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案首页填写对DRGs分组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抽选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的出院病例300份作为研究对象,检查住院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评估病案首页填写错漏情况,分析其对DRGs分组的影响。结果:抽取的300例病例中,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漏的有121例,占40.33%,错漏情况主要包括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诊断并发症或合并症选择错误、次要诊断漏填、主要手术及操作选择错误或漏填、重要病理结果漏填、入院病情选择错误、血型填写错误、患者离院方式选择错误等;其中主要诊断、并发症及合并症、主要手术及操作、病理诊断等对DRGS入组影响最大。线性相关系数分析DRGs入组率与病案首页合格率显示,二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DRGs入组率与病案首页填写合格率呈正相关,加强病案首页填写质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DRGs入组率。

  • 标签:
  • 简介:骨科的专业性较强,内容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效率,骨科临床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文将分组教学灵活地运用到骨科教学上,以提高骨科教学的课堂效率。

  • 标签: 分组教学 骨科学 课堂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组专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其对MBBS口腔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级和2019级两届MBBS留学生130名,分为常规教学模式对照组和分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实验组,每组65名学生,实验组采取分组专题学习+常规口腔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口腔教学模式,将对两组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家庭作业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家庭作业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组学习 专题学习 MBBS留学生 口腔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编码质量,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未入组病案编码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共100份未入组病案编码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分析原因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结果:临床知识欠缺占总数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Groups,DRGs)在儿科疾病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5月至7月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400例,按疾病分组名称、基准点数、病例点数、住院天数等为项目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所选病例出现1例高倍率,57例低倍率;低倍率的平均住院天数均和病例点数明显低于正常病例组(P<0.01);高倍率病例点数医疗费用高于病组平均费用的3倍。结论准确诊断疾病并按并发症严重程度排序,合理的检查及用药,可获得合理的付费。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儿科临床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专科护士发展需要,为康复领域培养专业的康复护理人才。方法:建立细化分组的康复专科护理培训体系,培训管理小组由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组成,根据专业特长进行细化分组,并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及质量管理机制。结果:1.细化分组的康复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有效提高了康复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2.促进了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3.夯实了责任制整体康复护理工作模式的开展。4.促进了康复护理质量管理机制的发展。结论:建立细化分组的康复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是康复护理专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康复专科护士 细化分组 培训体系
  • 简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支付是我国自贯彻全面改革以来医学方面最重要的举措,主要是针对于医院和患者之间减少摩擦和冲突,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公立医院对于患者的服务态度,优化医院医疗器械标配的重要前提。我国近十余年来,按照国际支付发展趋势,从医疗服务支付为主一直到后来的"按项目付费"为主的后付支付体系转变,目前反应效果良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改革 相关分组 疾病诊断 医保 公立医院 支付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分组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抽选3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接受分层分组管理,对照组18例,接受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意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护理技术操作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3、3.401、4.306、3.819、3.399,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分层分组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PBL带教模式(问题式学习)应用于中医针灸推拿临床教学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论述。方法:本研究中,把在我院中医科实习的54名临床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当成了研究对象。首先,对54名学生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之后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27名学生。其中,对照组内的27名学生采用的是传统带教模式,而实验组内的27名学生采用的是传统带教模式,而实验组内的27名学生则采用的是PBL带教模式。最后对两组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内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内学生,而且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之后实验组内学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于学生的满意度也都要高于对照组。由于P均<0.05,所以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PBL带教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说应当做好这一带教模式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 PBL带教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选取68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能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有利,要重视。

  • 标签: 分组护理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6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分组分层级管理 重症医学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开展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予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予以干预。采用护理质量评定表、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其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消化内科 责任制小组 分组护理 临床效果 应用评价
  • 作者: 何洪芝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马边县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何洪芝急诊抢救对于患者而言,在其预后方面存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接纳治疗危急重症的患者时,合理的急诊抢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我国的整体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自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9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 48 例患者是对照组,另外 48 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护理满意程度、透析效果及营养状况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发生率要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要高,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透析效果及营养指标达标情况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透析效果及营养指标,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可促进护理质量有效的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分组管理模式 血液透析 以护士为主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调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部分出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病例1000份。其中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未实施病案首页质量控制的500份病例分入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正式实行病案首页质量控制管理的500份病例分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病案差错情况、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正确入组率、病案及时归档率。结果  观察组病案首页质量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错误、诊疗经过信息错误、签名错误、检测化验信息错误等,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DRGs正确入组率、病案及时归档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对维护病案首页质量有较大效果,可提升DRGs正确入组率、病案及时归档,对电子病历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病案首页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病案错误 病案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