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在室内恒定条件下,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对葡萄十瓢萤叶甲OidesdecempunctataBillberg成虫的交配节律、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十瓢萤叶甲成虫在白天各时间段均有发生,但只有25℃下才出现有交配的高峰(14:00和18:0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无明显的高峰期出现。(2)每日平均交配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然而,每日耗费在交配中的总时长在25℃时达到最大(227.74min),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使其受到抑制。(3)交配持续时间在22℃下最长(146.84min),在28℃下最短(42.83min),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缩短的趋势。

  • 标签: 葡萄十星瓢萤叶甲 交配行为 节律性 温度
  • 简介:茄28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loctopunctataFabricius)的我国茄科植物上的重要的害虫种类。本文以此虫为材料,研究了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以及不同的交配持续时间其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分别为(36.61±3.24)min和(49.87±1.06)min,且两者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交配持续时间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延长交配时间与雌虫贮存的精子数量相适应。同时,结果还表明,该种类至少需要10min以上的交配才能导致卵的孵化。

  • 标签: 茄28星瓢虫 交配起始时间 交配持续时间 产卵量 孵化率
  • 简介:(六)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一、流行的类型及其防治策略1.流行速度潜能和类型不同病害的流行速度不同,有的差异很大。据报道,在最适的条件下,一个生长季中病害数量增长倍数

  • 标签: 流行学 流行速度 时间动态 中心课题 菌量 小麦条锈病
  • 简介:(五)虫虻亚科Asilinae属检索表1.触角芒简单(图88);后足基节后区膜质……6触角芒羽状(图89);后足基节后区骨化……22.触角第3节短,几乎与第1或第2节等长,节芒长,羽状毛1列或2列……3

  • 标签: 食虫虻科 触角芒 检索表 触角节 虫蛇 产卵器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乐平县化螟明显回升,发生量、分布面、危害程度均居全省之首.为了找出回升原因,深求防治对策,根据1990年铅山县病虫分析会与会者提议,由省植保植检站牵头,江西农大植保系、景德镇市和乐平县植保站参加,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990年4月22~24日,7月21~22日、10

  • 标签: 乐平 县植保站 有效虫源 植保植检站 晚稻品种 姜家村
  • 简介:稻飞虱是上思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常常爆发成灾为害,给粮食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试验选用10%氟苯嘧啶悬浮剂(Pyraxalt^TM)防治水稻稻飞虱,与植保无人机喷药(处理I,240mL/hm^2兑水13.65L),机动喷雾机喷药(处理Ⅱ:240mL/hm^2兑水900kg)与农民自防(处理III)和清水对照处理(CK)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3,7,20,40,60d,应用植保无人机喷药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为88.50%~99.95%;机动喷雾机喷药的防治效果在85.18%~99.91%,优于农民自防区处理。在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后20~60d防治效果达96.23%~98.91%和94.34%~98.36%,显著优于农民自防区处理。因此,10%氟苯嘧啶悬浮剂无论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喷雾还是人工机动喷雾器喷雾对防治稻飞虱效果显著的同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也表现出突出的防控效果。

  • 标签: 10%三氟苯嘧啶 稻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田间防效试验
  • 简介:螺螨酯是一种高效的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研究表明,田间害螨对其敏感性差异较大,现已有多种害螨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就种田间常见害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抗药性机理研究现状及抗性治理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螺螨酯 害螨 抗药性 抗药性机理 多功能氧化酶
  • 简介:采用芸香科柑桔属的温州蜜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枳属的构桔(Poneirustrifoliata(L)Raf),花椒属的花椒(ZanthaxylumbungeanumMaxim)种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做饲料,室内饲养柑桔凤蝶(PapilioxuthsLinnaeus)和玉带凤蝶(PpolytesLinnaus)。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两种凤蝶的幼虫期,羽化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寄主植物 柑桔凤蝶 玉带凤蝶 羽化率 幼虫发育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