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fluconazole)对HERG钾通道电生理功能影响。方法:采用磷酸钙瞬时转染方法,将质粒cgi—GFP,HERG转染到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进行表达,随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氟康唑对HERG电流影响。结果:氟康唑浓度依赖性抑制HERG电流(Istep)尾电流(Itail)。当浓度为0.01、0.1、13、10、30100μM时,抑制率分别为105±1.69%(P〉0.05);92.39±1.00%:80.46±2.39%;69.67±53.26%;46.84±2.62%;40.24±2.06%;34.06±1.21%(P〈0.05),ICEn值为3.41±1.93μM。氟康唑对HERG钾通道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均无影响

  • 标签: HERG钾通道 电生理功能 氟康唑 浓度依赖性 咪唑类抗真菌药 全细胞膜片钳
  • 简介:目的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PD-L1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肺LEL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PD-L1蛋白表达情况,对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PD-L1PD-1表达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1例患者中,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1)57%(12/21),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D-1阳性表达率(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细胞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10/21)42.9%(9/21),免疫细胞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周围T细胞PD-1、PD-L1阳性表达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时期、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有40%以上阳性表达率,PD-1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较低,但在免疫细胞阳性表达率>40%。表明PD-1PD-L1阳性表达能与原发性肺LELC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PD-1 PD-L1
  • 简介:目的:评价胃癌组织中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1,STMN1)、Ⅲ型β-微管蛋白(β-Ⅲ-tubin,TUBB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09/2014-10本院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完整胃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TMN1、TUBB3表达情况。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STMN1TUBB3胃癌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0.0%(4/20),5.0%(1/20),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8.5%(37/54),33.3%(18/54),两者胃癌组织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组间比较,均P〈0.05);STMN1蛋白低分化组织中高表达(P〈0.05)。胃癌组织中STMN1TUBB3共同表达阳性率为29.6%(16/54),通过秩相关分析显示STMN1TUBB3表达呈正相关(P〈0.05,r=0.276)。结论:胃癌组织存在STMN1TUBB3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且STMN1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以上研究表明STMN1表达情况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胃癌重要标志物,虽然不能用来早期诊断,但是可以为选择治疗药物以及药物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STMN1 TUBB3
  • 简介:摘要目的就神经纤毛蛋白12大肠癌组织表达与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定性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NRP-12表达情况,计数PCR值。结果NRP-1、NRP-2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28.3%、0以及83.3%、16.7%、0,各组之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计数分别为(35.67±5.27)、(14.28±3.35)、(6.85±1.6),各种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P-12大肠癌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治疗大肠癌患者时可以结合这点进行治疗。

  • 标签: 神经纤毛蛋白1 2 大肠癌 表达与意义
  • 简介:目的通过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达检测,探讨与肺癌临床病理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表达,并取10例炎性假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56.45%(35/62),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呈下降趋势。E—cad是否有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不同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cad表达下调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这个因子可成为潜在判定因素。检测E-cad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定指导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上皮型钙黏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LPS)所致肺泡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m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LPS活化,测定不同时间细胞ICAM-1表达。结果与未转染空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经LPS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CAM-1表达显著增加,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LPS所致气道上皮细胞ICAM-1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放大外界刺激因素所致气道炎症反应在COP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ICAM-1 E1A基因 腺病毒 肺泡上皮细胞 A549细胞 LPS
  • 简介:超声发展仅有几十年历史,国内外逐渐将高频超声探头应用于肌腱临床检查,区别肌腱完全不完全断裂及肌腱炎、腱鞘炎、肌腱肿瘤方面的诊断都积累了些经验。我们根据彩超图象清晰,组织层次分明,无损伤、病人易接受特点,从2007年12月份开始把超声应用于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超声诊断 肌腱断裂 不完全断裂 临床检查 超声探头 层次分明
  • 简介:胃癌是中国最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对胃癌发生机制逐步有所了解,肿瘤遗传学研究表明,胃癌发生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改变有关,近期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异常在胃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

  • 标签: P53蛋白表达 肠上皮化生 C-ERBB-2 BCL-2 淋巴结转移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了内质网氧化物蛋白(ERO1L)胃癌组织表达变化以及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接受胃癌根治术128例患者胃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相同患者癌旁无病变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施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癌旁组织ERO1L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ERO1L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ERO1LmRNA蛋白质水平明显增加(P〈0.05)。ERO1L蛋白主要表达细胞中,经评定其中102例ERO1L表达呈阳性,26表达呈阴性。ERO1L阳性组患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ERO1L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内质网氧化还原酶1L 基因表达 胃肿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早期诊断有效抢救治疗方法,降低DIC死亡率。方法对26例产科急性DI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均给予抗凝治疗,其中24例应用肝素治疗。子宫切除17例、剖宫产术6例、软产道损伤修补1例、清宫术2例。治愈23例,死亡3例。结论DIC抢救治疗中,早期诊断,及时除去病因,早期大胆合理使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DIC关键。

  • 标签: 急性DIC 产科 抢救治疗 肝素 早期诊断 软产道损伤
  • 简介: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所致,并有恙螨幼虫为媒介所引起急性虫媒传染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1]。我院于2007年10月发现恙虫病散发流行以来,每年10~12月均可收治部分恙虫病患者,为我地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疫情,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将26例恙虫病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本组26例恙虫病患者中男12例(46.2%),女14例(53.8%),男女之比为1:1.2,无显著性差异。其中18~25岁1例(3.8%),26~30岁15例(57.7%),31~35岁2例(7.7%),41~45岁4例(15.4%),51~55岁1例(3.8%)。

  • 标签: 恙虫病 秋季型 治疗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简称亚甲炎)误诊病例以吸收经验教训。方法收集26例误诊亚甲炎患者资料,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验血进行分析。结果被误诊为急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软骨膜炎26例亚甲炎,经内分泌科医师确诊后,使用强的松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为了减少对亚急性甲状腺误诊,临床耳鼻喉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病认识。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软膏与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对光敏性皮肤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光敏性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复方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敏性皮肤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对患者病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复方氧化锌软膏 光敏性皮肤 皮肤生理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软膏与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对光敏性皮肤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光敏性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复方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敏性皮肤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对患者病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复方氧化锌软膏 光敏性皮肤 皮肤生理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痛性眼肌麻痹,亦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种因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肉芽组织引起眼眶疼痛并出现动眼(Ⅲ)、滑车(Ⅳ)、外展神经(Ⅵ)三又神经第一支(V1)功能障碍。临床上较少见,且病因多样,容易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3年6月住院诊治26例患者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肉芽组织 HUNT综合征 非特异性炎症 海绵窦 展神经
  • 简介:目的构建人卵细胞ZP3蛋白原核重组载体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提取人卵巢中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自行设计引物,PCR扩增ZP3蛋白编码序列,PCR产物经BamHI/NheⅠ双酶切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His中,E.coliBL21-DE3中诱导ZP3融合蛋白表达。结果在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重组菌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00产物。结论人卵细胞ZP3蛋白全长编码序列已被克隆ZP3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His,并在E.coliBL21-DE3中获得高表达

  • 标签: 人卵细胞ZP3蛋白 克隆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鼻黏骨膜下埋藏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方法:对26例萎缩性鼻炎采用病人自体肋软骨作为鼻腔黏骨膜下埋藏材料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13年,痊愈1例,显效14例,改善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病人自体肋软骨作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萎缩性鼻炎 自体肋软骨 埋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