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可以提升幼儿记忆的六个妙招妙招一:适当重复法越熟悉的事物宝宝越容易记住,重复的目的在于让宝宝加深对事物的印象。故事多讲几遍,宝宝可能自然而然就记住了。经常见到的事物宝宝就能记住。比如,爸爸妈妈想让宝宝认识各种颜色,不必专门拿色卡进行教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什么物品告诉宝宝这是什么颜色,这种颜色多说几遍宝宝就能记住。

  • 标签: 记忆力 事物 颜色
  • 简介:事例简介妈妈从书店给豆豆买了三盘故事磁带,回到家就拿出第一盎故事磁带,并告诉豆豆,这盘磁带故事的名字叫《小红帽》。豆豆高兴地说:“我现在就想听。”于是妈妈和豆豆坐在录音机前一起听故事,故事非常好听,连妈妈都被吸引住了。可是豆豆却显得心不在焉,两只眼睛东张西望,一会儿玩手指,一会儿咬指甲。妈妈提醒他:“豆豆,注意听,故事太有趣了。”

  • 标签: 注意力 幼儿 磁带 咬指甲
  • 简介:培养宝宝观察的习惯是发展宝宝智力的基础,敏锐的观察是促进宝宝发挥其想象和创造的源泉,父母需要了解宝宝观察的特点,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 标签: 观察能力 创造力 想象力 培养
  • 简介: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被誉为“百果之王”,在民间还有“天天吃红枣,一生不显老”之说。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等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含量竟高达葡萄、苹果的70—80倍,路丁(维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红枣能滋补脾胃、养皿安神、治病强身,是提高孩子免疫的不二之选。

  • 标签: 免疫力 孩子 百果 维生素A 多种维生素 抗坏血酸
  • 简介:目的了解长沙市学龄儿童打鼾的发生情况,探讨打鼾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1736名6-12岁儿童,对受试儿童进行睡眠状况和父母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的调查。结果1736名学龄儿童中频繁打鼾的发生率为5.7%,其中男童为7.5%,高于女童的3.8%(χ^2=18.782,P〈0.01);6-9岁组为7.2%,高于10-12岁组的3.7%(χ^2=9.666,P〈0.01)。打鼾组白天嗜睡发生率为31.5%,高于无打鼾组的25.9%(χ^2=6.678,P〈0.01)。频繁打鼾组喉头哽咽、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睡眠多汗、不明原因觉醒或憋醒等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偶尔打鼾组、从无打鼾组(χ^2分别=37.035,27.745,51.341,30.975,45.972,均P〈0.01)。注意缺陷的发生率在打鼾频繁组、偶尔组及从无组分别为31.3%,16.2%,13.9%;多动冲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8.2%,9.9%,8.8%,二者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20.592,P〈0.01;χ^2=9.067,P〈0.05)。结论长沙市学龄儿童打鼾发生率较高,打鼾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相关,应关注儿童打鼾及其心理行为发育状况。

