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为了研究乙肝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的检验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9日-2022年10月29日我院检验科收入的乙型肝炎患者26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 HBeAb)  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 等标志物检测,并能够分析各个检测结果,具体分组为: HBsAg、HBeAg以及HBcAb三项阳性为Ⅰ组,共63例; HBsAg  与HBeAg 双项阳性为Ⅱ组,共66例;HBsAg、HBeAb以及HBcAb三项阳性为Ⅲ组,共70例;HBsAg与HBcAb双项阳性为Ⅳ组共67例,比较不同血清学模式患者的HBV-DNA 与ALT指标水平差异。结果:Ⅱ组、Ⅲ组、Ⅳ组的HBV DNA、ALT的检出指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阳性检出方面,Ⅱ组、Ⅲ组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而Ⅳ组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和Ⅰ组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Ⅲ组、Ⅳ组的AL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通过对乙肝患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ALT、HBV-DNA等多项联合检测,能够明确分析出患者病毒复制和感染情况,能够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谷丙转氨酶( ALT)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脂肪肝患者护理干预中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以及对谷丙转氨酶(ALT)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e抗原定量与HBV-DNA及ALT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对226例乙肝患者血清e抗原和HBVDNA及ALT进行测定,并按e抗原测定结果分成5组。结果①乙肝患者血清e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呈等级相关,(相关系数0.514,P〈0.001),并且e抗原在0.03~3.75NCU/ml之间HBV-DNA含量随e抗原定量的升高而升高,而e抗原定量在3.75NCU/ml以上时与HBV-DNA含量关系不大(Ⅳ组与V组比较P〉0.05);②e抗原定量与ALT水平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e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有很好的一致性,可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但e抗原定量不能代替肝功能的检测,只有同时检测e抗原定量和ALT水平才能为判断HBV感染、复制及肝功能损伤程度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定量 HBV-DN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在诊断的过程当中,采取生化检验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ALT、AST水平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测人员均进行生化检验项目,对比两组检验人员的ALT、AST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LT、AST数值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人员的数值情况(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生化检验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了解当前患者病情的情况,将患者的误诊率有效降低,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诊断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ALT AST 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