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半年后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梅毒患者的临床与脑脊液特征,探讨其TRUST滴度下降低于4倍或再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29例治疗半年后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梅毒患者行腰穿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IgG指数、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及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检测.结果229例患者中有症状神经梅毒20例,无症状神经梅毒15例,HIV感染6例.结论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与梅毒螺旋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关,要及时腰穿行脑脊液检查以早期发现神经梅毒.

  • 标签: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 神经梅毒 脑脊液
  • 简介:毛母质瘤又称毛发基质瘤或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以毛发基质上皮或毛母质细胞分化为特点[1],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常因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率高[2]。本文对2008-2013年间我院经病理确诊为毛母质瘤的25例病例进行分析,以增强对毛母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标签: 毛母质瘤 临床特点 组织病理 诊断
  • 简介:脱发(Alopecia)是一类常见的难治性病症,传统上治疗脱发主要的方式包括局部外用、系统口服、物理治疗等,往往见效慢、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疗程长,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以至治疗失败。随着毛发移植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其日益成为治疗各类脱发的重要方式。综述自体毛发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

  • 标签: 脱发 自体 毛发移植 毛囊单位
  • 简介:目的:分析小于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诊治的50例小于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核实,发现有42例(84.0%)属于假性性早熟,其中卵巢肿瘤16例,占32.0%;外源性性早熟19例,占38.0%;另有7例原因不明,占14.0%。真实性早熟8例,占16.0%,属于特发性性早熟。结论:大部分小于8岁性早熟女〈br〉童阴道出血病例属于假性早熟,其中卵巢囊肿和外源性性早熟是造成假性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当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 标签: 性早熟 女童 阴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史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对其妊娠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史患者的妊娠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169例(1.40%):RPR阳性/TPPA阴性4例,RPR阴性/TPPA阳性19例,RPR、TPPA均阳性146例;经驱梅治疗后,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42例:RPR阳性/TPPA阴性2例。RPR阴性/TPPA阳性13例,RPR、TPPA均阳性27例。98例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成功怀孕,83例分娩出正常新生儿,16例在孕期;12例新生儿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经驱梅治疗后10月内均转阴性,所有新生儿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检出较高;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通过规范驱梅或实验性治疗后,可进行辅助生殖且娩出健康的新生儿。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女性不孕症 梅毒血清试验 驱梅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祛风清肺、清热解毒中药痤消饮颗粒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痤疮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予痤消饮颗粒口服)和对照组(18例,予复方丹参酮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15d,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和中医证侯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痤疮患者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5.79,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t=16.87,P〈0.05)、E2(t=5.10,P〈0.01)下降更明显,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也明显降低(t=5.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痤消饮可有效治疗寻常痤疮,改善中医证侯,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雌雄性激素分泌有关。

  • 标签: 痤消饮颗粒 寻常性痤疮
  •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TCT)异常的孕妇,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4—35周、1年内未进行过TCT的孕妇,先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并签字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TCT筛查的孕妇10857例,TCT结果异常978例,发生率为9.008%,TCT异常者中195例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图像符合率93.0%(181/195),阴道镜拟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119例,CINⅡ24例,CINⅢ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2例。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宫颈炎及CINI121例、CINⅡ28例、CINm33例、宫颈细胞癌(SCCI)13例。3例孕妇因宫颈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行创面缝合止血,未发生其他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1年内未进行TCT筛查的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的,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CINI及更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孕妇,建议行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对比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3TP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方法:对TPPA法检测的血清标本共291例(阳性191例,阴性100例),均采用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进行平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1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与TPPA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77,P〈0.01)。结论: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梅毒抗体 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 自动化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0.1%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给予我院自配0.1%复方酮康唑洗剂外洗,每天2次;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乳膏外涂,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均治疗1疗程,在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0.00%,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酮康唑 呋喃西林液 念珠菌性间擦疹
  • 简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3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1]主要用于治疗阳明病表邪未尽的湿热发黄证.我们根据湿疹的发病机制与此方的组方原理,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化裁后用于治疗湿疹,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湿疹的新思路和临床应用体会简要总结,供同道参考。

  • 标签: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湿疹 临床体会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项目编号:2012-04—12—070(国)]将于2014年3月底在成都举行。培训对象:1.皮肤性病科临床医师;2.综合医院临床医师;3.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综合医院检验科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内容:真菌的分类与命名;酵母菌的鉴定、分型、分子生物学及念珠菌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浅部真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镰刀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接合菌病;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研究 培训班 马尔尼菲青霉病 消息 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过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在皮肤科实习医生中开展临床思维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该文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知识面,通过去伪存真,把握疾病要点,培养多向性临床思维,对皮肤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启发式教学查房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

  • 标签: 皮肤科教学 教学实践 临床思维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诊断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情况,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70例不孕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将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细胞涂片并浸入10%甲醛液中固定,对其中出现颗粒状的成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和组织学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以其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法、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和两组结合的方法在诊断率上的符合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法和子宫内膜采集器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法符合率分别为84.3%、94.7%,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两者结合和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法符合率分别为95.2%、94.7%,两者比较元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不仅可以用于涂片法进行细胞学诊断,也可对子宫内膜的有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组织学诊断,这样会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子宫内膜采集器 不孕 子宫内膜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通过阴茎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定为龟头表面过度敏感,并自愿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24例,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经过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的原发性早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4.8%,随访观察时间0.5~5年,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治疗原发性早泄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 标签: 原发性早泄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 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 性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痤疮专用锋钩针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组采用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丹参酮口服联合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对其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痤疮专用锋钩针组对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在治疗2周及4周后与丹参酮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优于丹参酮组(P<0.05);联合组对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以及综合疗效均优于丹参酮组.结论痤疮专用锋钩针治疗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丹参酮联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锋钩针 寻常性痤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评价热淋清颗粒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热淋清颗粒口服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用药6周后观察2组患者痤疮皮损的变化情况,计算疗效指标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4%和7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轻中度痤疮,热淋清颗粒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热淋清颗粒 丹参酮
  • 简介: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与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4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5%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1-2次;对照组200例采用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4次。治疗后2、4、8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0.5%,对照组分别为22.5%和41.0%;8周随访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5%和37.5%。2、4、8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Х^2值分别为100.25、108.81、88.55,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光动力 皮肤微创清除术 寻常痤疮
  • 简介:目的:观察艾拉光动力(ALA-PDT)联合中药浸泡治疗顽固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跖疣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利用40%ALA配合中药浸泡;对照组单纯利用40%ALA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1,P=0.035)。结论:艾拉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顽固性跖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拉光动力 中药浸泡 顽固性跖疣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组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口服白芍总苷0.6g,3次/d,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0%和8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3.33%,对照组复发率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他克莫司 口腔扁平苔藓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选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1次/周,共4周;对照组35例,外搽5%咪喹莫特乳膏,隔日1次,共4周。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随访3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4.29%,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25.71%,有效率为57.14%,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34.29、19.09,P值均〈0.05)。随访3月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扁平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