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为便于鱼丸冰温贮藏温度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鱼丸的品质,通过测定其冰点和凝胶强度及感官评分,研究水分含量及糖、淀粉的种类和用量对鱼丸冰点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为80%-84%,蔗糖用量2%-3%,马铃薯淀粉添加量10%~15%,可使鱼丸的冰点从-2.2℃降低到-3.2℃,同时保持较好的口感和风味。冰点调节是鱼丸冰温保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鱼丸 冰点调节 冰温贮藏
  • 简介:针对冻干葱脱水后制品表面易存在泛白现象,通过研究冻干葱冻结过程中原料冻结速率和冷冻葱细胞组织内冰晶体大小对产品天然色泽的影响,同时研究开发添加天然还原性糖料为辅料产生的协同防护作用来防止葱制品的表面泛白,提高了葱制品绿色的稳定性。

  • 标签: 冷冻干燥 护色
  • 简介: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在碱催化条件下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通过醚化反应制备羟丙基改性淀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探讨环氧丙烷用量、NaO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环氧丙烷的用量为6g,NaOH的用量为0.8g。

  • 标签: 马铃薯淀粉 醚化反应 取代度
  • 简介:野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人工培养时生长缓慢、老化快、产量低,使得在菌剂等实际生产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平菇汁中有不知名组分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旨在找出并确定这种物质及其最适生长浓度。分别以水、乙醇、丙酮为透析液,MWCO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等体积蘑菇汁,DNS法测还原糖、双缩脲法测蛋白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生物碱、苯酚-硫酸法测总糖、甲醛法测氨为测定手段,菌丝直径为测量指标。蛋白质多的组分加入培养基中野蘑菇菌丝生长迅速,生物碱多的组分加入培养基野蘑菇菌丝生长缓慢。平菇汁中有类蛋白物质起促进野蘑菇菌丝生长作用,生物碱类物质起抑制野蘑菇菌丝生长作用。

  • 标签: 野蘑菇 平菇汁 分离
  • 简介:乳酸菌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能力,已被体外和体内的大量实验所证实。综述国外关于乳酸菌体外降低胆固醇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胆酸盐的作用,pH值和胆盐水解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目前,人们提出乳酸菌降低胆固醇作用机理假说,主要包括同化吸收作用、共沉淀作用和共沉淀与吸收的共同作用等。

  • 标签: 乳酸菌 胆固醇 胆酸盐
  • 简介:为满足贮运食品对冷链温度实时监测的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冷链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SZ05模块构建ZigBee网络,实现冷链温度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协调器节点采用ATmega128作为控制器,路由节点采用ATmega16作为控制器,分别设计出两种节点的硬、软件。经12h组网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硬件结构简单、体积小、设备可靠性高,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能够实现对温度准确、稳定、可靠的实时监测,对监控冷链温度、保证冷链中易腐食品品质和食用的安全性可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ZIGBEE 冷链 温度监测 SZ05
  • 简介:介绍了鲜切叶菜外观品质及营养成分下降的原因,并对其生理生化反应机理,包括伤乙烯的生成、呼吸作用增强、酶及微生物的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鲜切叶菜低温贮藏、化学保鲜、气调包装以及涂膜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对生物保鲜、减压贮藏等新型保鲜技术在鲜切叶菜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鲜切叶菜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鲜切叶菜 生理变化 保鲜技术
  • 简介:对人参乳酸发酵饮料的配方、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发酵原液含量25.00%,总糖9.00%,总酸0.28%;稳定剂最佳配比为琼脂0.08%,羧甲基纤维素0.10%,明胶0.10%。

  • 标签: 人参 发酵饮料 配方 稳定性
  • 简介:对黑曲霉HYA47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探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试验范围内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芯7g,麸皮3g,(NH4)2SO4添加量1.00%,NaNO3添加量3.0%,培养基为含水量1.5mL/g干基,初始pH值5.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106个/g干基,34℃发酵72h。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54.02U/g。

