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即通过检测取样的呼吸道分泌物并结合胸部CT、被检测者存在的乏力、发热、干咳等临床症状判定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采取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病原体。由于人体上呼吸道系统是新冠病毒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检测需采集患者深部分泌物,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患者接受程度偏低。检测操作简单,高效,准确率和漏诊率低,所以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虽然该方式灵敏度高且快速,然而在临床检测中部分因素依旧影响检测结果,对此,本文则归纳阐述影响新冠肺炎核酸采样因素,望给予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核酸检测 咽拭子采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便捷流动采样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江门新会区人民医院需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100例,采用普通治疗车用于采样),观察组(n=100例,采用便捷流动采样车用于采样),比较2组采样效率、采样结束后消杀时间、采样车临床使用情况、采集过程中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以及操作者自我安全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每例对象采样时间与采样结束后消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使用情况调查表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测对象不适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者自我安全心理评估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便捷流动采样车应用于临床可提高采样效率、缩短采样结束后消杀时间,提高操作者对采样车的临床评价,并可改善其自我安全心理状态。

  • 标签: 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 咽拭子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采样效率 操作者自我安全心理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发展,我国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开展规模化核酸检测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举措。 由工作量巨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也由传统的手工和纸质材料传报方式,迅速发展为使用兼具注册登记、扫码绑定和结果反馈等全流程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核酸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规模化和常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传统采集方式是医务人员穿戴整套封闭式医用防护装备后近距离接触患者进行取样,工作环境舒适度极差,并且有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 更加安全和舒适的新的采集方式和设备需求迫切。本文就近年来的采集装置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核酸 咽拭子 采集 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和鼻标本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5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和鼻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方式下的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发现与鼻检测准确率与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对比差异不显著,鼻检出效果略优于。(P<0.05)结论 核酸检测与鼻核酸检测的检测效果均较为显著,两种检测方式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的检测效果可能要优于对照组,不过考虑到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较少,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 标签: 临床检测效果 核酸检测 咽拭子标本 鼻拭子标本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肛标本病毒的检出率。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4例手足口病患者,为患者采集、肛标本,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查(EV),对比两种标本的肠道病毒检出率。结果:904例患者中标本阳性检出率是84.29%(762/904),肛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是94.36%(853/904),肛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标本与肛标本均为检验病毒的有效方法,能够提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建议联合采集及肛,避免漏诊或者延误治疗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患者 咽拭子 肛拭子 标本病毒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地区手足口病患者咽喉部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诊断的手足口病患者832例标本,做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32株,检出率27.88%,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105例,占45.26%,流感嗜血杆菌85例,占36.64%,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26例,占11.21%,其它16例,占6.90%。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氯霉素耐药性低,均低于10%;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该地区手足口病患者病原菌以嗜血杆菌为主,其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口采集过程中两种不同方法在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中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21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进行核酸口采集的300名疗养员为实验组,引导他们以“坐姿、抬头、张嘴、吸气(半打哈欠样)”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核酸口采集;同时选取300名工作人员,引导他们以“坐姿、抬头、张嘴发‘啊’音” 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核酸口采集;分析两种采集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核酸口采集过程中,以“坐姿、抬头、张嘴、吸气(半打哈欠样)”的采集方法进行核酸采集时,要比以“坐姿、抬头、张嘴发‘啊’音” 的采集方法具备被采集者舒适度、接受度高,采集者操作便捷、易于触及采集部位,减少采集者职业暴露风险等优势。结论:借鉴声乐演唱中打开口腔的方式,引导被采集者在口采集时采取易于暴露出颚弓、咽喉壁和两侧扁桃体的办法,使采集者容易触及采样部位,可有效改善被采集者舒适度和接受度,以提高采集便捷度,使采集的标本合格率高,有利于排除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的假阴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口咽拭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与鼻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一致性,为准确、高效地开展流感检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7家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口和鼻咽,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析两种采样阳性检出结果一致性,并比较是否发热、是否咳嗽、不同年龄组、不同就诊医院类型的两种采样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共计420例受试者中,15~49岁人群(23.70%)、发热人群(27.09%)和前往综合医院就诊人群(24.89%)的流感病毒检出率较高。口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5.24%,鼻咽检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6.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24%,Kappa值为0.897,一致性较好。不同人群中两种方法一致率相似。结论口与鼻咽流感病毒检测一致性较好,两种具有可替代性,在临床与流感监测工作中若无法实现双采样,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任一方法,以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

  • 标签: 流感 口咽拭子 鼻咽拭子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应用鼻子产生的实际作用。  方法:选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同时进行鼻两种方法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住院患者,共88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鼻取样标本检测后阳性率和样标本检测后阳性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均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能够及时控制病原蔓延。

