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含量均匀度现行检查法的风险,提出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新方案。方法:通过分析含量均匀度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物理意义,比较中关国现行药典的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差异,探究含量均匀度质量控制的实质。结果:分析过程简明清楚,逻辑性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新方案。结论: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新方案的判断结果更为真实,标准更为严格,方法更为合理,新方案减少了复试工作量。

  • 标签: 含量均匀度 检查法 新方案
  • 简介:老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有效的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最大限度提高药物的安全性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状况、社会及保障支持。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成本药效
  • 简介: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应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一线治疗组54例和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6例(二线治疗组),二线治疗组采用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拉米夫定(3TC)+替诺夫韦(TDF)+克力之(LPV/r)。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二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7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2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6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89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都得到了抑制(病毒载量〈400拷贝/ml),病毒学抑制率为100%;一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没有得到抑制(病毒载量3600拷贝/ml)。结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发挥了很好的疗效,取得良好病毒学及免疫学的应答。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药 拉米夫定
  • 简介:口服华法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但由于华法林治疗指数窄,需要认真监测以达治疗目标。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两种不同剂量华法林治疗方案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查阅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病历,筛选手术后第一天就开始使用华法林治疗的368名患者,采用交叉设计方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反映抗栓治疗结果详情。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分别接受两种不同规格(中国2.5mg,美国3mg)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其抗凝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预测INR治疗范围的因素。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23±12.96)岁。2.5mg组患者INR在治疗范围的比例低于3mg组(35.17%,47.7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2〈0.05)。研究显示INR目标范围1.8–2.2和2.0–2.5之间有显著关联,统计学分析显示各自P值为0.031和0.02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显著性差异。大部分患者都需要终生治疗(P=0.035)。统计学研究表明,规格3.0mg华法林较2.5mg华法林更优。在不同治疗期间应尽可能简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抗凝 中国患者 剂量 国际标准化比值 低剂量华法林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合并严重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07—2012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初治患者,且治疗前血清生化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上限5倍及/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上限5倍。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上限3倍。应用依托泊苷100mg静脉滴注,d1~5;顺铂20mg,d1~5,21d为1周期,进行化疗2周期后,再次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共有8名患者纳入本研究,经过化疗后,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下降。结论:在无其他肝脏疾病的前提下,小剂量EP方案对于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合并肝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较为安全,对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有一定效果,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依托泊苷 顺铂 肝转移 肝功能异常
  • 简介:目的观察香菇多糖(LNT)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顺铂(DDP)方案(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GP方案)和观察组(LNT联合GP方案)。对照组应用GEM1000mg/㎡,d1、d8;DDP25mg/㎡,d1~d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注射剂1mg,每周2次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完成2~4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获PR13例,SD19例,PD3例,RR为37.1%(13/35),DCR为91.4%(32/35),中位治疗至疾病进展生存时间(TTP)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45.7%(16/35);对照组36例患者中,获PR13例,SD18例,PD5例;RR为36.1%(13/36),DCR为86.1%(31/36),TTP为6.5个月,MST为11.6个月,1年生存率为41.7%(15/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改善率:观察组为77.1%(27/35),对照组为38.9%(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4.3%/36.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11.4%/19.4%)亦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剂联合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增效减毒作用,可作为化疗的重要辅助用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香菇多糖 吉西他滨 顺铂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