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蛋氨酸脑啡肽(Met.ENK)对神经母细胞细胞SH.SY5Y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et.ENK作用后肿瘤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PCR法检测Met.ENK作用后细胞内P21,P53基因转录量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P21,P16。磷酸Rb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法结果显示,Met.ENK对SH.SY5Y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在Met.ENK浓度为10-mol·L。时抑制率为40%;流式细胞术证实Met—ENK作用后大多数细胞被抑制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该期细胞数由63.97%变为87.73%;JP21的基因转录量是用药前的3倍,P53基因转录量是用药前的5倍;咒1,P16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磷酸Rb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Met.ENK可以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因子虎1及抑癌基因P5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下调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将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于生长周期的G0/G1期,表明Met.ENK的G0/G1期特异性周期抑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该途径产生。

  • 标签: 蛋氨酸脑啡肽 SH-SY5Y细胞株 G0 G1期 P21 P16
  • 简介:目的定量探讨线粒体在视网膜母细胞组织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小鼠视网膜母细胞造模,采用CMIAS—8图像分析仪分别测试正常组和母细胞组线粒体及线粒体空泡的体积密度和表面积密度等并进行对比。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组的线粒体空泡的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参数值比正常视网膜组大,表面积与体积比正常组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线粒体空泡的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形状因子等变化与视网膜母细胞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大鼠 视网膜母细胞瘤 线粒体 密度 表面积 体积
  • 简介:摘要: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母细胞细胞通常显示出葡萄糖代谢情况的异常,如葡萄糖的摄取、葡萄糖的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糖原合成与分解等过程的异常特性,因此在胶质母细胞的临床治疗中,从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代谢异质性出发是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因此,本综述阐述了靶向葡萄糖代谢的胶质疗法研究进展,介绍已有的靶点和已有的药物,并明确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葡萄糖代谢 胶质母细胞瘤 抗肿瘤靶点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多形性胶质母细胞(GBM)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脑肿瘤,治疗选择少且患者治疗结局差。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源化单抗,可用于多种肿瘤,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性GBM的二线治疗,最近的研究数据也表明,

  • 标签: 作用于血管 脑肿瘤 人源化 侵袭性 无进展生存期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神经母细胞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1--2020.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神经母细胞手术患儿6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模式,参照组32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儿接受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PedsQLTM4.0和PedsQLTM3.0对比结果表示,观察组患儿得分均高于参照组患儿,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肾上腺样脂肪Adrcnalmyeldipom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肾上腺肿瘤,经CT检查可以诊断。方法由于肾上腺样脂肪的报道多为个例且散在,故缺乏系统叙述。我们收集9例,回顾性分析肾上腺样脂肪的CT表现及特点,对有关问题进行简要阐述。结果对9例10个病灶均行手术治疗。经CT平扫加增强检查,肿瘤内含有不同比例的脂肪与骨髓造血细胞为其病理特征,CT示肾上腺区呈不均匀性实质性肿块,有很大诊断价值。结论9例均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说明CT扫描对肾上腺样脂肪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虽属罕见病但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

  • 标签: 肾上腺 良性肿瘤 X线计算机
  • 简介:胶质细胞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主要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其治疗手段,然而其五年生存率还很低。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我科于2004年以来对30例恶性脑胶质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替莫唑胺(TMZ)化疗药物进行化疗、联合放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综合治疗方法 胶质细胞瘤 恶性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切除 原发性肿瘤 化疗药物
  • 简介:患者,16岁,因持续性下腹部疼痛2d于2009年3月11日入院,既往健康,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4日.查体:T36.5℃,P100次/min,R23次/min,BP85/55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压痛以左下腹明显,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妇科检查:外阴呈未婚型;阴道、宫颈未查;肛诊:于左下腹扪及一约10cm×8cm×8cm大小形态规则的包块,触痛明显,活动度好,子宫大小正常.

