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许多因素对种蛋的孵化率有显著的影响,在种蛋入孵前如种鸡群的健康状况、营养、品种、种鸡周龄以及种鸡管理等都能导致孵化率的极大差异;种蛋入孵前所处的环境包括提供最佳的种蛋收集、挑选及储存条件等以保证入孵前和孵化期间胚胎的活力.入孵后孵化机中的温度、湿度、翻蛋、孵化机和出雏机室中的通风、卫生以及孵化场中的一般管理等对保证胚胎的成活率和孵化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 标签: 管理要点 孵化场 种蛋收集 入孵前 孵化率 健康状况
  • 简介:种鹅饲养环节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期、成年期。笔者在此重点讨论种母鹅的饲养技术要点。1育雏期(1~30日龄)雏鹅初期应该舍饲,舍饲主要是喂给水、草粉和精饲料,按照精细加工、少喂勤添的原则进行。一般要求是及时饮水、适时开食。适时饮水利于卵黄的吸收,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水质要求清洁卫生,

  • 标签: 饲养技术 种母鹅 饲养环节 30日龄 精细加工 清洁卫生
  • 简介:1前言近些年,印江自治县结合地缘优势大力推广发展养鸡产业,逐渐形成了林下种草养鸡技术模式,推广发展了乌骨鸡养殖产业链,实现了养鸡发家致富的基本构想。以印江自治县乌骨鸡产业为例,临近乡镇——新业倍尝甜头,该乡党委政府2010年提出了“乡有100万乌骨鸡”的发展目标,打造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 标签: 养鸡技术 诊治 痢疾 产业链 地缘优势 林下种草
  • 简介:所谓“北牛南养”,是肉牛异地育肥的一种形式,就是从北方购买青年牛或架子牛,到南方进行饲养的育肥方式。我国肉牛养殖的特点是南方肉生存栏量少、牛价高、肉价高,而北方肉生存栏量较多、个体大、增重快,效益高。因此,不少养殖户从北方引进架子牛进行异地育肥。但部分饲养场对“北牛南养”不太熟悉,尤其是对北方购入肉牛前后的关键技术缺乏基本了解,

  • 标签: 肉牛养殖 技术 异地育肥 育肥方式 架子牛 存栏量
  • 简介: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现有的特色畜牧业是对传统畜牧业的突破,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如何在特色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实施品牌战略成为畜牧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实施品牌战略和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畜牧经济 特色畜牧业 畜牧业结构 经济发展 规模饲养 现代化畜牧业
  • 简介:干奶是奶牛在分娩前停止产奶的过程。奶牛经过长期的泌乳和胎儿的生长,体内消耗了许多营养物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止泌乳,来弥补母牛体内的养分损失。保证妊娠后期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母牛良好体况,恢复瘤胃机能,使乳腺组织得到修复和更新,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打基础。

  • 标签: 干奶技术 管理要点 奶牛 饲养 生长发育 泌乳期
  • 简介:禄劝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具有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它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总面积4378km2。是昆明市所辖的一个远郊农业大县,总人口约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98%以上,畜牧业是禄劝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且畜禽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全县有13个乡镇,有13个生猪小型定点屠宰场。笔者在乡镇基层工作20余年,从事基层生猪检疫20余年.积累大量丰富的基层生猪检疫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互相借鉴。

  • 标签: 生猪屠宰点 禄劝县 宰后检疫 农业人口 生猪检疫 喀斯特地貌
  • 简介:北方蛋鸭养殖受气候限制很大,一般养殖户在2—3月份接雏,6—7月份蛋鸭开产,11—12月份冬季到来后,产蛋率降低直至停产。一个产蛋季为150~180d,平均产蛋率约为80%。此时的蛋鸭体重小、被毛不整齐,集中上市则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很难实现盈利。笔者利用饥饿法对33周龄商品代蛋鸭进行早期强制换羽,换羽后开产整齐,产蛋率达85%以上且稳定。

  • 标签: 强制换羽 饥饿法 蛋鸭 早期 渐进式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结合目前林地资源情况,林下养鸡成为绿色、环保、高效养殖的典范。文章在分析林下养鸡对养殖地影响的基础上,就林下养鸡技术要点,从优选林地、优选品种、优选饲料、科学规划棚舍、科学免疫制度几个方面进行汇总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林地养殖 效益分析 要点汇总
  • 简介:自从1991年加拿大报道猪断奶后衰竭综合征以来,美国、英国、丹麦、墨西哥、匈牙利等国以及日本、泰国和我国皆有此病的发生与流行方面的报道.近几年,笔者通过跟踪调查发现,猪群血清阳性率可达20%~80%,但是实际上只有相对较小的猪群发病,其他大量猪群存在隐性感染.

  • 标签: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防治 诊断 血清阳性率 跟踪调查 隐性感染
  • 简介:农业部《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3年8月1日经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合理使用兽药,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如使用不当、使用过量或违规使用,则会造成动物或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兽药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办法》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确定的分类管理要求,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监管经验与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围绕促进兽医合理用药、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对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制定并施行《办法》是我国兽药使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兽药安全使用水平、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分类管理制度 非处方药 监管对策 《兽药管理条例》 兽用 产品质量安全
  • 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扶持养殖业发展的政策要求,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畜牧发展扶持资金”,进一步推进畜牧良种补贴、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和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工作。为强化政策落实,我们制定了《2014年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实施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4年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实施指导意见为促进我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2014年畜牧发展扶持资金落实,特制定实施指导意见如下。

  • 标签: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 畜牧 资金 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