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CT模拟在乳腺癌放射治疗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采取热塑记忆体膜固定,魔十字(MagicCross)丝标记激光定位点,CT影像数字化1:1传输至治疗计划工作站.射线束观视(BEV)下设置乳腺切线野、腋锁野等,调整机架、机头及床角大小、射野大小和等中心位置直到所包括的范围满意为止.BEV下直接勾画铅挡块进行铅挡修饰,确保射野之间的衔接不出现重叠.根据治疗计划计算出的各射野等中心点的参考坐标数值,在激光灯下移动治疗床,标记各射野中心点.结果通过在常规X线模拟机下对照射野位置进行验证,虚拟模拟计划(射野之间的衔接等)与临床要求完全一致.治疗计划显示通过各种参数的调整及修饰(挡块、楔形等),剂量分布符合临床要求.结论CT模拟可以很好地实现非共面射野之间的衔接并通过各种修饰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该方法简便易行,提高了定位精度,可常规使用.

  • 标签: CT模拟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布野 临床应用 非共面射野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塞来昔治疗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胃镜活检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78例(男41例,女37例,男女比例1.11:1)。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组(接受塞来昔0.2,1次/d,po)和空白对照组(不接受特异性治疗),疗程均为6mo。治疗前,治疗3mo及疗程结束各行胃镜检查1次。活检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治疗过程中记录胃黏膜损害、肾功能损害、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及心脑血管事件。结果治疗3mo时,塞来昔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胃黏膜萎缩程度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塞来昔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所减轻,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塞来昔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未发现急性胃黏膜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水平及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塞来昔可以明显抑制胃黏膜cox-2蛋白的表达,提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应用塞来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 塞来昔布 COX-2
  • 简介: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幽门螺杆菌(HP)的候选抗原,用于胃部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和疫苗开发.方法:选择自胃腺癌患者胃粘膜分离出且经确定的HP菌株(HP161),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析外膜蛋白,并通过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蛋白质图谱,进行蛋白斑点检测和分析;收集20例HP感染患者和10例非HP感染相关性胃炎患者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HP161的外膜蛋白质与上述血清的反应性.结果:HP161有129个蛋白斑点;被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不同识别的特定抗原有10个;应用胃癌患者血清时,具有免疫反应性,而用胃炎患者血清时则无,等电点范围较宽,分子量多数在31kDa以下.结论:2-DE是研究HP外膜蛋白质组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可能对其进行鉴定作为临床诊断的候选分子;经免疫蛋白组学检测的资料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以有助于寻找更具免疫原性的蛋白质标记物用于诊断分析和疫苗设计.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外膜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 简介:白血的发病率在中国为4.7/10万,在肿瘤中居第七位.欧美国家为6.4/10万,居肿瘤的第六位.死亡率居肿瘤的第六位.白血仍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部分白血的发病机制已明确,随靶向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应用的进展,已有部分白血病人可以完全治愈,白血已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1,2].

  • 标签: 白血病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胸部结节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的胸部结节的CT图像。结果12例CT呈典型表现,5例呈不典型表现,其中1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者3例,单纯纵膈淋巴结肿大者1例,肺门淋巴结肿大而无纵膈淋巴结肿大者1例。结论胸部结节的CT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胸部结节病 CT诊断 肺门淋巴结肿大 CT表现 回顾性分析 不典型表现
  • 简介:放射性脑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头颈部肿瘤诊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MRI及CT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脑的早期诊断亦有明显提高,为放射性脑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和随访条件.我院从1978年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为放射性脑病患者6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脑病 并发症 影像学表现 治疗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30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滑膜炎,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于2002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病人平素健康,无特殊既往史。体检: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左膝部活动受限,肿胀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阵发性加剧。髌骨下方及双则压痛明显,浮髌试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于2002年6月15日行左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病例报告
  • 简介: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对1984-2002年收治的1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家族史者9例,癌变8例。手术方式:全结肠直肠切除8例,其中回肠造口2例,回肠储袋肛管吻合6例;结肠次全切除6例,其中回肠直肠吻合5例,升结肠肛管吻合1例;结肠部分切除2例;Miles术1例,结肠会阴造口1例。结论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根据息肉的分布特点和有无癌变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首选结直肠全切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 标签: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回肠直肠吻合术
  • 简介:廿世纪伊始,一种顽症困扰着临床医生,令人一筹莫展。这种躯干肥胖而四肢瘦小的向心性肥胖,因其临床表现特殊,诸如:小牛背、满月脸、高血压、面红、痤疮、紫纹、体癣、肌肉萎缩、四肢乏力、腰背酸痛、骨质疏忪、女性多毛及月经失调、男性性欲减退等诸多症状和体征而备受人们关注。

