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例,以方便抽样法实施分组,各组有60例。参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各项腕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值得临床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48例三踝骨折患者选进,时间最初是2019.3月,最终是2020.6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即对照和试验2组,均有24例。前者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的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该患者疗效要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 标签: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三踝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实施经伤椎和跨伤椎脊柱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 年8 月至2020年8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n=49)采用经伤椎脊柱固定术,B组采用跨伤椎脊柱固定术,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疼痛程度和脊柱功能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随访,观察Cobb角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JOA、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Cobb,s较和脊柱压缩率均明显低于B组,P

  • 标签: [] 胸腰段骨折 经伤椎 跨伤椎 内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90例,时间段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份,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其中甲组实施跨伤椎固定治疗,乙组患者实施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脊柱功能。结果 乙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及JOA评分高于甲组,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外固定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架)和钢板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身高、侧别、年龄、受伤原因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后期随访复查腕关节X线观察骨折复位质量,观察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结果 钢板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均高于外固定组(P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外固定架 掌侧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和研究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对比,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40例,应用克氏针实施治疗)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对照组显著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空心螺钉内固定;Lisfranc关节损伤;关节功能;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中运用常规体位固定与发泡胶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观察对象: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予以常规体位固定(n=35,对照组),另一组予以发泡胶固定技术(n=35,观察组),比较不同固定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首次放疗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X轴、Y轴、Z轴的体位摆位误差值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15d放疗后,X轴、Y轴、Z轴的体位摆位误差值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泡胶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缩小体位摆放误差,提高放疗的精准度,提升放疗治疗效果,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常规体位固定 发泡胶固定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 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10例。甲组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乙组采用体膜固定体位,丙组采用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比较3组摆位测量偏差。结果:丙组移动例数明显少于甲、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有利于减少移动误差与摆位测量偏差。

  • 标签: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接受定期口腔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共计535例患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自愿原则下划分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病例共有267例,观察组采取定期口腔护理的病例共有268例,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 定期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胸外伤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1d、2d、3d、7d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重症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改良导管固定法在外科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以期待能为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导管护理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100名外科手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研究采取对照法进行,将100名入组的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患者,分为常规固定法的对照组,和采取改良固定法的实验组,将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和管道通畅性及留置管道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及皮肤完整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导管固定法 外科胸腔闭式引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跨伤椎与经伤椎内固定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后胸腰段脊柱前缘高度与Cobb角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跨伤椎与经伤椎内固定效果存在差异,经伤椎内固定的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跨伤椎 经伤椎 内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PFNA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名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当成了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并且将他们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23人。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以PFNA内固定治疗术为主的治疗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主要采用的是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内病人的各项手术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内的病人,之后实验组内病人的Harris评分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内的病人,而且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来说,对其实施以PFNA内固定治疗术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 PFNA内固定治疗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观察对象: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前者不固定体位放射治疗,后者利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摆位误差情况。结果:在头脚、前后、左右摆位误差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应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进行体位固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确度,保障放射治疗效果,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常规组与配合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配合组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结果:配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2.86%,常规组是2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为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来研究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60例股骨颈骨折研究者,均是来自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治疗者,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来细化为相同治疗人数的两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对照组(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以及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做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手术前的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同样比对照组的情况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在临床中更加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先后顺序均分两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手术室护理,分析护理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可降低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开展多枚空心螺钉治疗以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骨折复位后行内固定治疗,其中A组患者固定方式为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B组患者则应用DHS内固定。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患者仅在切口长度(A组<B组)、骨折愈合时间(A组>B组)上存在差异,其余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未见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与多枚空心螺钉相比,动力髋螺钉虽然切口长度较长,但在术后恢复上却显著优于前者。

  • 标签: []空心螺钉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改良夹板外固定配合外敷膏药用于前臂尺桡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前臂尺桡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联合外敷膏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前臂尺桡骨骨折 手法复位改良夹板外固定 外敷膏药 优良率 骨折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