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及健康对照组超声定量分析与IL-1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并记录结肠癌组及健康对照组结肠内阻力指数(R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结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分析阻力指数(RI)与IL-17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9.1±2.3)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2±1.4)ng/ml];结肠癌组RI(0.54±0.08)低于健康对照组(0.78±0.04)(P〈0.05)。结肠癌组IL-17阳性率与RI负相关。结论:超声影像的部分声像图特征与IL-17有明显关系,可作为诊断结肠癌的预警信号和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 标签: 结肠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IL-17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MMP-9与IL-17可促进各种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发展,但有关MMP-9与IL-17是否共同参与了垂体腺瘤的发生、尤其是否与侵袭性有关,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MMP-9和IL-17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IL-17、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和91.7%.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4%和57.7%fP〈0.05);IL-1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和81.7%,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7%和50.97%fP〈0.05)。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IL17、MMP-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结论:IL-17、MMP-9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并且共同促进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二者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7(IL-7)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感染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目的基因IL-7克隆到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质粒中,然后再将构建的重组穿梭质粒转移至pAdxsi载体中,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继而在H293细胞中扩增,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Shuttle-EGFP-mIL7重组穿梭质粒经酶切鉴定得到0.5kb和5.1kb2条带;pAdxsi-EGFP-mIL7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经酶切鉴定得到14K、11.8K、3.1kb、2.66kb、2.47K、1.45K、0.6K7条带;TCID50法测定纯化后的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结论:pAdxsi-EGFP-mIL7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 标签: 白细胞介素7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腺病毒载体 构建
  • 简介:IL-18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许多研究提示其与肿瘤转移有关。部分研究认为其能抑制肿瘤的转移,也有研究提示其能促进肿瘤的转移。因此,IL-18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

  • 标签: IL-18 肿瘤转移 细胞因子 抑制肿瘤 提示 新发现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后新生树鼩体内细胞因子TLR-4和IL-6的变化,初步探讨HBV感染过程中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方法将31只树鼩幼崽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6)。实验组接种人HBV,接种后第8周至第24周定期检测树鼩外周血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DNA,根据检测结果将实验组分为慢性感染组7只(血清HBsAg或HBV-DNA持续阳性时间达到24周)和疑似慢性感染组5只(血清HBsAg或HBV-DNA不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阳性),其余13只HbsAg和HBV-DNA均阴性,不纳入研究;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树鼩外周血TLR-4、IL-6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树鼩肝组织中TLR-4、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期间内,慢性感染组和疑似慢性感染组外周血TLR-4与IL-6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中IL-6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感染组TLR-4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LR-4、IL-6在树鼩HBV感染模型中表达升高,可能在HBV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TLR-4 IL-6 树鼩 免疫反应
  • 简介:PROMOTIONOFINVITROGROWTHOFHUMANMEDULLOBLASTOMACELLSBYEXOGENEOUSIL-6LiuJiai刘佳;LiHong李宏;HamouMarie-France;NicolasdeTribolet(1Di...

  • 标签: INTERLEUKIN-6 PROLIFERATION MEDULLOBLASTOMA CELLS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2004年间284例胃癌术后出现的17(6%)例残胃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残胃无力发生于术后6-15天,症状持续10-21天。经消化道造影确诊,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肯定。

  • 标签: 胃癌 胃切除术后 胃排空障碍
  • 简介:客观;在忍受肝癌症的老鼠调查鼠科的IL-12基因和HSV-TK基因治疗的synergistic反肿瘤效果。方法:老鼠肝癌症MM45T李(H-2d)房间是有包含IL-12基因或HSV-TK基因的retroviral向量的transfected插入修改基因的肝癌症房间,MM45TLi/IL-12和MM45TLi/TK,与IL-12和TK的稳定的表示被获得。Balb/c老鼠与2X105MM45T李房间皮下地被接种。当肿瘤到达了0.5鈥?.0厘米的一种尺寸时,MM45T.Li/TK房间的混合物照耀and60Co的MM45TLi/IL-12房间intratumoraly被注射。Ganciclovir(GCV)是注射ip(40mg.kg?1.d?1)为10天。Intratumoral注射照耀of60Co的MM45TLi/IL-12房间分开在一个星期内被重复两次。有远肿瘤的老鼠根据一样的协议被对待。怒气房间的CTL活动是测量by51Cr版本试金和由染色的immunohistochemical渗入淋巴细胞的肿瘤的显型。结果:在与MM45T对待的老鼠,Li/IL-12或MM45TLi/TK+GCV个别地在肿瘤生长,而是两个都不导致了中等减小能根除肿瘤完全,当时在加GCV与MM45TLi/IL-12和MM45TLi/TK细胞的混合物对待的60%老鼠,完全的肿瘤回归被观察,没有为二个月的肿瘤复发。远肿瘤的生长也在同样对待的老鼠显著地被禁止。大多数收到的老鼠加GCV联合了基因治疗有的丰富的CD4+,CD8+T淋巴细胞渗入。他们的CTL活动比在老鼠显著地高收到的单个基因治疗。有加GCV的IL-12基因和HSV-TK基因的结论联合治疗为老鼠肝癌症是有效的。

