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报道1例33岁非特应性反应女性患者,食入不同水果后发生多次过敏反应。食入的水果包括苹果、香蕉和荔枝,这三种水果属于植物学上不同的植物家族。用点刺试验证实对苹果和香蕉过敏。否认对其他与水果有交叉反应的物质(如橡胶或花粉)过敏。由于皮肤科医师并不能经常见到此类患者,作者希望突出强调对水果产生(但不伴有对其他常见气源性/接触性变应原的过敏反应)的这种罕见且具潜在临床致死性的Ⅰ型变态反应。作者也讨论了对明显不相关的水果发生Ⅰ型变态反应的可能原因及参与该变态反应的变应原。

  • 标签: 过敏反应 植物学 苹果 香蕉 家族 荔枝
  • 简介:肥大细胞增多症是一类罕见疾病,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各系统,特征为肥大细胞数目增多。根据本病的程度不同,可出现多种因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潮红、腹泻、呕吐、痉挛、晕厥或过敏反应。儿童患者皮肤受累最常表现为色素性荨麻疹,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表现轻微,青少年期可消失。在本例报道及文献综述中,作者回顾一3岁色素性荨麻疹患儿童,以复发性昏厥和过敏反应为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首发表现。作者回顾了同主题文献,发现相关资料有限,推测既往诊断有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儿科患者可能受益于对系统性疾病进行的更积极的检查或预防性使用了抗组胺制剂,并避免了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标签: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过敏反应 患者皮肤 文献综述 儿科患者 复发性
  • 简介: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AnalyticGmbH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8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含量,采用RocheE601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温州地区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57.46%,sIgE阳性率为78.86%;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阳性率45.02%,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阳性率26.12%;吸入性组过敏原阳性率64.18%高于食入性组53.23%,2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3,P=0.010);不同性别间过敏原检出率为男165例(83.33%),明显高于女152例(74.51%),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0);402例患者以多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为主,其中21.39%的患者仅对单一过敏原有阳性反应,17.91%的患者对2种过敏原有阳性反应,而3种及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占39.56%。结论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大多数患者易被多种过敏原致敏。通过对其过敏原进行筛查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过敏原 特异性IGE抗体 过敏性疾病 变态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分析,筛查常见过敏原,从而得出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谱。方法应用苏州浩欧博公司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统计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和种类。结果在162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sIgE阳性率前3位为: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52.67%,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44.13%,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30.55%。结论贵州省毕节市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谱以吸入性过敏原: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为主,通过对过敏原筛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为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及脱敏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地区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西藏军区总医院在2008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HS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西藏拉萨地区HSP患者男女比例为2.58:1,发病时间无明显四季差异,年龄4-61岁,平均(20.24-11.0)岁,发病原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疹发生率最高96.5%,与其他多个报道结论类似,在皮损的严重程度上,明显高于武汉地区;腹部受累比例低于国外报道,高于武汉地区(P〈0.05);肾脏受累比例与韩国及西班牙报道类似,高于武汉地区(P〈0.05)。本研究中20岁以下发病明显高于20岁以上,发病高峰集中在5-10岁及15-20岁2个年龄段,其中15-2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占20岁以下的41.9%,以入伍新兵为主,且与本研究及其他多个研究15岁以下年龄段相比,累及肾脏的比例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西藏拉萨地区HSP患者在发病原因,发病季节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存在差异。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拉萨地区 临床分析
  • 简介:欧洲南部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有对纺织品中分散染料接触过敏的文献记录。为了评价瑞典南部不同纺织染料斑帖试验反应的流行状况,观察对纺织染料高度敏感个体的皮炎发生部位,作者回顾性地研究了3325例连续斑帖试验患者。他们均用添加含8种分散染料的混合纺织染料(TDM)的标准测试系列做斑贴试验。8种分散染料为:分散(D)蓝色35、106和124,D黄色3,D橙色1和3以及D红色1和17。所有TDM.阳性患者,除3例外,均用混合染料中的各种染料做独立试验。TDM的接触过敏率为1.5%,与欧洲南部的研究结果相似。最常引起过敏的染料是D橙色1,对其过敏反应的高发生率未曾预料,而对D蓝色106和124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研究的预期结果。与所有受试者相比,TDM-阳性患者的双臂、面、颈和腋窝皱褶部位较常发生皮炎,且妇女患者手部皮炎发生率较高。

  • 标签: 纺织染料 接触性过敏 南部地区 瑞典 试验反应 手部皮炎
  • 简介:16岁男性患者,全身反复瘀斑、瘀点20d,伴腹痛、关节痛1周。皮肤科检查:双上、下眼睑可见片状瘀斑,压之不退色;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瘀点、瘀斑,部分融合,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诊断:过敏性紫癜(混合型)。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眼睑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治疗的影响。方法3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于用药后腹痛症状消失、皮疹消退。较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3例出现精神症状。结论糖皮质激素早期足量使用可迅速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对患者复发及其他症状缓解无明确效果。

  • 标签: 腹型过敏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治疗
  • 简介: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主要侵犯全身毛细血管的疾病,多发生儿童及成人。病因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发现可能与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相关。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内皮素-1、Toll-like受体2、Toll-like受体4、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三烯和脂氧素A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因学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方法:选取2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皮肤点刺方法,进行28种吸入性、食入性变应原检测.结果:吸入性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粉尘螨(45.0%)、屋尘螨(41.2%)、花粉(27.9%);食物性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螃蟹(36.4%)、虾(33.2%)、芒果(25.7%).结论:变应原检测能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指导患者进行预防及治疗.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变应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患者男,31岁。全身斑丘疹伴感觉减退十年,全身结节、眉毛、睫毛脱落7年,再发加重7d。曾在本院以'脂膜炎'给予激素、雷公藤等治疗后部分好转,此后多次复发并加重。7d前皮损复发、加重,诊断为'蕈样肉芽肿?淋巴瘤样丘疹病?'。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见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伴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可见大量阳性杆菌。最终诊断: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转至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

  • 标签: 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 麻风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20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59.9%(1228例),吸入组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χ^2=254.06,P〈0.01)。吸入组中以屋尘螨/粉尘螨(14.9%)阳性率最高,食入组中以蟹、虾(均为4.8%)阳性率最高。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和屋尘多见,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过敏原 特异性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