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抑郁、消极心理的影响。方法8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4例及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79例肺癌患者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延长了存活年限,9例患者焦虑、恐惧,未达到预计的生存年限。结论肺癌晚期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延长生存年限。

  • 标签: 心理护理 肺癌晚期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生儿科住院的RDS患儿共106例,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4周)62例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34周)44例,回顾分析其特点。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的高危因素(P〈0.05);与早产儿组相比,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效果相对较差(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高(P〈0.05);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更易并发气胸(P〈0.05)。结论1选择性剖宫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2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症状更危重,气胸发生率高。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选择性剖宫产
  • 简介:美国FDA2015年2月3日以加速审批程序批准Ibrance(Palbociclib)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在美国,乳腺癌是第二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主要成形于乳腺组织,发展至肿瘤晚期会扩散至周围正常组织中。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估算,2014年有232670例美国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死亡40000例。Ibrance通过抑制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和6发挥作用,

  • 标签: FDA Ibrance 美国妇女 肿瘤晚期 周围正常组织 雌激素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限制性输液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00年和2010年的晚期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0年共有31例纳入对照组(传统积极输液),2010年共有56例纳入观察组(限制性输液),比较两组患者日均输液量、胸腹腔积液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水肿发生率、血浆白蛋白浓度、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晚期肿瘤患者日均输液量及胸腹腔积液、电解质紊乱、水肿、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限制性输液有助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 限制性输液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吗啡联用芍药苷对于中晚期癌痛患者中吗啡消耗量及阿片药物相关副作用的影响。方法:筛选徐医附院肿瘤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期间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4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吗啡控释片缓解疼痛,观察组在给予吗啡控释片同时加服白芍总苷胶囊(0.3g胶囊含芍药苷104mg)0.6gtid。观察7d内两组患者吗啡控释片的消耗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痛觉评估评分,以及便秘、瘙痒、尿潴留、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吗啡7d内消耗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的镇痛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芍药苷可显著减轻癌痛患者吗啡消耗量,减少了吗啡的相关副作用发生。

  • 标签: 芍药苷 癌痛 吗啡耐受 吗啡副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PF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F处理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F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增技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可见PF处理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F处理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吡非尼酮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专业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7例肝癌介入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手术前实施准备、评估、术中操作配合,护理及术后观察病情等。结果经过优质的专业化护理,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肝癌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实施优质专业护理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介入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服务的作用。方法参与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止痛治疗与营养支持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根据患者状态对治疗方案提供药学建议,并对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在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相互合作下,患者疼痛得到了控制,营养状况明显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晚期癌症 癌痛 营养支持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成瘤裸鼠分为3组,即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顺铂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种植瘤细胞后第3天开始ip药物,治疗过程中隔天记录瘤体大小、各组抑瘤率及药物对裸鼠生存率的影响及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治疗8d竹节香附素A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有明显差异(F=5.579,P=0.015),抑瘤率分别达到48.97%和53.7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组和顺铂组平均瘤体质量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P=0.000);与化疗药顺铂组相比瘤体大小及抑瘤率均未见差异。竹节香附素A对裸鼠体质量影响较小,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裸鼠存活率为100%,顺铂治疗组存活率仅为62.5%,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瘤体小,肿瘤细胞稀疏减少。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竹节香附素A毒性低,安全性好。

  • 标签: 竹节香附素A 肝细胞癌 顺铂 HEPG2细胞 裸鼠移植瘤
  • 简介:目的研究天然源性化合物5,7-二甲氧基黄酮(5,7-dimethoxyflavone,5,7-DMF)是否具有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诱导肝癌干细胞(livercancerstemcells,LCSCs)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超低黏附板悬浮培养得到肝癌肿瘤球形成细胞;Westernblot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和ALDH1蛋白表达状态;ELISA和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球形成细胞凋亡率。结果第3代肿瘤球细胞的单个细胞成球的百分率(73.4%)相对第5代原代培养细胞的肿瘤球形成百分率(18.7%)显著提高,且其肿瘤球大小亦有差异。源自复发性肝细胞癌的第3代球细胞高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和Oct4。亚细胞毒性浓度5,7-DMF(1.0μmol·L^-1)明显增强TRAIL(10.0ng·mL^-1)诱导LCSCs的凋亡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5,7-DMF具有增强TRAIL诱导LCSCs凋亡的作用。

