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游离皮移植由于它克服了带蒂皮移植存在的手术次数多、固定体位不适、医疗费用大和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是外科修复技术的一项重大发展,所以目前国内、外应用已相当广泛。但是,用于急性外伤的新鲜污染创面还不多。我院于1979年9月9日和28日分别对两例急性创伤病人成功地施行了下腹部游离皮移植术,现摘要报告如下:

  • 标签: 两例报告 修复创伤 创伤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型游离皮修复用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病患8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小型游离皮修复术,对照组行髂腹部带蒂皮修复治疗。对比皮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4.63%低,P<0.05。针对皮愈合时间,研究组(14.26±2.17)d,比对照组(24.29±3.05)d短,

  • 标签:
  • 简介:目的讨论带蒂胸大肌皮移植术修复舌部组织缺损修补术的护理技术和经验。方法仔细观察皮的血运情况,确保伤口负压引流通畅,保持口腔清洁,及心理护理。结果胸大肌带蒂皮移植舌部组织成活率100%,术刨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结论带蒂胸大肌皮修复舌部缺损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舌部 胸大肌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术后护理 口腔清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化游离组织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方法:纳入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9月)接受血管化游离组织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 28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前臂皮满意度( 100%),腓骨肌皮满意度( 83.33%),股前外侧皮满意度( 80%)( P<0.05)。腓骨肌皮失败率为 33.33%;股前外侧皮失败率为 10%;前臂皮失败率 25%( P<0.05)。结论:血管化游离组织修复颌面部肿瘤术后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且手术简单、方案、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血管化 游离组织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逆行前踝上岛状皮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逆行前踝上岛状皮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包括前足肌腱外露6例,前足、中足骨外露5例,前足背肌腱及骨外露4例.转位皮面积在6.0cm×4.0cm至15.0cm×10.0cm.术后予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结果:15例皮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皮外形与前足功能恢复满意,且对供区的功能影响小.结论:逆行前踝上岛状皮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足 软组织缺损 皮瓣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岛状皮修复术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皮均有效存活;治疗后30d恢复良好率86.67%;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44±3.22)d,创面愈合时间((17.96±2.21)d,住院时间(7.87±1.21)d,并发症发生率10.00%;治疗后14d炎症因子、瘙痒及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总满意率96.67%。结论:岛状皮修复术可以有效提升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预后良好。

  • 标签: 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修复足背侧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足背侧软组织损伤13例实施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修复手术。结果13例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均成活,随访4~8个月,皮血运与质地优11例,良2例,未行神经移位的9例感觉恢复达S2,行腓肠外侧皮神经移位的4例中3例感觉恢复达S3,1例达S3+。结论应用腓动脉逆行穿支蒂皮修复足背侧软组织效果优良,可在一定程度恢复浅感觉。

  • 标签: 腓动脉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足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游离皮移植术在头皮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头皮烧伤并伴有大面积头皮缺损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周期、手术成功率、修复皮肤的肤色、质地、弹性。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头皮的质地、弹性和外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为(36.7±5.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5±3.2)d(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3.9%,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在头皮烧伤修复整形中效果较游离皮移植术手术成功率高,外观美观,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游离皮瓣 头皮烧伤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修复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方法:对24例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进行修复。结果:24例皮完全成活,缺损的软组织完全修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可以有效治疗小腿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设计方便,无需损伤下肢的主要血管,不用进行血管吻合,皮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浅动静脉 逆行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腓肠动静脉穿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指固有动脉顺行,逆行岛状皮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者62例纳入研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各31例,对照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观察组顺行岛状皮手术,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顺行岛状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穿支皮辩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选80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分对照组(43名)和观察组(37名)。前一组使用胸腹带蒂皮修复术,后一组使用穿支皮修复术。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7.5%),说明观察组的有效性更具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明显低于对照组(25.7%),说明观察组的安全性更可靠。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修复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转移皮联合应用在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42指损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根据手指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局部转移皮,修复创面。结果术后皮全部成活,随访3~9个月,皮质地优良,无明显疼痛,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局部转移皮联合应用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创伤和损伤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膊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成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Lasek治疗的24例(46眼)手术后1,4,7天,1,2,4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角膜上皮观察。结果22例(44眼)角膜上皮成活,视力恢复达术前最佳矫正水平,成活率占95.65%。未成活两例(2例)其中1例(1眼)为上皮破裂,1例(1跟)为上皮丢失,占未成活率4.4%。结论Lasek术后角膜上皮成活与否,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决定了Lasek的临床疗效,其中术前麻醉剂使用不当,角膜制作时阔过长,粗暴,使上皮边缘不整.破碎,对位不良。角膜制作过大,术中术后患者不合作等是其主要原因。

  • 标签: Lased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瓣 成活率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VSD灌洗联合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移植治疗足踝部感染性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以来,我院应用VSD灌洗联合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移植治疗足踝部感染性组织缺损30例,治疗方法:①术前根据药敏结果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②术中彻底清创,清除坏死骨组织及炎性肉芽组织;③创面安置VSD负压材料,持续抗生素灌洗5~7d,负压封闭引流8—10d;④应用局部皮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结果本组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感染均已控制,感染部位达到临床愈合。结论采用一期VSD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二期采用带蒂非主干血管皮修复组织缺损,可彻底治愈足踝部感染性创面。

  • 标签: VSD 灌洗 显微外科 感染
  • 简介: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7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组Ea(7.90±2.50)cm/s、Aa(9.30±2.60)cm/s及Ea/Aa值(0.84±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30)cm/s、(12.50±2.30)cm/s、(1.18±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E(64.90±19.71)cm/s、A(75.03±18.42)cm/s及E/A值(0.91±0.2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9.33±18.86)cm/s、(87.65±22.80)cm/s、(1.1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结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可更为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 标签: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修复软组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分期修复重建骨及邻位皮修复软组织创面治疗,第一期采用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做二维固定,第二期纠正酸中毒,给予脱水、抗感染、抗凝、扩血管治疗,第三期行小切口潜行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第四期植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无一例截肢,骨痂生长平均时间为8周,骨性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随访12~24个月,均无骨不连和畸形等异常发生。患肢膝关节活动度≥100°,Johner-wruh评分评定:16例(80.0%)为优,4例(20.0%)为良。结论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邻位皮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效果理想,可促使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皮瓣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四肢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游离皮移植修复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76例四肢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手段对照组(常规软组织修复,38例)、观察组(游离皮移植修复,38例),全面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观察组皮存活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81.58%(31/38),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修复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游离皮移植修复术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皮存活更高,且可促进创面修复因子表达。

  • 标签: [] 四肢创伤性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各种原因造成的手部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直接影响着术后效果及手功能的保存。腹部皮移植术是为了覆盖创面并代替组织缺损,用于恢复外观与功能的一种方法。因其手术简便,皮肤供给充分,疗效较满意,已成为手外科最常见的术式,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腹部皮瓣移植术 术后护理 较大面积缺损 手部皮肤 术后效果 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