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全甲状腺切除术(TET)方法及技巧,为TET的广泛开展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87例行T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作者手术经验及体会,阐述和总结TET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结果本组87例TET均获得成功,单侧手术时间(70±5)min,双侧(10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ml,无一例中转开放患者。结论TET不仅美容效果良好,而且大大减少了创伤的面积及对甲状腺周围组织的干扰,同时术后不适感、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比大大减低。掌握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及手术技巧,可以明显缩短手术学习曲线,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腔镜手术 甲状腺 技巧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行腹腔食管癌切除术时腹腔游离胃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院进行腹腔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30例,将其分为先游离胃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观察组),后游离胃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对照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壁损伤的情况等。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先进性胃左动脉的分离,对于整个手术更为安全。

  • 标签: 食管癌 腹腔镜 胃部游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泵注氯化钠的方式给药,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的方式给药。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更少,且观察组患者给药10min后的Ramsay镇静情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其镇痛作用显著,且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腔镜甲状腺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胆囊切除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起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开腹胆囊切除术 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对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实施护理配合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200例应用内激光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激光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手术方法与步骤等各方面熟练掌握并互相操作配合,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腔内激光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因阴道不规则出血,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分别实施宫细胞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取材满意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两种方式对患者的痛感评价。结果细胞学检查的患者中仅有16例患者出现取材过程中出血过多、细胞采集过少,满意度为92.00%;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中,有46例患者出现取材过程中出血过多、细胞采集过少,满意度为仅为77.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方式诊断过程中患者取材满意率,我们发现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方式取材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度,我们发现经细胞学检查的患者,无痛患者有174例(87.00%),未出现明显疼痛患者;而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中,有178例患者出现明显疼痛(89.00%)。结论综上所述,宫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普通检测过程中患者的不适,而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宫腔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讨论在宫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部彩色超声进行临床检查的诊断情况和结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临床诊疗的103例宫内病变患者,分别对她们采用经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以病理检查为标准,103例患者的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的总检出符合率为70.87%(73/10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总检出符合率为92.23%(95/10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对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相对比,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进行临床诊断,其检出率和准确率更高,诊断效果更佳,因此,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内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部彩色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并发脑积水预后,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医院共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并发脑积水28例,翼点入路显微下夹闭或切除治疗21例,介入栓塞治疗7例,急性期给予脑室外引流5例,23例行脑室-腹腔引流术。结果Rankin评分0分0例、1分2例、3分10例、4分14例、5分3例、6分0例,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5个月~1年,并发与后遗症3例,脑积水症状表现均明确改善。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并发脑积水风险较高,急性期可据脑积水自愈难度选择性应用脑室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引流术治疗,亚急性期或晚期采用脑室-腹腔引流术治疗。

  • 标签: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手术治疗的4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宫外孕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45~125ml,平均术中出血量61.5ml;手术时间26~78min,平均手术时间42.5min,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其中壶腹部妊娠破裂11例,峡部妊娠13例,壶腹部妊娠未破裂22例。46例患者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手术治疗宫外孕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手术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碎石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7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MPCNL治疗96例,行URL治疗8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转开放手术、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URL组(P〈0.01);MPCNL组术后3d、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同期URL组(P〈0.01);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URL组(P〈0.05);两组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URL均是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对结石位置偏低、直径偏小的患者可考虑首选URL;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以及结石位置较高的患者,MPCNL更为适用。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 输尿管硬镜 碎石术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技术在妇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0例应用腹腔诊断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3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妇科急腹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13例(4.33%)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开始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急腹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腹腔技术进行治疗,不仅手术创伤小,且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实施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开腹手术 妇科急腹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腹腔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56例,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宫外孕患者列为普通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1.47±21.65)mL、平均手术时间(40.37±12.53)min、下床活动时间(9.16±4.32)h、平均住院时间(4.37±1.43)d、肛门排气时间(11.27±1.46)h,均短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手术治疗宫外孕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电刺激所致家兔下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使用电刺激伴狭窄法制备家兔下静脉血栓模型,造模1h后,连续5天iv给予5、10、20mg/kg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sc给予100U/kg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最后一次给药1h后测定家兔出血时间和出血量,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试剂盒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a)水平,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浆内凝血因子FIIa、FXa、FXIa、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TAT、活化蛋白C(APC)、组织性纤维溶酶激活剂(t-PA)、纤溶酶原(PLG)、尿激酶原(PROUK)、胰蛋白酶(Trypsin)、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取血栓,测定血栓湿质量、干质量以及基质量.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制各家兔贫、富血小板血浆,分别以胶原(CG)、二磷酸腺苷二钠盐(ADP)和花生四烯酸钠(AA)为诱导剂,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血塞通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家兔iv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栓湿质量、干质量及基质量均显著降低,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未出现明显增加,APTT、PT和TT也未出现明显变化;血浆内t-PA和6-keto-PGF1a水平显著增加,TXB2水平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血塞通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具有良好的抑制下静脉血栓作用,且无明显出血副作用,作用机制与增强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有关.

  • 标签: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家兔 下腔静脉血栓 纤溶活性 血小板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s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影响。方法选择SAH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NF-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TNF-a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下降(P<0.05);出院时Glasgow评分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是防治sSAH后CVS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阿托伐他汀 脑血管痉挛 TNF-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38例首次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发病后3个月,以改良的Rank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进行比较。结果(1)RDW与患者预后情况相关。(2)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相比,RDW值更高。(3)Hunt-hess级别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出血患者升高的RDW与预后不良相关,或可成为预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肝切除术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和3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d(P〈0.05)。术后1d和3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肝切除术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肝肿瘤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个隙性梗死病灶的临床特点及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h以内发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深穿支供血区域单个隙性梗死患者60例,将其根据梗死部位及载体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隙性脑梗死伴有MCA病变组和隙性脑梗死不伴有MCA病变组,分别对这2组的病人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临床特点(NIHSS评分、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月后mR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血压变异性、NIHSS、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物治疗3月后mRS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梗死部位及MCA病变,提示了MCA深穿支单个隙性梗死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因此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单个腔隙性梗死 临床特点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细胞学检查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绝经后妇女,对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和宫细胞学检查,检查后行诊刮病理诊断,将阴道超声和宫细胞学检查结果与诊刮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过采取阴道超声联合宫细胞学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与诊刮病理诊断结果对比,两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采取阴道超声联合宫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 宫腔细胞学检查 绝经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作分析。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中心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药物止血治疗以及内治疗,对比2种止血方法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66.67%),P<0.05;同时,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患者采取内治疗价值较高,止血效果较好。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药物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优于开腹手术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近3年本科腹腔组50例与开腹组在治疗宫颈癌I-IIa期的临床数据分析。结果腹腔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同;组淋巴结切除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可行、疗效好。

  • 标签: 腹腔镜 宫颈癌 广泛子宫全切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