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发展现状,养老社区事业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范围内将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产业,但当前作为养老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康复性景观设计存在观念落后、针对性差等极为突出的问题,无法满足当代老年群体的基本需要。为此,文章对养老社区中康复性景观设计展开了具体探究,以便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为老年群体创造适宜的、和谐的养老环境。

  • 标签: 养老社区 康复性景观 设计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大量养老社区随之应运而生。CCRC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复合型养老社区。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健康舒适生活环境,在养老社区景观中设计植入康复型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养老社区中老年人的类型特征以及其对环境需求,并从养生学的角度因人而异地选择景观疗法,使康复景观效果发挥最大,同时也为其他养老社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养老社区 康复景观 园艺疗法
  • 简介:摘要: 针对病人的远程治疗以及实时观察的需要,基于 LabVIEW 的康复医疗机械臂以 STC12C5A60S2 单片机和 PCA9685 组成硬件核心,选用舵机作为机械臂的电机,以 LabVIEW 为软件开发平台,通过 VISA 串口实现 LabVIEW 与单片机相互通信,以及使用 VISION 对图像进行视频采集,利用 TCP/IP 协议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操控和观察,同时用 3D 模型机械臂辅助多角度观察机械臂,达到了实时治疗和控制观察的效果。本设计支持在局域网进行视频通信和控制,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3D 机械臂模型辅助观察。

  • 标签: PCA9685 I2C 总线 LabVIEW TCP/IP VISION VISA 串口通信
  • 简介:摘要植物元素是老年人康复性景观设计的核心。康复性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遵循相应原则,使植物更好地发挥建造功能、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康复性景观 植物
  • 简介: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将养老和医疗、康复等联系在一起,为需要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本文对医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养护建筑的康复空间设计,为养老建筑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医养模式 养老建筑 康复空间 设计
  • 简介:摘要十九世纪末,精神病患者在中国开始得到关注,晚于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在精神病医疗康复建筑建造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上,我国也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案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精神病学、护理学等学科知识,以虚拟题目设计的方式,探索针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康复空间的设计方法,主要聚焦在功能空间排布与流线设计方面。

  • 标签: 精神病 环境心理 康复空间 室内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复工程技术应用,它不仅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促进着我国医学的发展。那么康复工程技术应用质量就是非常的重要的,它关系着受害人的人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康复治疗水平的高低。现如今,我国康复工程技术的应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分析当下康复工程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时探究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促进康复治疗行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拉近我国康复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在外界环境条件不利于老年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康复护理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老年患者病情充分评估,制定最佳的康复计划,认真落实实施,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及生活指导,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康复知识素养,充分发挥老年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才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尽快使老年患者逐步康复

  • 标签: 老年患者 康复护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上肢康复设备与治疗分析,设计了一种比较实用的五自由度康复机械手臂,指出了其工作原理,探讨了其运动特性,验算了其主要部件的承载能力,最后设计选择了其驱动系统。

  • 标签: 上肢康复 机械手臂 设计
  • 简介:摘要: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结合了人的智能和机器人机械能量的人机结合可穿戴装备,具有增强人体机能和辅助康复训练的功能。近年来,偏瘫患者的日益增多造成康复需求与康复治疗之间的巨大供需矛盾,使康复机器人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专利申请作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全球及中国范围内关于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重要申请人及其核心专利等信息。

  • 标签: 外骨骼机器人 主被动康复训练 专利分析 申请人。
  • 简介:摘要:康复心理学是随着近年来医疗制度改革而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和心理学。主要针对在日常的康复治疗中,病患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消极心态和负面情绪对整体康复计划与患者重返社会的进程产生严重阻碍。本文主要从康复心理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并对前景做出了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从而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 标签: 康复心理学 发展现状 未来方向
  • 简介:摘要儿童福利院绿化景观规划强调绿色环境对治愈孤残儿童心理的辅助作用。以聊城市儿童福利院为例,从孤残儿童心理状况,绿化环境与心理的关系,项目设计方案等方面探究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孤残儿童生活的儿童福利院。

  • 标签: 聊城市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心理状况 绿化景观设计
  • 简介: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将养老和医疗、康复等联系在一起,为需要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本文对医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养护建筑的康复空间设计,为养老建筑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医养模式 养老建筑 康复空间 设计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医院颅脑外伤患者 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6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62例(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下肢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良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均能得到显著的提升,而并发症也相应减少。

  • 标签: 颅脑外伤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将养老和医疗、康复等联系在一起,为需要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本文对医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养护建筑的康复空间设计,为养老建筑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医养模式 养老建筑 康复空间 设计
  • 简介:【摘要】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梗塞患者开展语言肢体康复工作中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 2016 年 3 月~ 2018 年 9 月 在 中心医院 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 82 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语言、肢体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下的语言、肢体康复。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临床上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患者 肢体康复 早期护理干预 病情改善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传统的以问题为本的视角下,对残疾人的需求开发和自我价值实现关注不多,这种情况不利于他们融入社会,我们有必要对残疾人的优势进行挖掘,寻求在优势视角指导下对残疾人进行介入策略的探讨,从而促进其走入社会、参与社会,并最终回归社会。

  • 标签: 残疾人 融入社会 优势视角 介入
  • 简介:摘要:灵敏度放大控制( Sensitivity Amplification Control, SAC)方法不需要在人机之间安置任何传感器,同时又能控制外骨骼机器人跟随患者运动。该方法是将患者作用到外骨骼上的力与外骨骼的输出的传递函数定义为灵敏度函数,传统的系统是将灵敏函数最小化,以增加系统对外界干扰等的鲁棒性,然而此处的控制目标却是设计合理的控制器使该灵敏度函数最大化,则就能够实现患者用很小的力带动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患者主动机器随动模式下患者与外骨骼之间维持一定的小范围内的相互作用力,此时外骨骼与患者的运动数据相同,通过外骨骼上安装的角度传感器及力传感器等检查装置,可用于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价。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灵敏度放大控制研究,希望为研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灵敏度放大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为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用本院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10 月期间,精神内科诊治的 120 名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 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 其中 对照组 采 用基础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的方式,将两组康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得出,护理之后的两组病人,空腹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都有明显下降,护理得到的成果都有所提升,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 对照 组。结论 :研究证明,为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内科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其血糖值,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肢体与语言功能的恢复,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糖尿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目的针对水痘患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 2016年 3月— 2019年 1月作为该次研究时段,方便选取上述时段内中心医院感染科收诊的水痘患儿 110例为基础研究资料,根据临床护理实施方案不同分为 2组,对照组( n=55)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 n=55)则给予标准化护理方案,将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等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在疱疹( 3.21±1.04) d、瘙痒( 1.85±0.18) d、结痂(全部结痂时间)( 4.17±1.08) d以及痂落自愈( 6.13±1.23) d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t=10.3866, 69.1836, 10.0082, 8.5417, P<0.05)。研究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痘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可促进疱疹、瘙痒等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并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水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标准化 护理模式 水痘 疱疹 瘙痒 康复效果