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的护理方案。方法将7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切割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一般护理组接受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接受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低于一般护理组患者(17.1%)(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方案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玻璃切割术治疗眼底疾病应用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2021年间选取的50名眼底玻璃切割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25人)和实验组(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割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的是围术期的综合干预,术后统计两组各项需观察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住院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认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玻璃切后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对护理的认可率,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眼底疾病 围术期综合护理 护理认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切割术后高眼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5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后高眼压患者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就诊,以简单分样法分组,划分为2组,对照组(n=29)予术后一般护理,基于此,研究组(n=29)采取预防性高眼压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临床指标:研究组眼压恢复正常、使用降眼压药物时间与之对照组比短(P<0.05)。②眼压水平、不良反应:研究组眼压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患者手术后高眼压行预防性护理效果可观,能够将眼压更好的控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术后高眼压 护理 效果
  • 简介:我做室内装潢的儿子突然左眼视物不清,经市中医院检查诊断为双眼玻璃强回声物(考虑玻璃出血)。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玻璃出血?是否隐藏其它什么病灶?该用什么药医治?此症状往后会不会反复发作?日常应注意哪些问题?

  • 标签: 玻璃体出血 视物不清 眼玻璃体 检查诊断 反复发作 强回声
  •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分析玻璃切割术在临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玻璃切割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30例PDR患者的眼压、CMT、BCVA指标、并发症发生及术后6个月时的复发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术后1个月时,PDR患者眼压、CMT、BCVA指标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明显(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脱落,占比3.33%,2个患者伴眼压升高,占比6.67%,1例患者会玻璃混浊,占比3.3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4/30)。6个月后,2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6.67%(2/30)。结论 玻璃切割术治疗PDR可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视网膜功能的目的,且并发症与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切割术治疗眼底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眼科2022-01-20至2022-12-10收治的70例眼底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玻璃切割术治疗,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满意度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视力指数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疾病患者采用玻璃切割术治疗的同时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可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底疾病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我们采用显微玻璃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surgery.MVRS)或联合硅油、气体填充、巩膜扣带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9月收住的52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显微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临床分析 常见
  • 简介:目的评价23G微创玻璃切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DR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3G组(61眼,采用23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和20G组(59眼,采用20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各5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并发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视力及眼压。结果23G手术时间为(88.53±12.71)min,短于20G组的(121.36±28.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视力以及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2例、需电凝止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20G组分别发生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45%(14/55);23G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G组(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切割治疗DR患者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20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持续蔓延,发热是其主要表现之一,在大家关注健康的同时,药店里的体温计销量也是直线上升,其中价格实惠、使用方便的玻璃温计最受欢迎。选购和使用玻璃温计看似简单,其实还需“多份心”。

  • 标签: 玻璃体温计 H1N1 主要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玻璃切除术后白内障4例,玻璃切除术后无晶体眼6例,术中鼻上方睫状体平坦部加玻璃腔灌注,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10例中囊袋内植入2例,睫状沟缝合固定8例。结果术后视力提高6例,无明显改善4例。结论玻璃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瓦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中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玻璃腔灌注可避免眼球塌陷。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 白内障摘除 睫状体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 简介: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实际上是脉络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缺损,常为先天性组织缺损的一部分,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检出率为23%~42%,其治疗难度较大,现就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5例就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谈一点体会。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13~42岁,平均29.8岁。全部患者合并虹膜缺损,11例伴有眼球震颤,10例为小眼球,7眼合并先天性白内

  • 标签: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网膜脱离 网脱 临床分析 视网膜色素上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视网膜患者手术之后采用俯卧位接受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所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术后俯卧位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脱落 俯卧位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频域OCT观察玻璃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FFA和频域OCT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患者46只眼纳入观察,进行玻璃腔注射TA(4mg,0.1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d及1,2,4,8,12,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厚度(AVG)的改变。结果在治疗后视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VA各点分别为:4周(0.3916±0.2564);8周(0.5668±0.1835);12周(0.5314±0.1996),视力基本持平,24周(0.3853±0.2024)缓慢下降。CMT方面,较基线比,在治疗后CMT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具有显著改变。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结论玻璃腔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减轻黄斑水肿。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 标签: 频域OCT 曲安奈德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膜炎 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玻璃腔注射康博西普对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眼底病变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开始时间是2018年11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11月,其中50例视为参照组,另外50例视为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对症治疗,研究组添加玻璃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眼底病患者应用玻璃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 眼底病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压迫程度及MR表现与术后功能恢复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三年中通过认真减压治疗的颈脊髓病23例,再经过1~3年的临床随访及MR复查。采用JOA评分法进行功能评价,并对MR图像进行测量与观察。结果减压前、后椎管截面积分别为59.4mm~2和103mm~2;脊髓截面积分别为50.8mm~2和81.48mm~2;脊髓矢状径分别为5.6mm和7.79mm;JOA评分分别为6.5分和9分。以上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通过手术减压可明显改善脊髓形态,同时改善脊髓功能。

  • 标签: 颈脊髓病 手术疗效 功能评价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