妇仍需进一步行有创产前诊断来进行确诊。

  • 标签: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无创产前检测 假阳性率
  • 简介:目的:通过对妇科临床护士进行有效的HIV相关知识的培训及院感知识的加强,提高护士应对HIV初筛患者有效防护,减少恐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HIV相关知识及标准预防的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和能力,并积极给予患者有效的专业指导及心理支持。结果:通过以上护理途径,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对HIV初筛阳性的正确认识,保护患者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护理专业水平。结论:普通临床护理人员对HIV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提高自身防护的能力和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护理水平。

  • 标签: 妇科护士 HIV初筛阳性 护理 职业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感染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为HIV/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妇女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科门诊进行筛查的53例HIV/AIDS妇女作为实验组,58例HIV阴性妇女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TCT(thinprepcytologictest,TCT)及HPV(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结果53例HIV/AIDS妇女TCT异常48例(90.56%,48/53),58例HIV阴性妇女中,TCT异常27例(46.55%,27/58),两组TCT异常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AIDS妇女中高危型HPV14例(26.41%,14/53);58例HIV阴性妇女高危型HPV高危型10例(17.24%,10/58),两组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TCT异常有差异,但高危型HPV感染没有差异。

  • 标签: 艾滋病 子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 简介:该文章于2017年发表在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背景:一般而言,针对T21、T18和T13进行的NIPT检测假阳性率是很低的(0.1%~0.3%)。病例随访研究已经发现一些假阳性结果的潜在可能原因,包括消失的双胎、孕妇未诊断的肿瘤、母体嵌合及局限性胎盘嵌合。

  • 标签: 假阳性结果 孕妇 CNV Diagnosis 三体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乳杆菌治疗复杂性阴道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复杂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每晚睡前阴道放置乳杆菌胶囊和甲硝唑,疗程为10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复发率分别为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治疗复杂性阴道炎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杆菌 复杂性阴道炎 甲硝唑
  • 简介: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在以往少见文献报道。其特点为经常规抗感染、穿刺或切开引流后仍反复形成脓肿、窦道、红肿、低热,且用常规方法换药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复发,易形成哺乳期乳瘘经久不愈,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科曾收治2例哺乳期分支杆菌阳性病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炎 哺乳期 分支杆菌
  • 简介:目的:了解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使用糖发酵试验,M.R.试验,V--P试验,靛基质试验,尿素分解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吲哚试验和枸橼酸盐试验以鉴定菌种,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K-B法进行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检出的281株大肠杆菌,其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结论:临床治疗大肠杆菌感染是应当充分依据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标签: 致病性 大肠杆菌 耐药性 K-B法
  • 简介:对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由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好,是激素受体阳性没有内脏危象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优先选择.内分泌治疗可能最终会导致耐药,如何延缓耐药,推迟化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笔者总结了绝经前、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与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希望为广大乳腺外科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 简介:目的:通过痰液直接涂片镜检法、痰液浓集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诊断价值,进而为日常临床检查方法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参考,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痰涂片查结核抗酸杆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浓集涂片法,检测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内抗酸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抗酸杆菌检出率,浓集涂片法为71.87%,直接涂片法为34.37%。结论:浓集涂片法痰内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 标签: 结核抗酸杆菌 浓集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 阳性率
  • 简介:《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于2011年2月14日发表了乳腺癌国际研究组BIG1-98研究的最新结果:与他莫昔芬相比,来曲唑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可显著降低死亡、疾病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复发风险 激素受体 绝经后 来曲唑 死亡
  • 简介:<正>本文发表于2013年11月的《AmJObstetGynecol》上。既往针对高危孕妇的研究显示,外周血游离DNA检查诊断胎儿非整倍体敏感度高,假阳性极低。最近的一些研究却发现,部分病例外周血游离DNA检查显示18-三体和13-三体,然而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这可能反映了外周血游离DNA检查这种定量方法在阳性预测值方面的一些局限性,