  • 标签: 鼻拭子 咽拭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筛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持续阳性的无症状和轻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肛核酸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5月1日至24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管理病区收治的93例入组前核酸持续阳性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疫苗接种、临床症状、病毒感染与肛门采样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和肛核酸检测结果及转阴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3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其中男性30例(32.3%),女性63例(67.7%);年龄8~72岁,平均(46.0±16.0)岁;完成2~3剂疫苗接种者65例(69.9%),接种1剂疫苗和未接种者分别为2例(2.1%)和26例(28.0%);存在基础疾病者20例(21.5%),其中高血压〔13例(14.0%)〕及2型糖尿病〔6例(6.5%)〕最常见。无症状感染者24例(25.8%);轻型感染者69例(74.2%),以咳嗽〔50例(53.8%)〕和痛〔28例(30.1%)〕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仅6例(6.5%)出现消化道症状(5例为单纯腹泻,1例为腹泻伴呕吐)。在病毒感染第8~16天〔平均(11.55±2.27)d〕同期采集和肛核酸阳性者79例(85.0%),肛核酸阳性者5例(5.4%)。所有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为(14.7±2.9)d,肛阳性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为(14.2±1.9)d;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2.9)d。结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持续阳性的感染者中轻型多于无症状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消化道传播的风险较低,消化道症状与病毒RNA在消化道中存在的相关性尚不确定。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肛拭子 咽拭子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建立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方法。方法合成针对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引物,从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标本中提取RNA,经反转录和巢氏PCR扩增出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对这些片段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和其它已知冠状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SARS病人痰、或血液标本中得到多例RT—PCR阳性片段,其中8个片段经克隆和DNA序列分析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序列(同源性100%),而所有参照标本RT—PCR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

  • 标签: 咽拭子 痰标本 SARS 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 简介:患者,女,36岁,因部不适到本院门诊就诊。体温36.8℃,部红肿,WBC:8.9×109/L,分类:N0.78,L0.22,血红蛋白:15g/L,诊断为急性咽炎。细菌培养及分离: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放入5%CO2孵箱,37℃,经24小时培养后观察。血平板上呈灰色露珠状小菌落,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似呈革兰氏阳性的杆菌,菌体两级浓染,拉丝试验阳性。经三次传代后细菌转变为典型的短棒状革兰氏阴性

  • 标签: 巴斯德 咽拭子标本 青霉素 四川省人民医院 拉丝实验 革兰氏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为日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600例肺炎患儿,通过采集分泌物,对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评价对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对小儿肺炎临床诊治的价值。结果在600例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为127例,阳性率为127(21.16%),且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肺炎支原体对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低。结论对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小儿肺炎疾病,培养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小儿肺炎 咽拭子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核酸口标本采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接受核酸口标本采集的受检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2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酸口标本采集的受检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核酸口咽拭子标本采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采样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需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患者,临床中,将其随机分成两个不同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坐位法进行采样,研究组以卧位法联合防护面屏进行采样。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采样检测结果,并对患者在采样过程中的舒适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采样检测阳性率为45.0%(18/40),对照组阳性率为27.5%(11/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改良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鼻咽拭子 采样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病毒鼻咽采样核酸检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新冠病毒鼻咽采样核酸检测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满意度、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冠病毒鼻咽采样核酸检测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新冠病毒 鼻咽拭子采样 核酸检测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9例,将其分为病程≤7d组及﹥7d组,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阳性率。结果≤7d组中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P<0.05;﹥7d组中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培养法对病程一周内的早期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MP-IgM检测。

  • 标签: 咽拭子快速培养 支原体MP-IgM检测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酸检测方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至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54例(男210例、女244例)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患儿的和静脉血,分别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和MP-IgM进行MP病原检测,以MP培养阳性或其余3项检测中2项阳性为MP感染诊断标准并进行二次检测,筛选出MP感染患儿于出院前再次采集,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3种方法再次进行MP病原学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随病情变化的检出率及MP菌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454例住院肺炎患儿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和MP-IgM的检出率分别为43.6%(198/454)、43.2%(196/454)、40.0%(180/454)、30.6%(139/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DNA荧光定量扩增和RNA恒温扩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900),较MP-IgM及MP培养高。以MP培养阳性或其余3项检测中2项阳性为MP感染诊断标准,筛选出MP感染患儿209例。209例MP感染患儿在出院前的第2次MP检验中,MP培养阳性率67.5%(141/209),39.4%(13/33)由阴性转为阳性,27.3%(48/176)由阳性转为阴性。RNA恒温扩增阳性率82.3%(172/209),16.2%(31/191)由阳性转为阴性,66.7%(12/18)由阴性转为阳性。DNA荧光定量扩增阳性率67.0%(140/209),52.9%(18/34)由阴性转为阳性,30.3%(53/175)由阳性转为阴性。DNA荧光定量扩增阳性检测标本中,141例(67.5%)二次检测菌量减少,68例(32.5%)菌量增加。4种方法在非重症组和重症组患儿中的检出率相近,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二次检测中,重症组转阳比例仅有RNA恒温扩增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比5例,P=0.038)。结论核酸检测方法在儿童MP感染急性期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较MP-IgM检测更具优势。急性期重复检测有助于检出第一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MP感染患儿。急性期部分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MP菌量未下降。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肺炎 核酸类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