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118例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共56例,观察组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共62例,对比两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穿刺成功率数值95.16%高于对照组数值78.57%、所取得并发症发生率数值4.84%低于对照组数值17.86%,所取得所取得患者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PICC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挖掘与探讨《中华本草》中与催产素作用相关的中药。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对具有类似缩宫素作用,能促进子宫收缩的中草药进行检索与整理,筛选出可能影响催产素分泌的中药,探讨其对自闭症的治疗作用,构建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有效成分,然后通过旷场试验分析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共计检索8980味中药,符合纳入标准中药79味,涉及科属56个,其中以豆科、芸香科、牛科以及伞形科为主。祛风湿药、安神药是主要药类。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为多。检索结果显示,这79味中药对子宫收缩有作用,可能是影响催产素分泌的潜在药物。研究随机选择不同剂量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进行旷场实验发现,50μM吴茱萸碱能有效提高ICR小鼠的社会倾向。但未对催产素的分泌进行评估。

  • 标签: 自闭症 催产素 中药 社会行为
  • 简介:同西药相比,中药可以说是我国医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存在不仅可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还可以对世界医学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贡献。随着“回归自然”这一热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人们对西药这类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知度也在不断的加深,天然药物愈发的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中药的特色与优势也逐渐的突显出来。现阶段,中药生产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之一。为保证中药的制药质量,相关企业就必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所以,本文从中药只要生产出发,通过对影响中药制药生产规范各项因素的分析,从而就如何保证制药生产规范性的措施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中药 制药生产 规范化
  • 简介:【摘 要】在我国,头孢氨苄是一种临床使用量较大的抗生素药物,近年来,该药物的应用范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所以生产需求方面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结合现有的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来看,其中仍然有部分环节的规范程度不高,影响到了药品的生产质量。本文从头孢氨苄片的制粒以及包衣两个方面对制药流程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药品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头孢氨苄 片剂 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药品的质量问题是事关人民健康的民生问题,制药企业作为药品生产的企业,直接决定生产药品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质量管理上,管理工作者需要采取严格的规范条例,保证药品质量。但是近年来我国制药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结合目前制药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见解,希望能促进制药企业管理质量提高,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 4088项采用 TLC进行中药鉴别,可见薄层色谱技术操作的普遍性。但很多药学人员常常会由于操作技术不够规范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尽管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势。本文将对薄层色谱操作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概括分析,旨在为实际鉴别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操作技术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 由于 2016年 03月 14日实施某药品 标准新增当归和川芎的 TLC鉴别,增加甘草和益母草的 TLC鉴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现有生产制剂 阿魏酸含量变化较大,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 标签: 阿魏酸 含量 生产控制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2010版GMP要求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容易将某个密闭流程内的物料实现无菌化并保持无菌状态,但一些情况下需要将密闭流程断开再连接到新的流程,同时还需要保证物料不受污染。尽管洁净厂房环境能提供一定的洁净度,但此洁净度并不足以提供暴露后的无菌保护。为符合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暴露再连接过程的无菌控制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连接方案。本文将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 标签: 制药生产 无菌连接技术 运用
  • 简介:为了保证药品生产安全,保证环境监测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控制范围之中,必须要对整个药品生产的过程和细节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监控。确保药品的生产环境安全是一件关乎全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事件,必须将这一事件放到工作环境监测事业中的战略地位。监测内容不仅包含空气中的一些悬浮粒子,悬浮细菌也包括生产设备上所存在的微生物和在生产车间中工作的工作人员的无菌监测。本文将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的监测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述,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保证药品生产环境合格,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有保证。

  • 标签: 新版GMP 无菌药品 生产环境监测
  • 简介:本文将实验室合成、纯化后的Ampicillin采用固相微萃取方式,平衡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45min,检测其中甲醇和异丙醇的残留IPA235μg/g,MeOH198μg/g。采用顶空-SPME-气相法测定Ampicillin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该方法对药物中痕量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氨苄西林 固相微萃取 顶空
  • 简介:摘要:新版 GMP管理理念是以预防为主,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理念,从产品实现要素人机料环五个方面构成现场的 GMP管理,将质量保证要素融入到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立以质量体系为重点的现场管理理念,剖析现场管理的重点难点,寻找控制策略,从而精进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生产现场 GMP 产品实现要素,质量保证要素 质量体系
  • 简介:医药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不同的挑战,保证行业的高度敏感。医疗问题向来都是民生大计,是国家和政府最为重视的行业,也是容易出现疏忽的行业。药品生产工艺验证是有效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和优化药品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

  • 标签: 药品生产 生产工艺验证 应用思考
  • 简介:在一个大的市场环境下,不同企业以大中小的不同规模,以国有私有的运营形式接受着市场波动的挑战。国有企业的药物批发商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从根本的制度和发展理念上来看,这些企业的经营观念是落后的,没有发挥出悠久的经营历史所提供的管理优势。企业加强掌握生产风险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生产验证工艺水平,为企业的长久运营提供一个切实的保障。

  • 标签: 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 工艺验证
  • 简介:本文分别对GMP对洁净车间的设计要求和生产管理理论对洁净车间的设计要求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洁净车间在设计时既能兼顾GMP要求,又能符合生产管理理论的设计理论基础。通过洁净车间的合理设计,达到消除污染,控制污染的目的,为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提供硬件基础。

  • 标签: 生产管理 洁净车间 GMP
  • 简介:目的:评价PDCA循环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6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230)、对照组(n=230)。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5.2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在服务满意度和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方面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结论:实行PDCA循环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均存在积极的影响,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PDCA 循环法 医院药事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入我院外科予以手术治疗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6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进入我院外科予以手术治疗的实行PDCA循环护理管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资料管理、护理安全、消毒质量、环境管理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小于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0%及96.67%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小于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评分保证其管理效果及管理质量,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及支持,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周小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重庆市开州区精神卫生中心周小艳摘要: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使精神卫生服务更加的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并且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了实施,在2018年被修改。本文此次主要讨论《精神卫生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后在各个医院或者精神病院中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