  • 标签: 打鼾 注意缺陷 多动冲动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非手术抗炎治疗对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临床症状、生命质量及注意损害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就诊并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5~7岁、体重正常、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在1~5·h-1的OSAS患儿为研究对象。予鼻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孟鲁司特钠)治疗1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行扁桃体、腺样体体积评分,PSG监测睡眠结构和觉醒参数,整合视听持续测试评估综合注意商数及反应控制商数,检测尿液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行生命质量评分(OSA-18),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66例轻度OSAS患儿进入分析,年龄(5.5±0.8)岁,男36例(54.5%)。1抗炎治疗后扁桃体、腺样体体积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扁桃体:(2.0±0.5)vs(2.4±0.6),腺样体:(1.5±0.7)vs(2.2±0.6);P均〈0.05]。2PSG参数快速眼动睡眠期百分比、AHI、总觉醒指数、呼吸相关觉醒指数、睡眠压力指数、最低SpO2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7例(41%)治疗后PSG监测正常(AHI〈1·h-1)。3治疗后综合注意商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OSA-18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综合注意商数:(111.5±4.8)vs(106.0±9.5),综合反应控制商数:(103.1±7.1)vs(98.7±7.0);OSA-18:(33.2±5.7)vs(44.7±8.1);P均〈0.05]。4治疗后尿液Cys-LTs(pg·mL-1)/尿肌酐(mg·dL-1)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39)。结论鼻部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治疗可改善轻度OSAS患儿的临床症状、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且可改善轻度OSAS患儿的注意损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抗炎治疗 生命质量 注意力 儿童
  • 简介:研究人员对2~9岁的孩子进行了抽样调查。他们将被调查的孩子分成两个年龄组:甲组的年龄在2~4岁之间。乙组的年龄在5~9岁之间。研究人员先后分两次对这些孩子的智商进行测试,时间相隔4年。结果发现,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成绩要低于不挨打的孩子,在2~4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后者低5分。在5~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 标签: 幼儿智商 教育 抽样调查 研究人员 智商测试 年龄组
  • 简介:上帝给了他一个痴呆的儿子,但是卡尔-威特通过自己的教育,让儿子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 标签: 教育法 天才 博士学位 儿子 法学
  • 简介:多与宝宝互动,让宝宝更聪明这个时期宝宝的运动以反射性为主,腿逐渐变得强劲,开始尝试伸直,比新生儿时期有力量;手部运动的变化也增多,并且手臂能够向外伸展;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他已经有了表达的意愿,当父母和宝宝对话时,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口型,并做出说话的动作。此时的父母应多与宝宝交谈,锻炼他的语言能力;一至两个月的宝宝最佳注视距离是15—25厘米,宝宝两眼肌肉逐步发达,喜欢追随亮光和看鲜艳的东西,也会转头寻找声源,此时期父母应该多给宝宝创造追视和追听机会。

  • 标签: 早期教育 手部运动 新生儿时期 语言能力 反射性
  • 简介:要学会发现宝宝的学习类型一般宝宝的学习类型可分为三种:运动型、听觉型、视觉型。区分宝宝三种学习类型,并不是说宝宝光用视觉、听觉或者运动的单一途径进行学习,而是说不同的宝宝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感觉通道更敏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采用更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 标签: 早期教育 学习类型 运动型 听觉 视觉 通道
  • 简介:本刊邮发代号42—261,每册定价10.00元,全年定价60.00元。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编辑部常年办理破季度、破月征订及补订手续。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杂志 学分 编辑部 定价 订阅
  •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对儿童哮喘的作用.方法将哮喘患儿分为规范治疗组和非规范治疗组(对照组),对规范治疗组进行哮喘知识教育,按GINA方案吸入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作发作时的处理,未进行系统教育及吸入激素,两组均记录病情变化、峰流速(PEF)、急诊次数.结果经半年随访,规范治疗组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7%(P<0.05);规范治疗组PEF值为(251±44)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217±36)L/min(P<0.01);规范治疗组急诊就诊次数为(2.0±1.0)次,显著低于对照组(3.3±1.2)次(P<0.01).结论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的病情.

  • 标签: 哮喘 儿童 哮喘知识教育 吸入激素 哮喘治疗
  • 简介:探讨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师承教育模式运用于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以提高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水平。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师承教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 简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小儿免疫性疾病研讨班》(编号:2009-06-01-096(国))定于2009年9月19日至9月25在广东省广州市五羊城酒店召开,主题是“儿科临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内容涉及多个交叉学科,主要包括小儿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感染与免疫四个方面。代表于2009年9月20日将先参加2009广州儿科论坛,届时将邀请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CharlesRoberts副院长、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医师培训项目主任CarmenCuffari等7名美国专家、中华儿科学会主委桂永浩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儿科及青少年医学系主任刘宇隆教授等8名国内知名专家就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儿科临床的前沿、热点问题做专题学术报告。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儿 免疫相关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Roberts
  • 简介: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开展适宜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621人进行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仅5.4%的家长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55.9%的家长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5%~90.7%的家长需要、也愿意接受防治儿童忽视的相关知识;94.6%~97.4%的家长认为应该也需要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和宣传;77.0%的家长期望的健康教育方法是正规宣传手册、书报及杂志,55.6%期望对家长或老师开设预防儿童忽视教育课程,49.1%期望专题讲座等;70.5%的家长认为应该在幼儿园集中培训家长,61.4%认为应在公共场合宣传,59.6%认为应集中培训幼儿园老师,通过这些形式对儿童忽视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严重匮乏,但需求迫切,应加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于家长的内容、地点、形式、方法和途径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儿童忽视 认知 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