  • 标签: 检查诊断 孕妇外周血 假阳性 非整倍体 细胞学检查 游离
  • 简介:目的探索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MD)阳性病例的产前诊断以及咨询方法。方法对NIPT筛查MD阳性的病例进行产前超声检查、遗传咨询并进行有创性产前诊断,送检核型分析以及基因芯片(CMA)或者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查,验证NIPT的结果,同时抽取双亲血样进行核型分析以及MLPA。结果2015年1-5月期间送检1191例NIPT检查,9例MD筛查阳性,其中3例MD筛查阳性病例完成验证检查。NIPT提示18q21.31-q23.23处23M缺失的一例病例,经验证为18q22.3-q23处8.6M的微缺失;另一例NIPT提示9p24.3-9p13.2处36M重复的病例,经验证除了该处有37M左右重复外,另外还有两处5M以下的MD。1例证实为假阳性,该假阳性病例母亲血测序发现有微重复。两名证实MD病例超声检查均发现异常,孕妇选择引产。假阳性病例继续妊娠。结论NIPT可以筛查较大片段的缺失和重复,但对较小的缺失或重复检出能力欠佳,母体背景可以干扰结果。应建议筛查阳性的病例接受有创性产前诊断取样进行验证。

  • 标签: 无创产前检查 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产前诊断
  • 简介:目前,影像引导的微创活检技术已占据乳腺病变活检的主导地位。微创活检技术包括空芯针活检和真空辅助活检。应用真空辅助活检原理的麦默通活检术是目前微创活检的主流。并且,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迅速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本文将介绍并讨论乳腺肿物麦默通切除术后上皮移位导致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假阳性的1例病例。

  • 标签: 乳腺肿瘤 微创手术 上皮移位 前哨淋巴结
  • 简介:约15%乳腺癌存在HER-2蛋白过表达,这些患者能从抗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近10年来,几种新的抗HER-2药物相继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sisbreastcancer,MBC),诸多新的抗HER-2治疗的研究数据也陆续发表。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年会期间,ASCO专家组系统回顾了抗HER-2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对相关临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HER-2阳性MBC提出了优选的专家建议,即《ASCO临床实践指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系统治疗》(以下简称指南)。

  • 标签: 受体 erbB-2 乳腺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用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门诊腹泻病患儿(0~36月)均为2009~2011年锡山人民医院分院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以蒙脱石散口服治疗为对照组44例,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口服治疗45例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腹泻 疗效
  • 简介:HER-2具有配体诱导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1]。1987年Slamon等[2]对18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30%存在HER-2扩增或过表达,并且,HER-2是有别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激素受体外的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受体 erb B-2 乳腺肿瘤 肿瘤辅助治疗
  • 简介:Hugh等于2009年2月在《JClinOncol》上发表了题名为“BreastCancerSubtypesandResponsetoDocetaxelinNode—PositiveBreastCancer:UseofanImmunohistochemicalDefinitionintheBCIRG001Trial”的论著。现将这篇论著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国际乳腺癌研究组(BreastCancerInternationalResearchGroup,BCIRG)001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性的Ⅲ期试验,

  • 标签: Ⅲ期试验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淋巴结阳性 免疫组化 分类法
  • 简介: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过乙酰化热休克蛋白90(HSP90),从而下调HER2表达。OSU-HDAC42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类以生物利用性丁酸苯酯为基础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eng等报道了题名为“TheantitumoreffectsofOSU—HDA(A2,anovelhistonedeacetylaseinhibitor,inHER-2-positivebreastcancer”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OSU-HDAC42对于HSP90和HER-2的作用。该研究对象为BT474、SKBR3、MDA-MR-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系,检测指标包括细胞活性、细胞周期、凋亡、HER-2表达与磷酸化以及HSP90的乙酰化水平。结果:经过72h治疗后,

  • 标签: 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HER-2阳性 乳腺癌细胞系 ASCO 组蛋白 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