  • 标签: 卵巢无性细胞瘤 分析
  • 简介:颅骨巨细胞临床极为少见,笔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流脓。即后双耳流脓,约20余年。时有头痛,头晕及发热症状。自服消炎药治疗后,症状好转,仍经常反复发作。

  • 标签: 颅骨巨细胞瘤 临床资料 发热症状 反复发作 耳流脓 消炎药
  • 简介:患者,女,56岁,回族,已婚。以'发现左乳肿物1年'为主诉,门诊以'左乳肿物性质待定'收入院。查体:T36.3℃,P84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患者既往患糖尿病5年,注射诺和锐控制血糖,2009年行胆囊切除术,否认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绝经6年。专科检查:胸廓无畸形,双乳对称,外观及皮肤无明显变化,双乳头无内陷及溢液,

  • 标签: 恶性梭形细胞瘤 乳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外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确诊APL68例,正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64例达到完全缓解(CR),其中8例发生外复发,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CNS)是APL外复发主要部位(87.5%),皮肤和双侧内耳道少见,3例同时伴骨髓复发(37.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与APLCR后外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初诊WBC>10×10^9是外复发的高危因素(P〈0.001,P=0.005);而性别,初诊血小板计数和APL细胞形态学类型,是否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等均与外复发无明显相关性.5例患者因未获CR2或CR2后出现骨髓复发死亡(62.5%).平均生存期仅5.8月,明显低于单纯骨髓复发26.3月(P〈0.05).结论初诊高白细胞负荷是APL外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CNS是APL的主要外复发部位,APL一旦出现外复发则预后很差.

  • 标签: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髓外复发 高危因素 预后
  • 简介:病例男性,33岁,战士。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腕背部肿物,无疼痛,质硬。在外院诊断为腱鞘囊肿,行囊肿切除术。术后4年复发,形成多发肿块,有酸痛,劳累后拇指感觉麻木、刺痛。局部检查:腕背部桡侧及桡骨茎突处有两个大小为2cm×1.5cm×1cm肿块,质硬,无移动及压痛,腕关节背伸活动轻度受限,肿物穿刺未抽出液体。X线片显示桡骨茎突、腕舟状骨有多处密度减低区,与正常骨质分界清楚,临床诊断:腕背部腱鞘巨细胞,手术见肿瘤呈黄褐色,有包膜,质硬韧呈分叶状,与腱鞘紧密相连,彻底切除,见桡骨茎突及舟状骨有多处压迹及

  • 标签: 腱鞘巨细胞瘤 腕背部 桡骨茎突 囊肿切除术 腕舟状骨 术后复发
  • 简介:嗜铬细胞有多种危象,多种并发时其病势凶险,进展迅速,复杂多变,预后严重。我们近期救治1例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并高血压和低血压交替发作危象患者,报告如下。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多发危象 诊断 预后 高渗综合征 高血压
  • 作者: 胡军常建王中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医院胡军常建王中新患者男,68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增大10天”于2018年1月15日入院,体检:阴囊皮肤不红,皮温未增高,右侧阴囊较左侧明显增大,能触及肿大附睾及睾丸,分界不清,无触痛,阴囊托举痛阴性,左侧睾丸及附睾未及明显异常,双侧精索无增粗。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0%,血红蛋白146克/L,血小板139*109/L。HCG:β-人绒毛促性腺激<1.20IU/L。甲胎蛋白4.70IU/ml。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48U/L,肌酸肌激酶31U/L,肌酸酶同功酶9U/L,乳酸脱氢酶198U/L,羟丁酸脱氢酶168U/L。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1.7S,国际标准化比值1.02,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0.1S,纤维蛋白原2.13g/L,凝血酶时间18.4S。尿常规、生化及免疫八项基本正常。阴囊彩超检查:右侧睾丸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多发不等的低回声区,境界尚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可见多发细密点状回声,大的范围约44*25mm。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并可探及动脉频谱(图1)。超声诊断:右侧睾丸多发低回声区,结合病史,考虑:1.占位性病变可能,2.炎症不除外。其后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睾丸)考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倾向B细胞来源伴浆样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女.40岁,7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如鸡蛋大小.无任何临床症状。1997年2月3日因孕足月,在当地医院接受剖宫产术时发现体已增生至指头大小,当时未切除。3个月后患者自感腹部明显膨隆,日渐感到憋胀.近半月来症状加重.纳差,但对呼吸无影响。月经量少.经期改变不明显。

  • 标签: 彩超诊断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卵巢肿瘤
  • 简介:血管网织细胞为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占所有脑肿瘤的1.5%~12%[1],本文就收治的16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血管网织细胞瘤 瘤结节
  • 简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为化疗敏感性肿瘤,绝大多数肺转移可通过化疗治愈日,少数病人在疗程的某一阶段,需补充肺叶或肺段切除,11例病人接受冷冻肺叶或肺段切除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长期接受化疗,尤其术前、后不得不补充化疗的病人干扰较常规术式为小,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肺转移瘤 手术治疗 化疗敏感性肿瘤 手术方法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