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65岁女性患者因缺铁性贫血给予琥珀酸亚铁0.1g口服、37欠/d,第2天出现恶心、反酸及腹泻;第3天ALT155U/L,AST438U/L;第4天ALTT470U/L,AST867U/L。考虑为急性药物性损伤,停用琥珀酸亚铁,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静脉滴注、1次/d。1周后患者胃肠道症状缓解,ALT37U/L,AST25U/L。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隔天1次,用药10d,患者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10d后Hb上升至97g/L。6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缺铁性贫血,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口服、1片/d,第4天ALT98U/L,AST209U/L,停用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并给予护治疗,3d后ALT36U/L,AST34U/L。随访3年,患者缺铁性贫血反复发作,每次给予蔗糖铁注射液静脉补铁,未再出现损伤

  • 标签: 亚铁化合物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降脂利颗粒对急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损伤制作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低(100mg/kg)、中(300mg/kg)、高(900mg/kg)3个剂量的降脂利颗粒浸膏,以联苯双酯(200mg/kg)为阳性对照药物,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脂利颗粒浸膏低、中、高3个剂量组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降脂利颗粒浸膏低剂量组降低ALT水平的作用不如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组明显,中、高剂量组作用与联苯双酯组相似。降脂利颗粒浸膏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能减轻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论:降脂利颗粒对小鼠急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降脂利肝颗粒 急性肝损伤 膏剂 小鼠
  • 简介:1位62岁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因泌尿系感染静脉滴注磺苄西林3g(1次/12h)。用药第6天,实验室检查示:TBil3.9μmol/L,ALT184.2U/L,AST319.8U/L,γ-GT79U/L,ALP67.1U/L,考虑可能为药物性损伤,停用磺苄西林,余治疗不变。停用磺苄西林第7天复查,TBil3.4μmol/L,ALT64U/L,AST27U/L。

  • 标签: 磺苄西林 药物性肝损伤 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小鼠急性损伤性脂肪的保护作用。方法:用0.5%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复制小鼠急性损伤性脂肪模型。造模前1h,川芎嗪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50、25、12.5mg/kg,造模后每天给药两次,连续给药7d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谷草转氨酶活性,肝脏中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丙二醛含量及脂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作肝脏HE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谷草转氨酶活性均降低(P〈0.05),肝脏中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脂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可改善急性损伤性脂肪中脂肪的堆积,对肝脏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机制可能与降低甘油三酯,促进游离脂肪酸的β-氧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川芎嗪 脂肪肝 脂质 游离脂肪酸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损伤(AHI)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收集我院5例静脉应用胺碘酮致AHI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静脉应用胺碘酮导致的病例报告文献。对我院5例患者和文献报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静脉应用胺碘酮致AHI的临床特征。结果我院5例静脉应用胺碘酮致AHI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胺碘酮总剂量为450~750mg,用药至发生AHI时间为24~48h;损伤类型均为肝细胞型,其中2例为衰竭。汇总文献检索收集到胺碘酮相关AHI病例54例,共59例,其中男性40例(67.8%),女性19例(32.2%);年龄1岁10个月~93岁,中位年龄69岁。59例患者胺碘酮开始治疗至发现损伤的时间(潜伏期)最短6h,最长8d,中位时间2(1,3)d,其中55例(93.2%)≤3d;衰竭组17例和非衰竭组42例潜伏期分别为1(1,2)d和2(1,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55例患者有ALT峰值的描述,中位ALT峰值为2418(922,4250)U/L;56例患者有AST峰值的描述,中位AST峰值为2658(1205,7250)U/L;衰竭组16例和非衰竭组42例的AST峰值分别为6195(3370,6850)U/L和2383(1115,5040)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59例患者中4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好转;11例死亡,其中9例(81.8%)为衰竭患者。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引起的损伤具有起病急,潜伏期短,损伤较严重的特点,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 标签: 胺碘酮 注射 静脉内 化学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我院自1993~1998年间,共收治肝脏损伤5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4例病例中,男性48例,占89%,女性6例,占11%。致伤原因:高空坠落5例、打架斗殴8例、工伤事故12例、车祸伤29例。临床表现:有体内出血征45例、腹穿抽出不凝血液41例、合并其它腹腔脏器伤17例、合并腹外伤18例、颅脑损伤5例、胸部损伤4例、脊柱及四肢骨损伤8例、伴有不同程度休克者49例。51例手术患者的损伤部位均在右叶。按照Moore分度法,Ⅲ度外伤2例,Ⅳ度

