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MCM(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是DNA复制许可因子,在DNA复制起始与延伸中起关键作用,确保DNA的复制在每个细胞周期中仅发生一次。它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泌尿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MCM 泌尿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误诊情况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2.7%。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40.9%,Ⅲb~Ⅳ期患者高达81.8%,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常规行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支纤镜、CT或MRI检查等,以减少误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年肺癌的预后。

  • 标签: 肺肿瘤 青年人 临床分析
  • 简介:28岁的小黄大学毕业后,沿着"孔雀东南飞"之路,在特区的商海中翻腾闯荡了数年.苍天不负有心人,小黄的事业总算扎下了根基,去年还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可正当他准备甩开臂膀大干一番的时候,不久前因"胃痛"到医院就诊,却被告知患上了胃癌.好在发现早,即刻住院动了手术,才避免了一场家散人亡的人间悲剧.

  • 标签: 胃癌 青年人 胃肠 晚餐 休息 夜生活
  • 简介: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4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以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为主,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 标签: 青年人 胃癌 病理特点 胃镜 上消化道造影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分析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老年大肠癌的不同,为青年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我院1999.1~2009.6年共收治的32例年龄低于35岁的青年大肠癌资料进行研究,对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组织类型、Dukes分期、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同期老年病例作对照。结果青年组在血便、腹痛及腹部不适、黏液腺癌、Dukes分期、误诊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大肠癌确诊晚,误诊多,恶性度高,预后差。

  • 标签: 临床 病理 大肠癌 青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18~35岁)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2年度在本院治疗的青年女性乳腺癌176例,就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等方面与同期就诊的242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35岁)相比较。结果青年组就诊时间明显晚于中老年组;两组在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分布上并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分级中,青年组Ⅰ级明显较中老年组少,而Ⅲ级明显多于中老年组,青年组腋窝淋巴结以及内乳淋巴结的转移率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晚期(Ⅲ、Ⅳ期)病例数比例较中老年组高,青年组ER、PR阳性率低,而C-erbB-2阳性率高,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乳腺癌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具有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激素受体阳性率低,c-erbB-2阳性率高等特点,且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

  • 标签: 乳腺癌 青年 临床分析 预后
  • 简介: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且有上升趋势。中国人青年直肠癌所占比例比西方人高,约占同期直肠癌患者的15%。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为了解青年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减少误漏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我院1993年1月~2001年12月间手术确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87例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与同期中老年患者489例作对比分析,探讨青年人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

  • 标签: 直肠癌 青年 临床病理 误诊
  • 简介:目的了解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青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52例40岁以下的青年胃癌患者,比较其与同期非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本组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多发常见;与非青年胃癌患者相比,组织分型、大体类型较差,进展期胃癌患者常见,根治手术切除率较低.青年组胃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36.9%,显著低于非青年胃癌患者的46.1%,根治术后两组5年生存率相仿,分别为47.1%和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青年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临床病理特点差,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提高根治手术的机会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胃肿瘤 青年 临床病理 根治手术 生存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选取年龄≤35岁的128例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以及同期年龄﹥35岁的130例中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作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分子分型的差异。结果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和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大,病理分期较晚,Ki-67阳性表达率≥14%的比例较高,但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无明显差异,应早期筛查并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特征 分子分型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和来曲唑对髓抑制性细胞(MDS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53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他莫昔芬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2例和来曲唑组(接受来曲唑治疗)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外周血MDSC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应用体外培养体系分析并比较两组MDSC对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结果内分泌治疗前,他莫昔芬组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分别为(3.09±1.91)%、(1.73±0.35)×10^6/ml,均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的(9.65±3.50)%、(2.92±1.18)×10^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组患者的外周血经MDSC处理后CD3^+T细胞的增殖水平为(65.93±17.48)%,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的(30.25±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他莫昔芬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来曲唑治疗,可降低MDSC的数量并抑制其功能。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nt的有原始或是剪切转录本功能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它们并不匹配小分子RNA和结构RNA的已有概念。近年的研究表明,Lnc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泌尿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联。事实上,从许多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发现,泌尿肿瘤的恶性表型由LncRNA控制,使其有希望成为未来泌尿肿瘤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其与泌尿肿瘤转移相关的系统评价,本文就LncRNA在泌尿肿瘤转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泌尿系肿瘤转移 前列腺癌 膀胱癌 肾癌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办,南京医学会、江苏省肿瘤医院和南京市鼓楼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六次全国肿瘤中青年会议,定于2009年11月27—2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针对肿瘤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做专题讲座,同时还将进行专业组专题讨论。