  • 标签: Liver cancer INTERLEUKIN-12 HSV-TK GENE therapy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理盐水3次,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第10天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2、TNF-a含量.结果两组大鼠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大鼠血清CD4+计数降低,CD8+计数升高,CD4+/CD8+比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大鼠血清IL-10升高,IL-2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NF-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能负性调节大鼠免疫功能.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简介:Objective:TostudythesynergiceffectsofIL-12andB7-1transfectantonantitumorimmunityinvivo.Methods:TheretrovirusvectorencodingmIL-12andmB7-1genewastranfectedintoEL-4thymiclymphomacellsrespectively.Thecellswereusedastumorvaccineandthetherapeuticeffectwasobserved.Results:IncontrasttothemiceimmunizedwithEL-4/WtorEL-4/Neogroups,thetumorigenicityofEL-4/IL-12transfectantwasdecreased(P<0.001).TheEL-4/IL-12andEL-4/B7-1cellsirradiatedwith60CoshowedsignificantsystematicprotectiveeffectsagainsttherechallengeofEL-4/Wt.60CoirradiatedEL-4/IL-12cellsdelayedtheoccurrenceoftumorandprolongedthesurvivalperiodoftumorbearingmice.CombinationofthevaccinesofEL-4/IL-12andEL-4/B7-1resultedintheenhancedtherapeuticeffectcomparedwitheachsingletransfectantgroup(P<0.001).Conclusion:TheresultsshowedthatIL-12transducedcellscouldenhancetheantitumorimmunityofhostascancervaccine.CombinationoftheEL-4/IL-12andEL-4/B7-1transfectantcouldimproveimmunityofhostandisaprospectcancervaccine.

  • 标签: IL-12 B7-1 基因转染细胞 抗肿瘤免疫 癌症 疫苗
  • 简介: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987-01/1999-12收治的1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局限性肾癌病例中行肾部分切除及肾段切除11例,肿瘤切除术6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2例(70.1%),颗粒细胞癌5例(29.9%)。随访9例患者,5a生存率达82.4%。结论:选择性肾癌病例中,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是可取的。

  • 标签: 肾单位保留 手术治疗 局限性肾癌 切除术 手术适应征
  • 简介:目的:选择α-MSH作为重组毒素的导向部分,来自人类本身的血管生成素基因Ang作为毒性部分,合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重组毒素。方法:用PCR方法将MSH基因和Ang基因通过柔性Linker(Gly4Ser)2,连接成为一个基因,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0b中,构建了重组毒素的表达质粒。结果:MSH基因和Ang基因可以合成重组质粒pET/MSH-Ang。结论:通过酶切鉴定和核酸序列测定证明了重组毒素表达质粒构建的正确性。

  • 标签: 重组毒素 MSH ANG 基因工程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17例资料完整的14岁以下儿童创伤后肘僵硬患者施行了肘关节松解术疗效,探索肘关节松解术对于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适应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1例14岁以下儿童创伤后肘僵硬患者施行了肘关节松解术,1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术前伸肘受限平均42.6°(0-80)°;屈肘平均74.1°(30-110)°,屈伸活动度平均31.4°(0-85)°。前臂旋转均没有受限。术前Mayo评分平均59.7(55-75)分。松解手术距伤后或首次术后平均18.4(8-44)个月。手术时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并留置臂丛阻滞的导管作术后镇痛使用。手术主要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尽量完整切除前后方关节囊,切除影响活动的异位骨化,尽量保留外侧尺骨副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前束,以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如术中松解完成后,肘部有不稳定或半脱位趋势,则使用铰链式可活动外固定架。术后第1天即开始被动练习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结果平均随访25.1(7-41)个月。最终随访时,患肢肘关节伸直受限平均为16.5°(0-40)°,肘关节屈曲平均为115.3°(60-130)°;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平均为98.8°(20-120)°,较术前平均改善67.4°。前臂旋转活动基本同健侧。MayoElbowPerformanceScore(MEPS)评分平均为87.5(55-95)分,根据≥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可及〈60分为差,本组17例,优10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肘关节松解术能够对儿童肘关节创伤后僵硬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囊松解 肱骨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IL-22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ccR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其在患者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8例ccRCC患者的血清,同时以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IL-22的表达水平。生存分析探讨IL-2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ccRCC患者血清中的IL-2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对ccRCC患者随访5~63个月,平均(45±12.4)个月,IL-22高水平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22表达水平、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是影响ccRCC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cRCC患者血清IL-22表达水平偏高,且IL-22高水平表达患者预后较差。血清IL-22表达水平在ccRCC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IL-22 预后
  • 简介:目的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研究。探讨caspase-3表达-9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caspase-3阳性率为94/99(94.9%),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率为62/99(63.5%),较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明显降低(P〈0.05)。caspase-3的表达与胃癌的预后指标(如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明显相关性。结论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较低。这一结果提示caspase-3低表达导致的细胞凋亡异常降低及增生过度可能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亦提示caspase-3与胃正常粘膜及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Caspase-3可能是胃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胃/病理学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并评价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白细胞介素-Ⅱ(IL-2)+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B超定位后予留置自制细导管,充分引流后向胸腔内注入300万UIL-2及40mgDDP,每周1次,共4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改良细导管充分引流联合IL-2+DDP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少,且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细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白细胞介素-Ⅱ 顺铂
  • 简介:目的探讨PFE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7例膀胱癌及其癌周组织PFENmRNA的表达。结果27例膀胱癌组织中,PTENmRNA无表达10例,阳性表达17例;癌旁组织全部为阳性表达。癌组织表达率明显低于癌周组织(P<0.01)。18例表浅性癌,PFENmRNA阳性表达14例;9例浸润性癌,阳性表达3例。浸润性膀胱癌PFENmRNA表达率明显低于表浅性癌(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膀胱癌细胞的转移有关。

  • 标签: PTEN MRNA 膀胱癌 基因表达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