  • 标签: 5 7-二甲氧基黄酮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肝癌干细胞 凋亡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年发病率位居第五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导致的病死率中位居第3[1]。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和化疗,其治疗效果差,并且几乎不能达到完全缓解或是治愈。

  • 标签: 细胞生物学特性 LIVIN 人肝癌 基因表达 肝细胞癌 居第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集成有微阀结构的双层PDMS-玻璃复合芯片,考察其适用性并研究花蕊石生品、制品水煎液对肝肿瘤细胞HepG2凋亡坏死的影响。方法制作双层微流控芯片并考察微阀的性能,同时进行了HepG2细胞的培养,死活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将预制备的不同浓度花蕊石生品、制品水煎液通入微流控芯片,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和72h,凋亡坏死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凋亡坏死率。结果芯片微阀性能良好,可灵活控制液阀的开关且未表现出明显的延迟现象。细胞在芯片中生长状态良好,培养72h期间细胞存活率≥97%。药物作用细胞后,发生凋亡坏死的细胞数量随给药浓度的升高、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且制品水煎液的效果好于生品。结论实验证明了花蕊石生品、制品水煎液对肝肿瘤细胞HepG2具有促凋亡作用,也进一步验证了本实验室设计的芯片在细胞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的可行性,为微流控芯片在中药抗肿瘤新药开发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微流控芯片 微阀 细胞活力 花蕊石 抗肝癌作用 药物筛选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恐怖、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4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流式细胞技术对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CD^+4/CD^+8较化疗前升高(P〈0105),而CD^+19,CD^+16CD^+56下降(P〈0.05)。观察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还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晚期乳腺癌 化疗 负面情绪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联合顺铂、紫杉醇对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各自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5年9月确诊的7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放疗联合顺铂、紫杉醇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调强放疗联合顺铂、紫杉醇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联合顺铂、紫杉醇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调强 放疗 顺铂 紫杉醇 宫颈癌
  • 简介:目的对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65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或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去甲长春花碱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5.45%,与对照组的46.87%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增高率为72.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6%,P〈0.05;观察组患者Ⅱ度及Ⅲ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3%,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0.63%和5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非铂类药物 联合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ttyacidamidehydrolase,FAAH)抑制剂URB597诱导人肝癌高转移细胞MHCC97H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给予不同浓度(1、5、10μmol/L)URB597与MHCC97H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factor,AIF)在细胞核中的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1、5、10μmol/L)URB597作用细胞1、4、7d后,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不同浓度URB597作用96h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且细胞核中AIF水平显著增加;(3)10μmol/LURB597作用细胞96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水平明显下调,Bax水平明显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I3K抑制剂LY294002亦可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但与10μmol/LURB597作用相比,对Bcl-2/Bax比值的影响程度较低。结论:URB597可通过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该作用与其下调Bcl-2/Bax比值,影响线粒体通透性,诱导caspase依赖和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且部分依赖于PI3K/Akt通路。

  • 标签: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抑制剂 URB597 肝癌细胞MHCC97H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注射液与胸腺五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联合胸腺五肽(10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注射液(200mg/d,化疗第1日至化疗结束)。评价化疗第7、14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体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成本-效果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2±0.9)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5±1.1)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56.8±1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11.6)分,观察组患者平均增加体质量为(2.7±1.1)kg,明显高于对照组(0.4±0.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可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程度,提高患者的体质量、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脱氧核苷酸 非小细胞肺癌 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