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地奈德联合硫酸特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7例给予地奈德和硫酸特他林雾化吸入,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地奈德雾化吸入,2次/d,5-7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咳嗽、气喘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奈德联合硫酸特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显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 简介:站在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去改进导购技术、商品组合和促销支持,在帮助顾客解决健康问题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客单价和毛利才是可以持续的多方共赢。

  • 标签: 顾客满意 单价 顾客需求 健康问题
  • 简介:由本刊主办的“2015药品评价与临床应用系列高峰论坛”日前在南宁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以“肿瘤临床与药物作用”为主题,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宁生教授主持。本刊主编赵志刚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蒿艳蓉教授、卫生部北京医院刘治军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刘芬教授、第二军医大学余党会博士等专家分别从肿瘤临床新进展、药物上市后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肿瘤药物治疗相互作用及多个角度研讨了肿瘤领域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信息。

  • 标签: 药品再评价 高峰论坛 临床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卫生部北京医院
  • 简介:目的:对比白内障术中结膜囊内应用聚维酮碘与妥霉素冲洗后的抗菌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术前分别使用妥霉素和聚维酮碘冲洗。检测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前所有患者结膜囊带菌情况,以及结膜囊使用聚维酮碘与妥霉素冲洗后带菌情况,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两组间结膜囊带菌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膜囊冲洗后,A组结膜囊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B组出现4例角膜水肿。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发生眼内炎。结论术前结膜囊内使用聚维酮碘冲洗较妥霉素能有效降低结膜囊带菌率,是更有效的杀菌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细菌 妥布霉素 聚维酮碘 结膜囊冲洗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帕瑞昔钠预处理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均给予帕瑞昔钠预处理方式治疗,对照组则在术前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2h及4h的VAS疼痛感评分值依次为(2.75±0.26)分和(3.21±0.6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段的按压镇痛泵使用次数以及术后24h镇痛药物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经手术治疗时,可采用帕瑞昔钠预处理方式治疗,以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了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预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 镇痛疗效
  • 简介:目的制备塞来昔(CEL)/介孔硅SBA-15的固体分散体并进行性质研究。方法利用溶剂吸附平衡法制备CEL/SBA-15固体分散体,通过测定表观溶解度考察水溶性,通过热分析(DSC)和溶出试验考察药物溶出行为、药物存在状态及物理稳定性。结果确定了CEL/SBA-15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固体分散体载药量约37%,溶解度约为原料药的2倍以上,30min内药物的累计溶出就超过90%,药物以非晶状态存在,加速试验6个月溶出和存在状态稳定。结论CEL/SBA-15固体分散体物理稳定性良好,明显提高难溶药物的水溶性和溶出速率,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

  • 标签: 塞来昔布 介孔硅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稳定性 药物动力学
  • 简介:脑血管病是世界上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在我国更是排名第一的致死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不但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脑血管病 药物疗效 安全性 致死性疾病 治疗 高发病率
  • 简介: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抑制剂、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复发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发率8.20%(10/122),平均复发时间(18±19)个月,复发者术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生存分析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发对生存率影响(χ2=0.961,P=0.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治疗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效果较好,若后期随访到位,可将复发对患者生存率影响降至最低。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肝移植 再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积雪草苷(AC)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灌注模型组及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2.5、5.0、10.0mL/kg体质量的剂量连续ig药液14d,药液质量浓度1.5mg/mL。其他各组同时点ig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min,灌注60min。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基因(Bcl-2)和与Bcl-2相关的x蛋白(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苷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LDH、CK-MB活性及MDA的量(P〈0.05),升高血清中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中CRP水平(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积雪草苷各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P〈0.05),Bax表达水平下降(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积雪草苷预处理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及抗炎症反应等机制,对心肌缺血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积雪草苷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凋亡 C反应蛋白 脂质过氧化物
  • 简介: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高剂量地奈德对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问收治的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剂量(100μg/d,30min/次)的地奈德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高剂量(800μg/d,30min/次)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儿日间评分值为(0.49±0.19)分和夜间评分值为(0.69±0.2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26±0.33)分和(1.41±0。32)分(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雾化吸入高剂量地奈德对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疗效较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重度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观察帕瑞昔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建立人结肠癌SW1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4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瑞昔组和5-Fu组。记录各组裸鼠的体重和瘤体积变化,用药30d后取瘤及脾脏,计算脾脏指数、抑瘤率,检测血清ALT和BUN,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帕瑞昔组未见明显的药物相关毒副反应。帕瑞昔能抑制SW1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在干预前18d,帕瑞昔组的肿瘤抑制率逐渐增加,但随着药物干预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却逐渐降低。结论裸鼠体内短期应用帕瑞昔(15~18d)是安全的,并能抑制SW1116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 标签: 帕瑞昔布 人结肠癌SW1116细胞 裸鼠 皮下移植瘤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灌注后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缺血灌注组,七氟醚组,阻断肝门30min后建立大鼠70%肝缺血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肝门,但不阻断;肝缺血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肝门30min,灌注1h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灌注损伤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吸入2.1%七氟醚30min,停止吸入10min后制备肝缺血灌注模型。于灌注1h时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核蛋白NF-κBp65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SP组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和NF-κB活性水平及MDA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P组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NF-κB表达水平与MD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SP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肝缺血灌注肺损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七氟醚对大鼠肝缺血灌注后肺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NF-κB的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七氟醚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