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个有关核电站放射流出物排放的国家标准《核燃料循环放射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管理限值》(GB13695-1992)、《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了GB6249的编制变化,GB13695的编制目的,同时通过二者的比较,发现了其在应用上的不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核电站 放射性流出物 国家标准 比较
  • 简介: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以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建设实践,阐述了企业最高管理者对推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文章阐述了质量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是核电项目实现质量飞跃的关键,质量是核电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 标签: 核电 最高管理者 程序化管理 质量文化
  • 简介: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容法检测金属体之间间隙的方法,开发研制了间隙检测系统。该方法采用合理的屏蔽技术,克服了分布电容和外界电磁干扰对检测系统的影响,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03mm。

  • 标签: 电容法 间隙 屏蔽技术
  • 简介:国际电工委员会核仪器技术委员会(IEC/TC45)、反应堆仪表分技术委员会(SC45A)、辐射防护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C45B)的全会及其工作组(WG)会议于2017年10月12日至21日在上海成功召开。

  • 标签: 技术委员会 SC45B SC45A 上海 国际电工委员会 年会
  • 简介:目前繁琐的文件化规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导致安全体制出现了问题。文章结合核工业系统阐述了第五代安全管理时代——适应安全时代的特征。适应安全时代包括适应性文化、警觉意识以及恢复性管理并且需要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从人为可变性作为一种责任和需要被控制的因素到人为可变性作为一个优势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核电运行管理中应对适应安全时代加以重视。

  • 标签: 安全管理 适应性 安全文化 恢复性管理
  • 简介:1.8概率论安全评价方法及今后对安全评价的展望(1)概率论安全评价方法的用途及研究课题目前的安全评价做法是:假设某一设计基准事件(DBE),如果发生了该事件,评价核电站的行为,然后跟判断准则相比较,以判断该核电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安全。这种评价方法是以确定论的方式假定具有安全功能机器设备起作用或不起作用来评价核电站的安全,对于不起作用的机器设备,依据这些系统及机器设备的不同功能,假设一“单一故障”,不再假设其它的因素。

  • 标签: 确定论 机器设备 概率安全评价 核设施 判断准则 设计基准
  • 简介:在放射测量中,在某个时间内对样品进行测量得到的计数值可以看成是一个随机变数。即使所有的测量条件都是稳定的,若多次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所测到的计数并不完全相同,而总是围绕着其平均值上下涨落。从理论上说,我们希望知道各个测量值所围绕着涨落的那个平均值,这个值应是无限次测量取值的平均值,即称为数学期望(真平均值)。而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一次测量值或有限次的平均值都不是真平均值。它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作真平均值的近似值,这样就给结果带来了误差,这是由放射核衰变的统计引起的,所以称为统计误差。

  • 标签: 放射性测量 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统计误差 置信区间 真平均值
  • 简介:本文对HAF0400系列法规及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者的内容作了较详细的比较,指明了者对各个质量体系要素控制要求的异同之处,并对那些既从事常规生产又参与核电工程的企业如何建立一个既满足ISO9000标准要求又符合HAF0400法规要求的质量体系提出了一些见解。同时,本文还根据广东核电站在采购活动中的实践经验,对核电站营运单位及各建造单位在选择和评价供应商时,如何考虑国内企业的质保现状制定一些既满足“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质量,又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标签: ISO9000系列 系列法规 系列标准 质量体系要素 质量保证 预防措施
  • 简介:RCC—C压水堆核电厂燃料组件设计和建造规则,是法国核电六项设计和建造规则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将RCC—C转化为我国相应标准的必要和可行。1转化的必要由法国核岛设备设计和建造规程协会(AFCEN)的RCC编辑委员会RCC—C分编辑委员会编写的RCC—C,既讲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和骨架,骨架由上管座、下管座、导向管、仪表管和定位格架组装而成),又讲相关组件(包括控制捧组件、可燃毒物组件、一次中子源组件、二次中子源组件和阻流塞组件);既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特性要求,又包括制造、检验和质量保证,既阐述了设计内容,又阐述了安全要求的比较全面的核燃料标准,而且,六个RCC标准之间联系接口处理得当,使之

  • 标签: 燃料组件 可行性分析 秦山核电厂 大亚湾核电厂 相关组件 必要性和
  • 简介:高可靠、长寿命是专用机械设备重要效能特征,设计阶段进行专用机械设备系统可靠研究尤为重要。本项工作通过专用机械设备系统可靠建模、指标分配、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关键件可靠和耐久设计、系统可靠预计五个步骤的研究,提出了主要部件的可靠保证措施和具体改进建议,改进后的可靠预计结果表明,专用机械设备满足了设计任务要求。通过本项研究,摸索出了"突破少数关键、归整多数零碎"的专用机械设备系统可靠设计思路,为专用机械设备可靠研究奠定了方法和技术基础。

  • 标签: 专用机械设备 可靠性分配 FMECA 耗损故障 退化模型 关键件可靠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