  • 标签: 木聚糖酶 培养条件优化 玉米芯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普及,快餐发展迅速,快餐面条的发展前景光明。但面条煮后容易黏连,放置一段时间后不易分散甚至不能分散,影响外观和食用口感,所以面条在快餐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很少。对于想享用面条的美味,又没有时间去实体店等待的消费者,可谓一大遗憾。如何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改善面条蒸煮后的黏连现象,让消费者能方便快速地享受到美味营养的面条,扩大快餐面条的市场占有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面条 快餐 市场占有率 应用 配方 生活节奏
  • 简介:概述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VelutipesPolysaccharides,FVP)的成分,探讨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金针菇多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金针菇多糖 多糖成分 提取工艺
  • 简介:传统发酵食品种类丰富,风味独特,是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乳酸菌是应用于传统食品发酵的重要菌株。通过对乳酸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传统发酵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实现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乳酸菌 纯种发酵 传统发酵食品 品质
  • 简介:以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微波法辅助提取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中的每一个可能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浸泡时间30min,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6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0min,pH值7时,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达1.848%。通过对提取过程中每一个细致因素的分析,以期为向日葵叶中绿原酸的工业化微波辅助提取提供参考。

  • 标签: 向日葵叶 绿原酸 微波辅助 提取
  • 简介:对我国21个不同地区特色品种的小米淀粉进行研究,分析其颗粒特性与热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淀粉小颗粒多为圆形,平均直径5.03~11.64μm;X-衍射仪(X-RD)显示为A型淀粉,结晶度28.2%~39.7%;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示起始温度58.59~71.49℃,峰值温度69.50~78.43℃,结束温度79.69~87.34℃,焓值6.97~26.93J/g。

  • 标签: 小米 淀粉 颗粒 性质
  • 简介:选择毕赤酵母GS115作为表达宿主,对抗菌肽Spinigerinα的突变体Spinigerinα′的基因进行胞外分泌表达,并选用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敏感菌株,采用琼脂空穴扩散法对表达液进行抑菌效果的研究,并将其抑菌效果与突变前的抗菌肽Spinigerin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菌肽Spinigerinα′-1的抑菌活性降低,Spinigerinα′-2抑菌活性稍有增加,Spinigerinα′-3的抑菌活性最强,而Spinigerinα′-4和5酵母表达的蛋白无抑菌活性。为抗菌肽抑菌效果提高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 标签: Spinigerin α′抗菌肽 表达 抑菌效果
  • 简介:为充分利用黑木耳碎片下脚料,丰富新型黑木耳产品种类,研制黑木耳重组纸状风味休闲食品。选用黑木耳碎片,粗粉碎和超微粉碎后,加胶成膜并调味,最后烤制为成品。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影响黑木耳超微粉重组纸状产品成膜特性和风味的工艺参数,得出优化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用量15%,水用量2.0mL/g木耳、温度25℃,调料量1.0%。

  • 标签: 黑木耳 重组 响应曲面
  • 简介:从剁辣椒盐坯原料中筛选出优势耐盐的酵母菌和乳酸菌,通过比浊法绘制2种菌的生长曲线,并绘制相同时间段的pH值变化曲线,确定耐盐乳酸菌及酵母菌适宜的培养条件,为食品企业酿造生产条件的设定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 标签: OD值 比浊法 PH值 耐盐微生物
  • 简介: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以其快速、无损、多组分同时测定及可在线分析等优势,近年来在苹果品质无损检测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介绍了NIRS分析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从苹果品质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在线检测及便携式检测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NIRS在苹果品质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苹果 无损检测 内在品质 研究进展
  • 简介:研究屠宰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数量与各品质指标变化的关系,并对剥皮与烫毛两条生产线控制前后的初始微生物与各品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冷却肉的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程度紧密相关,当微生物数量达到108CFU/g时产品已经开始腐败;采用控制措施显著地减少了初始微生物数量,使得冷却肉的保鲜期(0~4℃条件贮藏)延长3~4d。

  • 标签: 屠宰过程 微生物污染 冷却肉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