  • 标签: 肝损伤 颅脑损伤 治疗体会 非手术治疗 胸部损伤 肝外伤
  • 简介:1例80岁男性晚期食管癌患者因失去手术机会且放弃放、化疗,给予白细胞介素100万U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苦参注射液15ml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雷尼替丁注射液50mg入壶,2次/d。用药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4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U/L,胆碱酯酶(CHE)388U/L,总胆红素(TBil)29.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1.9μmol/L。用药4d后ALT72U/L、AST71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74U/L、CHE3387U/L,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和黄疸等症状;用药29d后ALT83U/L,AST67U/L,γ-GT597U/L,CHE2734U/L,碱性磷酸酶(ALP)151U/L,TBil203.0mol/L,DBil102.5mol/L,IBil100.5mol/L,白蛋白(ALB)32.6g/L。停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给予保治疗。1个月后,患者恶心、呕吐及黄疸等症状缓解,复查肝功能:ALT15U/L,AST21U/L,γ-GT59U/L,ALP66U/L,TBil46.1mol/L,DBil16.2mol/L,IBil29.9mol/L。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肝损伤
  • 简介:<正>“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设在我院,我院在1994年1月~1997年12月期间,收治诊断为药物性损伤62例病人,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以便观察近几年来药物性损伤趋势。1.一般临床资料

  • 标签: 肝损伤 调查分析 药物引起 中成药 药物性 中药汤剂
  • 简介:本文对抗肿瘤药物损伤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特异性易感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同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总结抗肿瘤药损伤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设抗肿瘤药物损伤分子检测与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将对预测药物损伤的发生、指导临床化疗药物使用和新型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抗肿瘤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去脂软丸对脂多糖(LPS)加卡介苗(BCG)所致小鼠免疫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iv含BCG2.5mg的生理盐水混悬液。造模当日即给予相应药物.每日一次.共10d。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ivLPS10ug。取血,测定ALT、AST、MDA、TG.处死小鼠,取肝脏,制备匀浆,测定LMDA、LTG。结果去脂软丸能降低由脂多糖加卡介苗所引起的AST、LMDA水平的升高.结论去脂软丸对脂多糖加卡介苗所致的负疫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去脂软肝丸 小鼠 免疫性肝损伤 卡介苗 脂多糖 对照组
  • 简介:严重急性脊髓损伤的病人常于伤后一周内伴发低渗性低钠血症。尿钠的排出明显增多。尿钠的浓度甚至超过血钠水平,此种情况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ADHsecretion,SIADH)较为一致。尤其是颈髓段的损伤,由于交感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可能会减少,亦可能是导致钠的异常丢失,引发低钠血症的原因之一。静脉输注过量液体也可以引发低渗性低钠血症。因此在疾病的初始容量复苏时最好给予)0.9%的氯化钠溶液,以减少脊髓损伤病人急性期低钠血症的发生和/或减轻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同时限制水的摄入。

  • 标签: 急性颈髓损伤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低渗性低钠血症 急性期低钠血症 急性脊髓损伤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术中损伤外胆管后果严重,国内文献报告病死率达11.3%。我院和成都军区总院1984至1993年间收治15例,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0例。年龄15~66岁。1例为原发性胆管结石,14例为胆囊结石,均为行胆囊切除时损伤。1.2损伤部位:总管横断5例,总胆管横断3例,右管横断1例,总胆管结扎1例,

  • 标签: 肝外胆管损伤 总胆管 肝管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 结石嵌顿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酒精消耗的增加,酒精性损伤(alcoholic liver injury, ALI)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显示,中药在治疗ALI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相较于西药,中药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的优势。本文将对ALI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中药保护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积极开发中药治疗ALI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 标签: 酒精性肝损伤 发病机制 中药 作用机制
  • 简介:1例25岁女性患者因湿疹、荨麻疹遵医嘱服用润燥止痒胶囊(4粒,3次/d),1个月余后出现乏力、皮肤及巩膜黄染,食欲差,尿液变黄。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2211U/L,天冬氨酸转氨酶3977U/L,总胆红素299.0μmol/L,直接胆红素157.2μmol/L。入院诊断:急性衰竭(药物性)。给予保、降酶、退黄治疗。入院第6天患者出现发热、呕吐和腹胀,腹腔积液检查示细胞总数2110×10^6/L,白细胞计数1200×10^6/L,中性粒细胞0.80,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给予抗感染治疗。第7天患者烦躁不安,反应迟钝,血氨107μmol/L,诊断为性脑病,给予脱氨治疗;第9天患者呈昏睡状态,呼吸困难,行气管插管;第10天患者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第11天高热伴血压下降,血氨306μmol/L,诊断为性脑病(IV期),给予药物、灌肠和连续血液滤过等治疗;第12天患者终因腹腔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死亡。

  • 标签: 肝衰竭 急性 何首乌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49例妊娠期急性脂肪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评价2周后2组疗效,并观察血浆置换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显效率为8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浆置换前后TBIL、ALT明显下降,ALB及FFA明显升高。结论人工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可显著提高存活率,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生化指标。

  • 标签: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人工肝 血浆置换
  • 简介:病例:患儿,女,9岁9个月。2017年11月17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头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高热,无意识障碍,无行走不稳,无肢体麻木,无抽搐。2017年11月19日于我院门诊就诊,行颅脑磁共振平扫示: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灶,考虑可能为脑血肿,脑血管畸形伴出血,为进一步治疗于2017年11月22日收入我院神经外科。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血小板减少 急性肝损伤 曲克芦丁 儿童 阵发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