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花卉不断地被注入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文化。

  • 标签: 中国人 花文化 创意产业 新元素 花卉种类 花卉栽培
  • 简介:《揽月》(见图一)是一件大型的动势丛林、树石、组合多变的盆景作品。作品调动了多种造型形式布局,表现了三峡夷陵一带常见的山林景色。作品首先是因“情”而作,作者常奔波于宜昌三游洞一带的山水之间,也正是这里自然美的特征,触动了情感,加上2002年第二届全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又值中秋佳节之际,自然就将我的赏石、邀月之情寄于作品之中。

  • 标签: 盆景作品 动势 创作 创意 赏石 自然美
  • 简介:此次创作的素材主体是本人2005年春从安徽山区买回的一株刺柏的枯桩(见图1),当时我看到以后非常兴奋,虽是已死枯干,但是让人感觉其灵魂还在,特别是枯干头部酷似传说中的龙首,睁着大大的眼睛,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潜龙欲飞九天的豪情(见图2)。见其气势及其逼真的形象,我也被深深感染,感觉其生命依然存在,感觉其骨子里张扬着一种可以勃发的力量。因此我也一直思索着,

  • 标签: 《飞龙在天》 魔术 创意 盆景 枯木 刺柏
  • 简介:有幸能拜读庄文其先生美文《树木盆景短暂的美的意义浅谈》,庄先生文风老练,旁征博引,敢开论界先河,实在令人钦佩。文章开篇指出'树木盆景的美存在短暂现象',并依据弗洛伊德的《论非永恒》得出'由短暂而永恒'的论断,进而举出行里人'常常忽略'短暂,反而行外人却'非常敏感'的情况,看似合情合理,但吾读罢却有问题萦绕心头。单就前提(即树木盆景的美存在短暂现象)即令人置疑。疑问起码有三个:一是盆景美是否存在短暂?二是如果存在,那么盆景美的短暂该如何定义?三是如果存在,那么盆景都存在短暂吗?这并非咬文嚼字,前提与结论的重要关系恐怕不须多作强调,其因果关系之玄妙亦不必多提。因此,对盆景美的短暂是否存在这种基础性问题,有作深入探讨的必要。无可否认,在大多数人眼里,自然美有着其最美的时

  • 标签: 盆景美 短暂性 盆景艺术 艺术赏析
  • 简介:本刊讯现存苏铁物种和化石物种具有较高形态上的相似,其结构对气候变化几乎没有响应。因此,了解现存苏铁类植物的生理特征和叶片功能发育中所遵循的规律将为了解叶片“设计”规律的古老,以及模拟古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提供依据。为此,西双版纳植物园博士研究生章永江与合作者测定了种植在版纳植物园和深圳仙湖植物园中的3科9属33种苏铁类植物的叶片结构、光合作用能力、水分运输能力和叶片养分含量。

  • 标签: 植物叶片 古老性 设计 深圳仙湖植物园 苏铁类植物 西双版纳植物园
  • 简介:2014年是中国花卉协会成立30周年.在1984年-2014年的30年中,中国花协与各分支机构一起,为中国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肯定和尊重.所以,对中国花协和各分支机构来说,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

  • 标签: 中国花卉协会 分支机构 中国花协 花卉产业
  • 简介:在河南省第八届盆景展上,看到河南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无论从作品的份量到作品的质量,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大型盆景如双干的黑松,其势雄健而不粗糙:中型盆景如双干黄杨,雅致俊秀而不呆板。可见园主王铁良先生前几年所说的要在内功上下功夫,是真的付出了不少啊!盆景就是这样,只要你思考了、付出了,走的路是正确的,就会有超出想象的回报。

  • 标签: 盆景园 作品 古木 河南 黑松 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