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骨折采用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选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诊的肱骨近骨折患者例数共计88例,以患者主观治疗意愿分设不同小组,研究组(n=44例,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n=44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2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锁定 内固定术
  • 简介:柯太夫:我是个“吃货”,喜欢掰中各样的美食.,包括海鲜,但是我偏偏对海鲜过敏。上一次吃海鲜,为了防止过敏,我提前吃了抗过敏药,结果还是发生过敏,搞得很狼狈。我提前吃了抗过敏药怎么还是会过敏呢?

  • 标签: 海鲜过敏 药作用 抗过敏药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NeerⅢ、Ⅳ型骨折6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应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传统组32例,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微创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0.20±12.41)min和(122.50±20.2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4.67±35.21)ml和(330.94±84.71)ml,切口长度分别为(9.07±1.05)cm和(15.56±1.24)cm,Neer评分分别为(90.40±7.96)分和(82.63±8.64)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53±3.22)周和(18.22±3.7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骨折能完成肱骨近NeerⅢ、Ⅳ型骨折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肱骨近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中,选取2018.8-2022.8期间,本院接诊治疗的复杂肱骨近骨折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参照组(n=30),一组是试验组(n=30)。前组,对患者开展解剖钢板治疗,后组,实施肱骨近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对比,试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有效率对比,基于数据统计可知,参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73%(22/30),试验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6%(29/30),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肱骨近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速患者骨折康复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策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肱骨近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中,选取2018.8-2022.8期间,本院接诊治疗的复杂肱骨近骨折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参照组(n=30),一组是试验组(n=30)。前组,对患者开展解剖钢板治疗,后组,实施肱骨近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对比,试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有效率对比,基于数据统计可知,参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73%(22/30),试验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6%(29/30),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肱骨近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速患者骨折康复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策略 临床疗效
  • 简介:口腔虽小,但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龋病,牙周病等会破坏牙齿、牙龈等,进而影响心、脑、肺等脏器的功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近期一项新研究则表明,牙周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尤其不容小觑。口腔细菌可能会吸入肺专家介绍说,对大量病例进行长期研究发现,牙周炎越严重,患者的肺功能就越。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这是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牙周疾病状况与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关系。在一项包含1200多例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课题组发现,

  • 标签: 肺功能 牙周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病例对照研究 口腔健康 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出现伪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该院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79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200例患者,采用针对消除监测数值误差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79例患者,采用常规监测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误差率的差异,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对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护理干预组术中共2例患者出现有创血压监测误差,误差率为1.0%(2/200);对照组共18例患者出现伪,误差率为10.1%(18/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7,P=0.000)。结论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是冠脉介入治疗中重要措施,但容易出现伪,积极地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出现率。

  • 标签: 有创血压 误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肱骨近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的肱骨近骨折患者 80 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00%, P< 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近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其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骨科门诊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 80 例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分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40 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 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肾活血汤,对两组的治疗疼痛率进行收集和分析 。 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观察组的治疗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来得出,观察组使用补肾活血汤治疗骨折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得以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常规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钩螺旋体病(钩体病)控制对策,防止钩体病在我县流行。方法根据怀远县1970~2005年疫情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加以整理分析。结果通过预防服药、灭鼠、家畜圈养、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怀远县钩体病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总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呈现流行形式发生改变、流行类型有所不同、流行强度有所降低、流行菌群出现更迭等疫情特点。结论通过资料分析,说明我县采用的控制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 防治对策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提高对钩螺旋体病导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治,以便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由钩螺旋体病导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16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转归。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农民14例,学生2例;主要为青壮年;均在8-11月发病;10例发热第3天,6例发热第4天出现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急诊入院;胸片及胸部CT均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及早给予针对性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钩螺旋体病是弥漫性肺泡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把握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治能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弥漫性肺泡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机械性缝合在预防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瘘的应用价值。方法106例肺切除术患者中,42例采用全层间断缝合法、64例采用一次性国产支气管残闭合器缝合法进行支气管的闭合。结果全层间断结节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42例,术后发生支气管残瘘2例,发生率为4.8%;一次性国产支气管残闭合器处理支气管残64例,术后未发生支气管残瘘。结论肺切除术中选择一次性国产支气管残闭合器缝合法可明显降低术后支气管残瘘的发生率,充分显示机械性缝合的优越性。

  • 标签: 缝合 机械性 肺切除术 支气管残端瘘
  • 简介:尽管互联网医疗在现阶段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但很多细分市场仍有机会。从本质上来说,市场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缺乏支付方是中国互联网医疗的最大瓶颈。但是,对于支付方,市场不甚了了,以为有了支付方就万事大吉,还是可以按照现行的模式运营下去。殊不知一旦支付方真的进场,整个市场格局和原先的发展逻辑

  • 标签: 发展逻辑 药品支出 商业医疗保险 医保基金 健康管理服务 服务资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采用神经袢状吻合及带蒂深艋膜包绕防治前臂与小腿截肢术后的残痛。方法:在前臂与小腿的截肢术中,将切断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胫前神经与胫后神经进行袢状吻合,并同时切除带蒂深筋膜对吻合口进行包绕;结果:本组18例经过6个月-9年的随访,无截肢术后残痛的发生;结论:采用神经袢状吻合及带蒂筋膜包绕防治前臂与小腿截肢术后的残痛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截肢术后的残痛,防止残痛神经瘤的发生。

  • 标签: 神经袢状吻合 截肢术 残端痛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近些年以来,股骨近骨折发生率逐年提升,亦是临床创伤骨科中常见疾病,治疗难度大,当前无统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中会根据肱骨近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即: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方法众多,包括:髓内钉技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经皮微创内固定、肩关节置换术等。本次将对肱骨近骨折治疗方式的优点和弊端进行详细的综述。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适应症 手术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残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保留残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3个月,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均实施同种异体腘绳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根据其有无保留残分为两组,对照组(未保留,22例)和观察组(保留23例)。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包括ACL胫骨止点断裂4例,14例股骨起点断裂,27例体部断裂,随访6-15个月,均值8.5个月。患者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而两组在IKDC综合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等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实施保留残的效果更为显著,即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稳定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保留残端 解剖重建 临床研究
  • 简介:严重骨质疏松性肱骨近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1],常由低能量损伤引起。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以前多因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困难,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易发生骨折移位和内固定松动,因而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故对该类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从而导致骨折愈合后患肢功能大部尚失,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外科治疗术 严重骨质疏松 压板 骨质疏松患者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近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47例老年肱骨近骨折。结果:经10~24月随访,平均愈合时间8.5周,均达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标准评分,优28例,良11例,中8例,优良率82.98%。结论: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 老年
  • 简介:目的评价股骨近髓内钉(PFN)治疗转子间骨折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5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8~18个月,无切口及骨髓感染病例,平均6个月达到临床骨折愈合标准。结论PFN是一种侵袭性较小、方法简便的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技术。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转子间 骨折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