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毅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2期
  • 机构:广东凤城司法鉴定所李毅超摘要:目的探讨药品检验结果对试剂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对近年来使用的化学试剂进行药品检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影响试剂质量的原因和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试剂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使用含有杂质的化学试剂对药物进行检验,会影响药物检验的准确性。结论检验药物化学试剂的质量对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检验药物化学试剂采购和验收的管理,以保证药物检验试剂的质量,进而确保药物检验的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药品生产对医疗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药品制,药品检验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在进行药品检验过程中影响数据结果的主要因素,然后以此为基础,具体探究如何控制数据结果和检验质量,希望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医疗建设。

  • 标签: 药品检验 数据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采血的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700例,按照其静脉采血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常规静脉采血的35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的3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结果干预组患者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护理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操作、标本采集、标本核对以及送检的及时性等,护理干预对这些因素的关注可以明显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静脉采血 护理因素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2 月到 2019 年 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妇科类疾病 患者 142 例 ,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 71 例先运用抑制阴道分泌物的方法,再对其进行尿液的采集,对照组 71 例运用常规采集尿液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样本检验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样本检验的结果对比,观察组尿液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以及亚硝酸盐等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阴道的分泌物会对患者尿液常规检验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为此在进行尿液检验时需要抑制阴道分泌物。

  • 标签:
  • 简介:调查分析莱芜钢铁集团公司医院近5年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反馈情况,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发生率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输血不良反应,保障安全有效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14.01—2018.12所有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对有输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血液制品种类及处理措施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年共输血10098人次,发生不良反应病例48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7%,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0.46%(10/2140)、0.87(19/2169)、0.37(8/2124)、0.32(6/1899)、0.28(5/1766)。发生26例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6例轻度过敏性输血反应,4例输血相关呼吸困难,1例迟发性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红细胞22例、血浆3例、血小板1例。发生轻度过敏性输血反应的血液制品分别为红细胞7例、血浆8例、、血小板1例、冷沉淀0例;1例输注血浆、血小板和2例红细胞发生输血相关呼吸困难;1例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为输注红细胞制品;自体输血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调查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推广自体输血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有反复输血史和孕产史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几率较大;发生不良反应类型与血液制品种类相关,临床应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把握好成分输血和精准输血,做到安全有效用血。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制品类型 安全有效用血
  • 简介: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甚至决定了患者的生活和死亡有一定关系。药品质量检测是防御为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防线,但实际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本文讨论了药品质量检验测试对象的特点,为了提供用于药物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的改善战略的制定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药品 质量检验 可靠性 提升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检验结果相关探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0月,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脑梗死组,同时再选择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人员在入院的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4ml,实施血清分离,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人员,叶酸数据则低于健康人员。P<0.05,并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叶酸水平降低,则会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可作为鉴定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指标,可以有效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检验 探讨
  • 简介: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科室进行检验的300例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300例标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检验标本为对照组,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检验标本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样本的检验误差率为12.0%,而观察组的检验误差率为4.0%。分析其原因包含人员因素、操作规范性、其他因素等,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升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规范操作步骤,从而为临床确定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结果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0月治疗的外伤性截瘫患者140例作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评估,采用Zung氏自评表(SDS)对14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外伤性截瘫患者很容易产生精神抑郁状况,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有信心改善心里和生理的康复。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抑郁组n=133)和观察组(非抑郁n=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此外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15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患者康复行动。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康复行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用于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有效降低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抑郁 康复 心里干预 效果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为了对全省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的整体水平进行考评,及时发现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中有关仪器可靠性、操作规范性、记录完整性、数据准确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并为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提供参考依据~([1-3])。1材料和方法1.1参加的实验室:全省药品生产企业及药品检验机构共有73家单位报名参加,64家为药品生产企业,9家为药品检验机构。1.2检测样品的处理:待测样品为硝苯地平原料,在药品GMP生产车间混合均匀后进行了分装。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检验机构 检测样品 硝苯地平 能力比对 山西省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Ca2+浓度对凝血相关参数及血栓弹力图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来我院体检的志愿者静脉血118例作为标本,加入不同剂量的氯化钙,采用血浆比浊法、凝固法进行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标的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加钙量在0-120μl之间,血浆Ca2+浓度在0.1-33.7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Ca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达到最大聚集率的时间也在缩短,加钙量在150μl之间,血浆Ca2+浓度在39.0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不同浓度对健康人的影响Ca2+浓度在0.4~27.3mmol/L时,反应时间和凝固时间的变化呈“V”型趋势,且Ca2+数值浓度为2.1mmol/L时接近最小,α角此时数据最大。各项参数在Ca2+浓度2.1-4.0m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Ca2+浓度对凝血相关参数及血栓弹力图检验结果的影响明显,低于2.1mmol/L,血小板聚集率随着Ca2+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血浆Ca2+浓度在39.0mmol时,最有助于血小板聚集。

  • 标签: 血浆比浊法 氯化钙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的需求和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乙肝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 138例慢性乙肝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慢性乙肝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最想了解的分别是抗病毒用药相关知识占 90%左右、乙肝患者该注意什么占 95.6%乙肝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养占 95.6%;乙肝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最愿意接受的分别是护士个别指导占 89.1%、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占 91.3%;健康教育后慢性乙肝病人对于乙肝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了护理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了护士对慢性乙肝病人健康教育质量。

  • 标签: 慢性乙肝病人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需求调查与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石膏折断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个月护理后看患者对日常护理以及综合护理的满意度。依据骨科急诊并行石膏固定患者护理需求而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石膏折断率,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结论将综合护理护理干预用于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降低并石膏脱落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急诊 骨科急诊石膏固定患者 护理需求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长沙市超声科医师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RMSD)患病情况及探究缓解超声科医师WRMSD的方法。方法对长沙市医院80名在职超声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联合我校运动康复学院和中医学院寻找控制和缓解的措施。结果超声科医师WRMSD年患病率为93.75%。医师对于自身骨骼肌损伤不重视是导致WRMSD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B超科医生WRMSD的患病情况普遍,工作人员及管理者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控制和缓解措施。

  • 标签: 超声科医师 肌肉骨骼疾患 WRMSD 预防与缓解
  • 简介: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水平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入院当日及手术后第5天的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等临床营养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患者ALB、BMI、TSF及AMC等指标水平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但手术后第5天所有患者的ALB、BMI、TSF及AMC等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并且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应早期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

  • 标签: 颅脑损伤 营养支持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寻甸县参加优生筛查为高风险人群的家庭中存在的疾病及优生风险因素的种类、患病数量状况,为制定优生宣传、优生指导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心理状况。方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108例进行SCL-90心理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定结果显示9个因子的阳性率均超过51%,其中强迫症状最多,92例,占85.19%。女性阳性均分/恐怖均分与男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促进其心理健康;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其面临的心理困扰,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 心理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镇痛药物地佐辛的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评价。 方法 : 选择我院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住院患者 110 例,从适应证、用法用量等调查镇痛药物地佐辛的运用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合理用药评价。 结果: 110 例患者运用地佐辛,年龄 6~74 岁,平均年龄 ( 48.43±5.64) 岁。因手术运用地佐辛注射液的患者为 98 例( 89.09% );而科室中运用最多的为骨科 16 例( 14.55% )、手外科 12 例( 10.91% )以及肝胆外科 10 例( 9.09% )。而肿瘤患者通常连续使用药剂超过 7d 为 43 例( 39.09% )。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其临床上运用镇痛药物地佐辛较为合理,但依旧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对医师进行合理的培训,从而提升合理用药,减少用药的风险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