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何鹏对于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而言,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刹那,情绪是极为不稳定的,甚至丧失信心,产生了一了百了,放弃治疗的想法。其实病友们完全不必如此绝望,白血病虽然属于一种治愈难度较高的恶性肿瘤,但并非没有治愈的可能。对于患者而言,首先要摆正心态,遵从医嘱,配合进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对青霉素 G发酵液中的菌体浓度进行研究时,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方法能够对青霉素 G发酵液中菌体的比例进行精准的测定,这种测定方法相较于其他测定方法而言,测定速度非常快,测定数据较为直观,能有效提高产量产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 G发酵液中菌体浓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升发酵工艺控制的水平。

  • 标签: 发酵液 青霉素 菌体浓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对糖尿病高危因素妇女孕前行 50g糖筛查并给予干预措施,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50例于我院孕前检查的糖尿病高危因素妇女作为观察组,行 50g糖筛查,孕前给予干预措施。选取同期 50例糖尿病高危因素妇女作为对照组 1,未给予干预措施,另选取 50例孕前检查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 2。分析三组妇女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 2各项指标差异较小( P>0.05),与对照组 1存在明显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前对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妇女行 50g糖筛查并给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前; 50g糖筛查;妊娠结局

  • 标签:
  • 作者: 钟鸿钰柳晔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钟鸿钰柳晔摘要:本文将近5年来关于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及总结,客观反映现在临床上运用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简介:目的:介绍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药物治疗的证据支持情况及药物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建库至2018年10月相关文献,并手工检索综述中的参考文献及数据库中未收录的文献。结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治疗PSD方面,对于氟西汀,2篇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SRs)显示其治疗PSD无效,1篇显示有效;对于西酞普兰,2篇SRs显示其治疗PSD有效,1篇显示无效;对于帕罗西汀,1篇SR显示其治疗PSD无效,1篇显示有效;对于舍曲林,2篇SRs均显示其治疗PSD无效;对于艾司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均有1篇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其治疗PSD有效。结论:医师和药师在选择药物治疗PSD时,应考虑相关支持证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注意各种抗抑郁药的特征和不良反应。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药物 预防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 标签: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方法选择了我院收治的头部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四维X线图像拍摄技术,观察组患者使用六维颅骨追踪固定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操作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X轴、Y轴和Z轴的体位误差分别控制在(-0.249±0.541)mm、(0.247±0.127)mm、(-0.741±0.214)mm,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对于头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固定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降低体位误差,提升治疗效率。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追踪技术
  • 简介:制药分离是制药行业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角度,对分离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物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分析,并实现分离的一个过程。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药品制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技术。本文在介绍制药工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已开发的固液萃取分离技术、反胶团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沉析技术等制药分离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制药工程 分离技术 萃取技术
  • 简介:摘要:药品技术转移是“由依据明确的批准标准所计划和控制的行为组成,在药品生命周期中将某一生产工艺、分析方法、包装组分及其他任何步骤或工艺从开发方,即转让方转移至一个新的场所,即受让方的行动。”而差距分析作为风险分析的重要工具,其全面性对整个技术转移的顺利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技术转移实施过程中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对差距分析的运用进行了阐述,为药品技术转移的顺利推进提供分析方向及思路。

  • 标签: 药品 技术转移 差距分析
  • 作者: 漆兆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漆兆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食品安全又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与安全,如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会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与理论,对食品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进行检测,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同时食品微生物检验又是食品质量管理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预防为主为基础,有效预防与减少食品风险的发生。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不仅要重视检测技术,还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以极其快速的方式迅猛发展,新型的药品及工艺不断被创新和突破,新药研发力度得到持续化增强,虽然新药能够帮助解决更多的医疗问题,缓解患有相对应疾病患者本身的痛苦,提升治疗效率,但是新药使用最初,研发方还是需要承担药性不稳定与药品适用性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事件。针对具体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是极为重要的。现根据新药研发的情况,探讨技术层面的风险问题,确定应对措施。

  • 标签: 新药研发 技术风险 应对策略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发展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工艺的几点建议,以期待中药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中药制药技术 工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简介:摘要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 4088项采用 TLC法进行中药鉴别,可见薄层色谱法技术操作的普遍性。但很多药学人员常常会由于操作技术不够规范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尽管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势。本文将对薄层色谱法操作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概括分析,旨在为实际鉴别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操作技术 控制要点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2010版GMP要求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容易将某个密闭流程内的物料实现无菌化并保持无菌状态,但一些情况下需要将密闭流程断开再连接到新的流程,同时还需要保证物料不受污染。尽管洁净厂房环境能提供一定的洁净度,但此洁净度并不足以提供暴露后的无菌保护。为符合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暴露再连接过程的无菌控制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连接方案。本文将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 标签: 制药生产 无菌连接技术 运用
  • 作者: 谌立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谌立和理化检验过程中涉及的检验内容多是对化学、生物类物质进行检验,至今在检验方案上仍在研究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方案,微波制样技术以其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在现阶段得到大规模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现代也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口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所患的疾病也愈加地复杂多变,这也给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以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医疗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病情的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列举高新技术在现代药物制剂中的具体应用,综合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引入高新技术的药物制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对未来进行展望。

  • 标签: 现代 药物制剂 高新技术 应用
  • 简介: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药物分析发展的相关内容,探讨了现阶段药品检验技术的发展状况,浅析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前景,以加强对我国当前药物分析及检验技术的了解和研究,提高药物分析水平,推动药物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保障我国药物生产质量,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证。

  • 标签: 药物分析 检验技术 发展前景 创新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5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试验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产科中,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技术 妊娠结局 镇痛效果 剖宫产
  • 作者: 沙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沙英超声技术本身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等诸多优势,故而在20世纪4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医学领域初始应用的超声技术均为二维超声,其仅仅可对平面状态下的组织等情况做出反映,此后彩色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彩色多普勒超声随之诞生,成为超声在医学中应用的划时代性变革。此后便携式高分辨超声探头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基于其无创等诸多优势,麻醉过程中运用超声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详细的优势和应用情况仍未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故而本次研究针对其做出刍议,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如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