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新生儿临床决策手册》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生儿复苏流程图是一幅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导新生儿复苏的标准化树状结构临床决策模式图,已在全世界推广使用,对新生儿复苏抢救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与新生儿复苏类似,新生儿其他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也必须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和优化。鉴于此目的,来自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4位年轻新生儿内外科专家(周文浩,程国强,王来拴,沈淳)总结自身的临床经验,综合北美几个主要新生儿重症

  • 标签: 临床决策 周文浩 出版发行 人民卫生出版社 程国强 模式图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分析伴有肺炎旁胸腔积液的31例患儿的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病原学、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儿中以支原体感染19例(63.3%)为主要原因;细菌感染6例(5.16%).其中合并败血症1例,肺不张2例,肺脓肿1例,心包积液2例,先天性肺发育不良1例,中耳炎听力减退1例.病因不明6例.经3~5d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论小儿肺炎旁胸腔积液以支原体感染占首位,常为混合感染,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影像学改变均为大叶性肺炎,特别以右侧多见,肺部呈实变体征,罗音及胸片可游走性变化,高热中毒症状明显.强调综合治疗,合并基础体质疾病,预后不良.

  • 标签: 肺炎 诊断 呼吸道感染 胸腔积液 儿童
  • 简介:自1996年国际报告试验的统一标准小组首次制定了针对RCT的报告规范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绝大多数的医学研究类型的报告规范并发表。国内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家对上述报告规范都进行了非常及时的翻译解读并发表,对提高中国的医学研究的报告质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书面形式的报告规范解读已不能满足国内临床医生和医学编辑对这方面知识的需要,近年来以报告规范解读作为主题学术论坛已经显现。

  • 标签: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论文 写作规范 医学编辑 研究类型 医学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常出现的肺外临床表现.方法对确诊为MP感染的2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0例中90例(40.9%)出现肺外不同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以消化、血液及泌尿系统多见,分别为41.1%、23.3%及20%,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周后痊愈出院.结论MP感染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尤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引起误诊误治,故临床上遇到此类病例时,需注意MP感染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相关检测,及早确诊、治疗.

  • 标签: 肺炎 诊断 肺炎 支原体 致病力 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喘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年龄3岁以下MP感染患儿,根据其有无喘息症状进行血清IgE水平及有无特异性体质如湿疹史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并对所有患儿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MP感染患儿喘息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无喘息组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特应性体质或家族史比例高于无喘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所有患儿随访喘息组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住院比例高于无喘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感染合并喘息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于无喘息组,应向家长详细交代病情及预后.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致病力 呼吸系统疾病 喘息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外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23%(2/62),对照组复发率18.52%(10/5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紫癜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 简介:为努力帮助改善中国儿童的营养状况,2007年雅培基金会与世界健康基金会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3家机构合并资源,合作建立了雅培临床营养发展中心(AFINS).临床营养发展中心的目标在于通过建立循证临床营养支持指南,增强临床营养科研能力,培训健康专业人士以及开展公众教育,从而强调未被重视的儿童临床营养需要以及提高儿童营养的公众意识和知识.该中心的任务是推广儿童临床营养在中国健康专业领域中的深入发展以及利用现有资源来为住院患儿提供全面的照护,特别是营养支持.

  • 标签: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世界健康基金会 临床营养支持 雅培 中国儿童 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