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如何提高博士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面临的极具现实意义的新课题。博士制度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对“博士是什么”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博士制度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科研经费少限制了博士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明确定位,实行合作导师负责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博士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

  • 标签: 博士后 合作导师负责制 多元化投入
  • 简介:<正>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四批博士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粤人社发〔2014〕20号)的文件内容,仙湖植物园获批成为广东省"博士创新实践基地"。这是仙湖植物园在2013年获批成为深圳市"博士创新实践基地"的又一次提升,将对提高该园科研创新能力及建设

  • 标签: 创新实践基地 科研创新能力 博士后招收 人力资源 人社 文件内容
  • 简介:30年如一日在基层与森林病虫害打交道,虽是本科毕业却被同行尊称为"博士",他就是湖南省长沙县森林保护植物检疫站副站长涂新华。吃苦耐劳,"追逐"马尾松毛虫1984年,毕业不久的涂新华参加了湖南省"七五"攻关项目——"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调查研究,自此开始了对毛虫的"追逐"生涯。踏遍湖南大半个省域,走遍广西三分之一的州县,年轻的涂新华爬山涉水紧追马尾松毛虫的踪迹。期间,

  • 标签: 马尾松毛虫 森林病虫害 森林保护 攻关项目 植物检疫 爬山涉水
  • 简介:一、1996年完成项目1.课题名称:黄葛树细菌性叶斑病的研究与防治课题主持人:廖光铠研究与开发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为害黄葛树叶片的病原菌之分类学地位,并筛选出防治该病效果在85%以上的药剂4种。

  • 标签: 开发内容 课题名称 主持人 病原菌 园林植物 分类学地位
  • 简介:广西继“桉树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成苗”,柳窿桉杂交育种成功之后,在建国四十周年之际,杂交桉组培苗繁育造林中试、巨×尾桉组织培养、桉树扦插育苗、尾叶桉引种及改良等又获得成功。可喜!可贺,这些新的突破,对广西的林业科研,生产将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愈伤组织诱导 培苗 尾叶桉 胚状体 林业科研 无性系
  • 简介:分析了博士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教学模式 应用能力
  • 简介: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园林科研单位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太原市园林科研所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深刻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我所的科研现状是科研经费短缺,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这是我们的劣势,但我们有一定的科研基地,由于下属园林局,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这又是我们的优势。过去的园林科研大多是脱离市场的纯科研,科研成果很难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

  • 标签: 转化为生产力 科研成果 科研选题 城市园林绿化 经济效益 直接应用
  • 简介:芬兰国家森林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对林业科研、教育和正在开展的国际化的深化改革,来提高与森林相关的经营技术。

  • 标签: 芬兰 林业科研 林业教育 森林计划
  • 简介:九月六日,"八五"国家攻关专题,"八五"北京市攻关项目"北京城市园林生态效益的研究"的子课题之二"改善北京城市隔离片林种植结构及其生态效益的研究"在北京林业大学通过验收。该子课题是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验收会由市科委主持。首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向远、市市政管委副主任李逢敏、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副主任程绪柯和市科委、园林局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该课题通过五年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片林进行了生态效益的测定和评估,对81种北

  • 标签: 生态效益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隔离片林 验收 不同类型 种植结构
  • 简介: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结合倘若停留在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内容的层面,不能深化内涵,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步成熟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地、主动地为人才培养作贡献;而其中的关键是互利互惠。

  • 标签: 产学研合作教育 科研单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才培养 学校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
  • 简介: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林业试验场,1987年改为林业研究院,1998年与林业遗传研究所合并,1999年又与林业培训研究所合并,2001年实行责任制并形成了现在的机构——山林科学院。现有职员303人,其中科研岗位213人,职能部门90人(行政32人、技术58人)。国家拨款约443亿韩元,研究经费98亿韩元。

  • 标签: 林业科研 韩国 林业培训 职能部门 科学院 研究所
  • 简介:她是昔日的上海高考文科状元,留洋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家外资企业金领,拥有自己的云计算高科技企业。在这些眩目耀眼的光环下,为了让腹中胎儿安享安全食品和一片蔚蓝天空,她从云端之巅降落大地之上自办农庄,用自然之力来帮助现代人修心修行。当儿子在优良生态环境中成长时,敏锐的她嗅到商机,为北京CBD和金融街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的200余家企业和3万多高收入家庭提供定制个性化有机蔬菜。

  • 标签: 博士学位 世界 种菜 外资企业 高科技企业 高收入家庭
  • 简介:太原学院园林科研所前身是太原市园林科研所,成立于1981年,2004年合并重组后人事由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领导,业务接受园林局指导,继续从事园林绿化研究、园林教学、科研成果推广、对外技术交流与服务工作,2006年被太原市科技局列为首批十大行业研究中心之一。2014年又并入太原学院。建所以来,先后开展的科研项目近百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获奖项目数十项,最高荣誉有2006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入围奖,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金奖。2004年至今,发表论文50余篇,编撰了园林专著4部,参与编制山西省园林绿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国营六万林场用科研成果指导林业生产,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率,被评为广西区直林场先进单位。六万林场建场不久,便专门设立一个林科站,配备场地、人员、经费,开展林业科研工作,根据林场生产的需要确定科研课题,利用科研成果指导林业生产。六十年代,他们着重抓好引种试验,从全国各地引进47个杉树优良品种,经过栽培鉴定,确定南丹山口杉和湖南

  • 标签: 六万林场 林业生产 林业科研 生态效益 林科 科研成果
  • 简介:不知是巧合还是机缘,史上第一个发现杜仲有药用价值的人姓杜,叫“杜仲”。今天,当杜仲产业逐渐崛起,又一位杜姓人成为主角,即我国杜仲种植专家、农学博士、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杜红岩。因为杜仲,曾多次电话联系,但从未谋面。当论及成就和贡献时,电话中的他总是“嘿嘿”笑着:“没什么,不说个人,说说大家,或者就说杜仲吧!”这次又因杜仲,特地前往河南郑州,终于面见。但他还是低头摇手道:“不说个人,个人力量有限,还是说说大家吧。”并把许多与杜仲有关的专家和联系方式一一介绍给我们。有人曾说,杜红岩对杜仲的热爱,胜过爱其子。而正是因为杜红岩们的这种“科研大爱”,才使得我国的杜仲产果量提高了40~60倍,占据世界杜仲总产量的99%,推动着杜仲这一特殊新材料逐渐改变世界天然胶市场的格局。

  • 标签: 杜仲 科研 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林科院 药用价值 联系方式
  • 简介:木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保温节能的特点,适用于任何气候环境,设计灵活,可展现形式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故木材被公认为最美观大方、赏心悦目的建筑材料之一。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但也有许多缺点,如耐腐性差、易被虫蚁蛀蚀、易燃等,但通过对木材加工处理和采用良好的建筑技术可以克服。

  • 标签: 木结构建筑 科研现状 中国 建筑材料 可生物降解 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