  • 标签: 肿瘤医院 学术会议 南京市鼓楼医院 中华医学会 南京医学会 专题讲座
  • 简介:目的研究FLAG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的急性髓白血病患者的疗效。病例与方法采用FLAG治疗的为复发和难治性的18~60岁的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同时选择既往采用非FLAG治疗的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FLAG方案,即:氟达拉滨30mg/m^2,d1~d5,Ara—C2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0直到白细胞恢复超过〉1.5×10^9/L。结果FLAG治疗组患者21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53.85%;对照组患者8例完全缓解,CR率为24.24%;FLAG治疗组患者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0~17个月),中位OS为6个月(0~17个月)。21例CR的患者随访PFS,中位PFS为10个月(4~17个月)。结论FLAG方案是复发、难治的急性髓白血病患者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难治 氟达拉滨
  • 简介:目的:检测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细胞中DICER1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DICER1基因沉默对HL-60、KG-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寻DICER1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DICER1在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中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用LipofectamineTMLTX将DICER-shRNA载体转染HL-60、KG-1细胞,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DICER1的干扰效率。CCK-8法检测DICER1干扰后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DICER1干扰后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果:以正常HEK293细胞为对照,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中DICER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HEK293细胞(P<0.05)。DICER1-shRNA转染HL-60、KG-1细胞5天后,DICER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干扰效果显著(P<0.05);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DICER1干扰后白血病细胞增殖力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分析表明:与正常细胞和对照组细胞比较,DICER1干扰后白血病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结论:DICER1在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中高表达,具有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

  • 标签: 白血病 DICER1 HL-60细胞 KG-1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菌毛素(Neuropilin-1,NRP-1)在胰腺导管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在正常胰腺组织、癌旁组织、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细胞中Neuropilin-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蛋白水平:可见正常胰腺组织无表达,癌旁组织轻度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高水平表达。神经组织也可表达Neuropilin-1mRNA水平见正常胰腺组织呈微量表达,癌旁组织中度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结论Neuropilin-1可能与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在胰腺癌神经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Neuropilin-1(NRP-1) 胰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嗜神经性 RT-PCR
  • 简介:目的检测卵巢癌细胞株中TIZ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构建TIZ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RNAi)载体。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SKOV3顺铂耐药细胞、SKOV3卡铂耐药细胞、A2780、A2780卡铂耐药细胞、H08910)中TIZmRNA的表达;根据Genebank上TIZ的mRNA序列,设计5对siRNA干扰片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介导siRNA干扰片段并下调卵巢癌细胞中TIZmRNA的表达。采用pTG19-T质粒构建TIZ和β-actintmRNA表达重组质粒并制备其标准品。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siRNA干扰片段对TIZ基因的下降效率,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以pGPU6/GFP/Neo载体和质粒DNA测序方法构建pGPU6/GFP/Neo-siRNA—TIZ-573重组质粒。结果①除卵巢癌细胞H08910细胞无TIZ基因mRNA表达外,其余细胞均有TIZ基因mRNA表达。②细胞siRNA干扰片段筛选结果显示介导TIZ-573片段后可下调60%细胞TIZmRNA表达。③成功构建了TIZ基因RNAi载体pG-PU6/GFP/Neo-TIZ-573。结论多数卵巢癌细胞表达TIZmRNA。siRNA-TIZ-573为最佳下调细胞TIZmRNA片段。构建的pGPU6/GFP/Neo-TIZ-573重组质粒可用于下一步的实验研究。

  • 标签: TIZ基因 卵巢癌细胞 SIRNA
  • 简介:目的用人卵巢癌组织建立新的卵巢癌细胞,为探讨卵巢癌细胞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可靠的材料。方法选用人复发卵巢癌组织,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通过克隆稀释法,培养建立卵巢癌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并通过细胞形态学、生长动力学以及致瘤性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该卵巢癌细胞已在体外培养生存18个月以上,传代超过80余代,被命名为OV1228。其生物学特性显示:倍增时间为29.39h;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17.5%;接种至裸鼠后具有较高的致瘤性;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多倍体,众数为21~61条;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卵巢癌细胞表面有少量短的细胞突起,部分细胞间可见发育比较差的桥粒样结构,具有明显的恶性卵巢癌细胞特征。结论OV1228经体外长期培养后已形成永生化卵巢癌细胞,并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为开展人类卵巢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 标签: 卵巢癌 细胞培养 肿瘤体外细胞系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和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ME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白血病(R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VIP、WanFangData、CNKI、CBM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FLAG和MEA方案治疗RR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LAG方案和MEA方案治疗RRAML时,两者的CR[RR=1.49,95%CI(0.92,2.43),P=0.11]及PR[RR=1.38,95%CI(0.82,2.32),P=0.23]无明显差异,但FLAG方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治疗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8,95%CI(1.21,3.24),P=0.006],其真菌感染率亦高于MEA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7,95%CI(1.09,4.31),P=0.03]。结论:FLAG方案治疗RRAML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但其真菌感染率亦高。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本系统评价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FLAG MEA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