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88030068腭扁桃体血管的应用解剖/张诗兴∥临床解剖学杂志.-1987,5(1).-10-12在30侧已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上观察了腭扁桃体的动脉,静脉及其毗邻关系。腭降动脉及腭升动脉腭支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上极和上部,升动脉及腭升动脉主干分布于扁桃体的中部,面动脉主干及舌动脉则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下部和下极。以上各动脉分支均穿过

  • 标签: 鼻咽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耳鼻咽 慢性咽炎 疗效观察 血管纤维瘤
  • 简介:2004054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腭部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孟祥贵…//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0)-1847~1849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的腭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20例施行悬雍垂腭成形术(UPPP)患者手术切除的腭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OSAHS患者腭组织学改变主要包括:鳞状上皮肿胀,过度角化,基底层细胞液化性变性;粘膜下层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平滑肌细胞退变;粘液腺增生,腺管扩张,内有分泌物积聚;在透射电镜下横纹肌纤维肿胀,肌丝排列紊乱,Z线疏松,浅染,线粒体肿胀,空化。结论:OSAHS组腭组织学改变明显,这可能是神经源性炎症的结果。图4参6(林 琳)20040542  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壁顺应性定量评估/李树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4)-223~226目的:探讨利用纤维内镜辅以计算机图像测量技术定量评估成人上呼吸道壁顺应性...

  • 标签: 咽科学
  • 简介: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最早由Cherry与Margulies[1]在报道酸性反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病例时提出。本病未被正式命名前,曾有反流性喉炎、胃反流、食管反流和食管外反流等提法。已知LPR与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哮喘。当哮喘患者出现咳嗽、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伴随症状时应考虑LPR。哮喘与LPR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 标签: 哮喘(Asthma) 胃酸(Gastric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1概述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的损害。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将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refluxdisease,LPRD)这一概念提出用以描述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所引起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LPRD作为咽喉疾病中一组较特殊的疾病给予关注及命名,

  • 标签: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咽疾病(Pharyngeal Diseases) 食管括约肌 上段(Esophageal Sphincter Upper)
  • 简介:1前言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不同于食管反流的另外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咽喉部并损伤咽喉黏膜,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一种与酸相关性疾病。虽然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识,到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率先报道了胃酸反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的关系,

  • 标签: 质子泵(Proton Pumps) 胃酸(Gastric 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环肌失弛缓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环肌失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照组仪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lO一25次后,15例患者中有13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5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3例环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5例有所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4s,治疗后为0.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环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期及食管期症状。

  • 标签: 球囊扩张术 运动训练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经隐窝入路治疗岩尖胆固醇肉芽肿的可行性。方法报道一例左侧颞骨岩尖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经隐窝入路治疗的方法,并回顾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该例患者术后听力恢复,耳闷、耳鸣症状消失,无任何并发症。随访10月无复发。结论经隐窝入路手术是治疗胆固醇肉芽肿可供选择的一种新方法,可简单迅速直达病变,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手术创伤。

  • 标签: 内镜 鼻咽 胆固醇肉芽肿 岩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