  • 标签: 柯兴病 向心性肥胖 垂体腺瘤 诊治 四肢乏力 临床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白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所1985~2003年收治的48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结果临床各型占同期各类白血的0.6%,占AML的7%.48例中放疗所致的相关性白血全部为CML,化疗所致的相关性白血全部为AML.化疗主要的药物为鬼臼类,烷化剂和蒽环类药物.但对Ph阳性的CML应用STI571,有2例病人获长期生存.APL应用三氧化二砷+ATRA双诱导治疗后全部获CR,1例无病生存7年.结论治疗相关性白血对治疗反应较差,CR率极低.

  • 标签: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化疗 放疗
  • 简介:目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骨髓活检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自血的骨髓情况,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法:用塑料包埋法制片,然后进行HGF,Gomori染色,观察各项指标。结果:80例病人中78倒(97%)骨髓增长明显活跃;49例(61%)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19例(23%)可见3~10个原幼细胞簇。结论:骨髓活检可以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的骨髓增生情况、骨髓纤维化程度及原幼细胞簇数量,对判断分期及预后,指导治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髓活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诊断 骨髓纤维化 人中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的疗效、造血重建及生存情况.方法白血病患者10例,其中同胞间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7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3例.结果9/10例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HLA相合的同胞PBSCT慢,1例UCBT移植后35天造血未重建,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仍未能重建造血,于72天死亡.其余至今均无病生存.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白血的有效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细胞数量较高、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有效可行.

  • 标签: 白血病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的乳腺癌手术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6年月1月至2003年11月,对36例合并糖尿的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皮下积液3例,无因手术因素而致糖尿失控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合并糖尿给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强调术前检查血糖,尿糖,尿酮的重要性;根据血糖水平调节应用胰岛素,从而控制糖尿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手术治疗 肿瘤 并发症
  • 简介:近10年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PL)的完全缓解(CR)率虽高达85%,但仍有少数初治的患者对ATRA不敏感.近3年我们用复方青黛片治疗ATRA诱导未缓解(NR)的APL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23岁~59岁,平均33岁.初诊时均符合FAB分型M_3诊断标准.其中3例染色体检查有t(15,17)异常,另1例为正常核型,且用RT-PRC检查PML-RAR_α融合基因亦阴性.3例ATRA治疗均40天以上NR,另1例伴DIC,经ATRA治疗20天,骨髓象未改善,DIC指标持续阳性,改用复方青黛片治疗.1.2治疗方法复方青黛片(解放军第210医院研制,含青黛、雄黄等,每片0.25g),开始每天3.0g,3天后渐增至每天4.5—6.0g,均分3次口服,直至CR.对伴有DIC患者给予适量肝素抗凝及支持治疗.

  • 标签: 复方青黛片 治疗 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TRA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外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desmoid—typefibromatoses,DTF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方法通过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例腹壁外DTFT,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命名、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结果DTFT有以下形态学特点:肿瘤由增生的长梭形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常排列成连续的束状结构;梭形细胞核小,深或浅染,核无异型性,淡染者有小核仁;肿瘤界限不清,浸润周围软组织,本例累及肋骨。免疫表型:vimentin(+),灶状SMA,actin—pan,Survivin,bcl-2(+);特染:magson三色呈绿色。结论腹壁外DTFT与腹壁者类似,是一种以长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局部侵袭中间性肿瘤,主要与分化好的纤维肉瘤、结节性筋膜炎等疾病鉴别。

  • 标签: 纤维性肿瘤 纤维瘤病 韧带样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vonHippel—Lindau(VHI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7例VHLd患者进行CT、MRI、检查和手术治疗,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7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织细胞瘤,同时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瘤、肾囊肿等。4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显微手术全切除6例,痊愈出院;次全切除1例,术后1月死亡。结论: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VHIM的检查极其敏感,手术是本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应长期随访,并防止遗漏颅外病变。

  • 标签: von Hippel—Lindau病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手术 血管网织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